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73|回复: 6

[原创]試論『早期壺』一詞的內含意與其他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7-9-12 02: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期壺最早進入台灣的時間,約莫文革後不久,即由漁船夾帶入台,在金門也因地緣極近亦可見其蹤影。不多久時間,台灣的玩壺收藏家,即發現宜興紫砂因其泥料特性與眾不同,不僅是在茶葉沖泡上優點甚多,特別是其泥料是世界唯一可採泥片捏塑、鑲接的陶土,比起灌漿或拉胚的其他陶土,在器形巧妙、
藝術創造上有更多的空間。
    其時雖已有紫砂二廠,但其泥料比起一廠要低劣許多,對早已吃到甜頭的
台灣藏家,向來不列入收藏考慮。我雖然不知當時二廠年產量多少,但二廠的東西甚少流入當年台灣紫砂市場,若僅談量之多寡,二廠的東西在台灣是相當稀少。
換言之,早期壺經由各方收藏家的相互交流與討論,[早期壺]一詞具有下列的共
識:
1.年代上指文革後1976年至1980年代初期,亦不少人認為至1985年,這段
首尾時間的東西,還未受到諸多非紫砂本身因素造成壺品與質的下降。
2.早期壺專指是宜興一廠的東西
3早期壺按藏家的經濟能力與壺品的高低,最常見的就是商品壺與樣板壺(閩語
甚難按音翻出,暫取同義字).泥料上只有練土的高低,但都具有同一年代泥
料的共同特色。

何以當時二廠的東西甚少看見,理由亦很簡單。
舉世的古董、藝品市場,擴大而言所有具有經濟市場的各樣東西皆是,其仿品
、次級品的出現規律放諸四海皆準。必是首見下列兩種情況出現:
1.市場熱絡,供不應求
2.名家輩出、精品大量出現的年代
當市場真品仍不少時,仿品與次級品是沒有生存的空間。
台灣的早期壺市場,亦無不同,首見愛好者越來越多,啟動了價格的上漲,壺
品大量輸入台灣、價格利潤空間加大,幾項因素交互影響,最後必是走至供不
應求的情況下。當年早期壺市場之熱絡,真是「一日三價」可形容。
在供需失衡天平上,逐漸傾向於供不應求時,雖然在時間之流裏,以下所述壺
商為搶食紫砂大餅不同因應之道可能同時或極為相近,作為文字上的敘述,只
能一一列舉,而無時間先後之意。
1.除了繼續向宜興購入新壺,某些壺商開始向日本、東南亞搜購宜興同時期出口
  的紫砂壺。數量之大,可從經歷一二十年後,對岸經濟起飛,不少紫砂愛好
  者大多未曾見過此時期之品,而窺知一二。當年早期壺各種檔次的壺幾乎都
在台灣收藏家手上亦不是浮言。
2.即是較一廠商品壺檔次更低的二廠商品壺進入台灣市場,但大多玩家、藏家甚
難接受此類商品,不是停止購買,就是轉向其他收藏家搜購,亦間接刺激了價
格繼續上揚,逐漸形成仿品出現的溫床。更有少數藏家開始轉向老壺、古壺的
賞玩、收藏。彼時,老壺、古壺就市場經濟眼光看是新興、名不見經傳的新東
西,不少情況是壺商採購時一起算整批貨時的塞牙縫品。
顧景舟先生亦曾說過紫砂市場的重新活絡,台灣紫砂愛好者功不可沒。據當年
曾經歷過的朋友說,當地台灣壺商之多,一個小小的燒窯村落已經四處可見台
灣流行的卡拉OK店,整村的經濟就此發展起來,後來甚至帶動比此村大了許多
的宜興市。

一如所有的流行品的生命過程中必見的原素,瘋狂喜好、購買人不斷有新加入
者、海外貨源開始枯竭、藏家們彼此相互買賣的漲價動力。鄧小平主政後的改
革開放,紫砂界亦開始出現個體戶大量生產廠外壺及仿品,更加混淆紫砂市場
真偽的辨別,一廠所謂的白標、金標至後來的雷射標,即是針對個體戶仿制品
的自保動作。諸多因素讓紫砂市場走向下列景況:
1高檔次壺品的高利潤空間,促成仿品的出現
2.宜興三、四、五廠的成立,以應付台灣的大量需求,開始在泥料的前段工序
  上偷工減料。據我所悉,最離譜的時候,從挖出到燒製成,最多不超過半年。
  一般的商品壺品質江河日下。
3.雖然每人的道德觀不同,但不少工藝師的製壺,受利潤所吸引,大量生
產代表了大把鈔票入袋,從「樣板壺」到後來所謂的「名家壺」其品質亦
開始下降。

平心而論,台灣早期紫砂市場是被壺商自己缺乏遠見的眼光與手法,加上台
灣經濟力受政治操弄而衰退,彼此推波助瀾下整個早期壺紫砂市場就此崩
垮。
後期出現的所謂保證書之類推銷手法,亦成了反證當年市場的混亂。
  但紫砂壺終究是具有生活用品的實際性,崩盤帶來的好處即是趨離了投機份
子,紫砂的製程工序,又回到正常狀態,90年代即陸續出現泥質與工藝具有一
定水準的壺品。
至於今日許多市面上流通的所謂早期壺,則多是更後期近2000年的仿品了。
雖是在泥質上亦無不佳,品相或許更好,價格上亦符合新壺該有的價值,但
終究不是早期壺。
簡單的邏輯即可解釋此情況:
1.早期壺時期不長
2.文化大革命後,百廢待舉,雖然一廠商品壺採檔坯靠模制壺,但產量仍是有限,
,加以二廠產品從來不是收藏家收藏的對象,早期壺有先天上無法大量無限制
供應產品的限制。
3.
4.當年不少人沒有高低心,二三十年下來,也有一定的使用折損率,剩下
的大概也沒有多少人願意降價求售。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7-9-12 0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
发表于 2007-9-12 08: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7-9-12 08: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STRONG><FONT face=Verdana color=#61b713>milojoMM!!!</FONT></STRONG>
发表于 2007-9-12 08: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m姐真是早期壶的方家,今后多多指点。
发表于 2007-9-13 2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了:早期壶是指紫砂一厂在文革后十年内生产的那些壶.
发表于 2007-9-13 18: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泥料是世界唯一可採泥片捏塑、鑲接的陶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25 08:39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