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40|回复: 20

[转帖]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5-1 13: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我的父亲
                  作者:吴烧出处:江苏陶艺  </P>
<>                                今年是父亲吴云根(又名吴芝莱)诞辰一百十二同年(1892年11月------1969年7月),逝世三十五周年。我深切怀念父亲,并回忆其饱经风霜、坎坎坷坷的一生。
                                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很少读书,童年时的艰苦迫使他十四岁就离开了出生地和桥来到蜀山,跟师父汪升义学紫砂壶制作技艺。满师后正值清朝廷的衰败,紫砂窑业不景气,靠紫砂壶制作难以度日,还曾做过搬运工、挑过窑货,1915年,经陶业公司推荐去山西平定县平民陶瓷工厂任技师,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回家,又渡过了漫长的制壶生涯。
                                父亲生有四个子女,我是最小的女儿。在我出世后,正值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当时陶业衰败,因此我们兄妹四人没有一个继承父业。从我记事开始,父亲的慈祥、善良、严格要求和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父亲的敬业精神很强,对紫砂壶制作精益求精,一丝为苟,要求十分严格。一件作品或一批作品中稍不满意,就会摔掉重做。
                                父亲对我们子女要求亦很严格。由于家庭生活来源父母制壶收入糊口,经济十分困难,除了大哥上了几年学外,两个姐姐都失去了上学的机会。我之所以能上学全靠蜀山潘幼美老师,她看我求学心切,动员父亲后我才进了东坡书院读书。一九五五年我报考公安被录取后,父亲就叮嘱我,参加工作后要很好地为人民服务,不能欺压百姓敲诈钱财。父亲刻骨铭心的教诲,我一直牢记在心,伴随着我战斗在公安战线至一九九二年光荣退休,并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蓝盾奖章。
                                父亲特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憎分明。参加陶业社后,党和政府给了他优厚的待遇和地位,我经常听到父亲说知足的话:我这么在年纪了厂领导还给我这么多工资。因为父亲饱经风霜,生活的对比很有体会。
                                父亲和一生,仁德宽厚,勤劳纯朴,对劳动人民的感情特别深。有一次厂里安排父亲支无锡鼋头渚江苏省太湖工人疗养院疗养,他很过意不去。从宜兴乘公共汽车到无锡,去鼋头渚还有一段路,那时市内公交车很少,他随身带着一只放换洗衣服的箱子,就雇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他体谅车夫辛苦,只把箱子放在车上,自己在后面帮三轮车夫推着车子到疗养院,会车费时三轮车只要二元钱,而我父亲给了他五元钱。解放前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有时吃了上顿没下顿,但父亲经常对比自己还要苦的人家给予接济,借出去的钱粮是不要人家还的。对我们子女也同样如此。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父亲有时来看我们,总是在街上吃饭,然后再到我家,一来怕我们口粮不够吃,二来怕影响我们的工作。他就是这样一们知趣、慈祥的好父亲。
                                我的父亲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到解放时,风风雨雨的已度过了五十七个春秋,占去了生命三分之二的时间。加入陶业生产合作社及创办紫砂工艺厂后,父亲开始了对学员的辅导培养传帮带的生涯。父亲从事紫砂壶的制作六十余年,遗憾的是没有给子女们留下一件作品,但为紫砂事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有用人才,他们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有高级工艺师等。他们今天的成功,除了他们自身的不懈努力外,受我父亲的启蒙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骄傲。我的父亲德艺双馨、勤劳纯朴、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公而忘私,他把制壶技艺豪不保留地传给了他的弟子,对我们子女的教育也是身教重于言教。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五年了,但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P>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5-5-2 16: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值得我们敬佩和怀念的紫砂大师!</P>
发表于 2005-5-2 23: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精、人仁——敬佩!
发表于 2005-5-10 16:4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大师。
发表于 2005-5-10 2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艺双謦
发表于 2005-5-10 23: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当代艺人的楷模!
发表于 2005-5-15 12: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他老人家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忍不住想起小时候写作文的套话,哈哈!
发表于 2005-5-27 22: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惜!生不逢时!
发表于 2005-6-22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这就够了!
发表于 2005-6-24 02: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欣赏他的
发表于 2005-6-24 02: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的艺术来自完美的人格,真正的紫砂大师,顶!
发表于 2005-8-10 1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他的壶感觉亲近了很多!!</P>
发表于 2005-8-12 00: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吴云根小女的回忆好,尽管文章短了点,但吴大师的形象,有血有肉了。期望宜兴紫砂大师的后代们,多写一点这样的回忆文章,既是对大师的纪念与肯定,对紫砂文化事业,也是功德无量的。</P><>        读罢,感到:成大师不易,出好品也难。</P>
发表于 2005-10-9 17: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一张壶图,以示纪念。问题是:有没有搞错?</P>
<>壶身铭文为: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 云耕
dDjLs9sN.jpg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9 17:19:0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0-25 19: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做壶人的楷模,是玩壶人的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4:16 , Processed in 1.249037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