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234|回复: 0

煮茶法、煎茶法与泡茶法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9-8-17 0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煮茶法、煎茶法与泡茶法</font></p>
<p><font size="4">——从中国饮茶技艺发展史概要看紫砂</font></p><br/>
<p><font size="4">我国茶叶饮茶技法经历了由粗到精、由精入微、又复归于自然的一个悠悠数千年的过程。</font></p>
<p><font size="4">从茶的发现到唐代的775年陆羽写成《茶经》的数千年间,茶作药,喝药,中国自古是用陶罐“煎药”,至今不论是民间,还是中医院依然用着“横把陶罐”煎药。茶作茶食,则煮茶。唐以前即属于粗放式煮饮法——即煮茶法。</font></p>
<p><font size="4">陆羽在《茶经》里总结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瘫茶。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针对这种饮茶习俗,陆羽在《茶经》里极力提倡煎茶法,他的煎茶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且制定出一套较完整的煎茶方法,其中蕴涵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一定的精神追求,从而在文人雅士甚至王公朝士间得到广泛响应。</font></p>
<p><font size="4">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评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nbsp; 陆羽创立的“煎茶法”首次使中国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为中国茶文化发展和茶道艺术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ont></p>
<p><font size="4">唐代是禅宗发展鼎盛时期,禅门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昔年达摩祖师面壁调心,曾以茶去昏滞;降魔大师叫人学禅,允许饮茶,以至“人自怀挟,到处煮饮”(封演《封氏闻见记》),禅茶之风大兴。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曾手订《百丈清规》,专设茶头,详细规约,以备大众茶汤,将茶事融入禅事,开后世“茶禅一味”先风,当是煎茶法的最初形式。</font></p>
<p><font size="4">我国茶叶饮茶之道发展到宋代,更趋于精致化,并形成了独特的点茶法。在陆羽创立的煎茶法里,是将碾罗后的茶末投入煮沸的茶釜中直接煎煮,而宋代的点茶法则是将碾罗后的茶末投入茶瓯中调膏后用沸水冲点,从煎茶到煎水点茶,已和煮茶法、煎茶法有了明显区别,这在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里有详细介绍。但仍属于煎茶法。</font></p>
<p><font size="4">从唐代的775年到明代的朱元璋于1391年废团茶、兴散茶,历经616年。在这600年间,上流社会盛行“煎茶法”,民间依然是简易的“煮茶法”。</font></p>
<p><font size="4">从1391年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散茶到1597年明代陆羽式的茶人许次纾写成《茶疏》的206年间,茶事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许次纾《茶疏》说“今古制法”条载:“古人制茶,尚龙团风饼,杂以香药……不若近进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font></p>
<p><font size="4">元明时期中国的制茶技术发生了变化,散茶在社会上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朱元璋罢贡团茶,遂使散茶更盛,茶风开始一变。散茶的出现必然要求茶叶冲瀹技法有所改变,于是简便易行的“冲瀹”法便应运而生了。“冲瀹”俗称“冲泡”,也有称“撮泡”,是指将散茶直接放入茶器中以沸水冲泡,不碾、不罗,不但简便易行,也最能得茶之真香、真味。</font></p>
<p><font size="4">历史的惯性、风俗,不是皇上一句话就一蹴而就的。从1391年起泡茶法新兴,但传统的煎茶法仍占主导地位,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明末甚至清初。据台湾史学家徐鳌润先生考证,在离1391年百年后的明正德初年,宜兴的官宦世家的吴纶依然坚持煎茶法,喜欢监制煎茶紫砂壶;其子吴仕则为推广泡茶法而设计泡茶紫砂壶,并组织陶罐制作“样品壶、教材壶”,以“供春壶式”的名义推广之。吴家父子两种饮茶观的碰撞告诉我们,从1391年到明末清初的250年间,上流社会是“煎茶法”主导着,“泡茶法”升扬着;民间则是“泡茶法”盛行着、“煮茶法”还在遗痕斑斑。就是今天的徐州农村还有“煮麦芽茶”的现象。</font></p>
<p><font size="4">泡茶法的实行、体验,才容易认识紫砂壶“宜于茶”的特殊价值。泡茶法艰难的推行,决定了对它特殊功能的认识,尤其是得到茶人的广泛认知,也必然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明正德之前,到目前为什么没有见到对紫砂壶的记载,便可以有了历史的解释。从正德初年到1597年许次纾写《茶疏》,为什么写文、作诗、画画,描写紫砂壶的增多,就有了生活的回答。从1391年直到1644年左右,历经250年文震亨才在《长物志》中才对茶事的变更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对紫砂壶的价值有了明确的概括:“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以科学实验验证了明代人250年的体验是科学的真知——紫砂壶是所有茶具中“最益于茶质”的器皿。紫砂壶“宜茶堪为首”,经过近600年的岁月,终成为中国人“泡茶最好”的文化符号。&nbsp; </font></p>
<p><font size="4">清代继承明代遗风,茶风虽然兴盛,但由于文化趣味上的差异,茶道艺术已没有自宋至明那样的疏朗明净之感了,煎茶法也渐次湮没。</font></p>
<p><font size="4">清末震钧有一篇《茶说》的文章,收在他所著的《天咫偶闻》卷八中感叹说:“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大风雅自命者,固多嗜茶,然止于水瀹生茗而饮之,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于是他对《茶经》“三复求之”,终于有所领悟,并提出了一套既合于古法又有他自己的煎茶心得的“煎茶法”,分“择器”、“择茶”、“择水”、“煎法”、“饮法”这五个具体程式,很可以效仿。</font></p>
<p><font size="4">民国时期由于内忧外患,茶道只能成为余事,真正属意于茶文化、茶道艺术的人是比较少的,更不用说煎茶法了。建国以后到改革开放前,茶文化、茶道、可以说已经绝迹了。</font></p>
<p><font size="4">值得一提的是,自清以后,煎茶法虽然在中国成为绝响,但在邻国日本却得到大力提倡和发展。最早将煎茶法带到日本的是明末高僧隐元隆琦禅师,他于1654年东渡日本时携带两件紫砂壶,也将煎茶法带入日本,成为日本煎茶道创始人,后经卖茶翁高游外的大力促进而确立,一直流传至今。</font></p>
<p><font size="4">从中国饮茶之道的发展概要,可以看到紫砂壶的兴旺、人们对紫砂壶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茶事呼唤茶具的创新,茶具围绕茶事的演变而生发,这是茶文化与茶具和谐发展的辩证法;唐宋重茶碗,明代壶风行。今朝液体茶,七彩塑料瓶,即是茶具演化的简史。</font></p>
<p><font size="4">写个简史作以备查:</font></p>
<p><font size="4">远古到唐775年陆羽写《茶经》,煎药、煮茶。</font></p>
<p><font size="4">775年到1391年朱元璋兴散茶,煎茶法、煮茶法。</font></p>
<p><font size="4">1391年到1508年,泡茶法初兴、煎茶法、煮茶法,三法并行。</font></p>
<p><font size="4">1508年左右到1597年许次纾写《茶疏》,吴家父子的紫砂壶创作。</font></p>
<p><font size="4">1391年到1644年明末,文震亨作《长物志》为饮茶法发展和 “茶具砂者为上”作总结。</font></p><br/>
<p><font size="4">2009年8月16日星期日 </font></p><br/>

帖子的最近访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5 04:35 , Processed in 1.224239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