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05|回复: 1

陶人文人共同开创了紫砂文化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9-8-18 07: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陶人文人共同开创了紫砂文化</font></p>
<p><font size="4">——与“吴仕是紫砂文化始祖”论商榷</font></p><br/>
<p><font size="4">2008年出版的《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以扎实的史料论证出是官不是僧、是文人不是书童创造了紫砂壶,从而否定了金沙寺僧和书童供春是紫砂文化鼻祖的观念,却又出现了“吴仕是紫砂文化始祖”的观点。</font></p>
<p><font size="4">我也是供春现象的探索者,我一直认为是明代的陶人、文人,共同创造了紫砂文化,而不赞成“始祖”、“鼻祖”观。不揣浅陋,我谈点自己的看法,敬请指正。</font></p><br/>
<p><font size="4">宜兴茶与陶几乎同步。</font></p>
<p><font size="4">宜兴的茶、陶,起于何时,还需要出土文物的考证。但有一点,阳羡的茶与陶,早于宋,更早于紫砂壶。茶,从远古到唐代陆羽775年写作《茶经》之前,先为药,吃药,就要“煎药”,而“煎药”则要用“陶器”,至今依然。今天,“横把药罐”仍畅销四方。茶后来为食,食则需煮饭,由饭而茶,陆羽对唐以前的饮茶法称之为“煮茶法”。</font></p>
<p><font size="4">陆羽写《茶经》以后到明代的朱元璋下诏废团茶的600余年间,上流社会盛行“煎茶法”、“点茶法”,而民间亦然唱着“煮茶”曲。那时,煎茶、点茶、煮茶用的釜、罐、壶都有,以唐代的长沙窑来说,那壶、那彩绘的壶,可谓是丰富多彩。宜兴的上上下下,当是以“陶器”为主。这也就是说,朱元璋兴散茶之前,宜兴的陶器有罐、釜、盆,也有壶,只是不论是煎茶的壶,还是煎水的壶,不是茶文化的视觉中心,那中心是“茶碗、茶盏”,那是煎茶法、点茶发、煮茶法茶事活动的客观需求。</font></p>
<p><font size="4">上面的简述,是人们公认的历史,似无需考证。</font></p><br/>
<p><font size="4">皇帝诏令不会“和者寡”</font></p>
<p><font size="4">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评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font></p>
<p><font size="4">作为一介文人陆羽的《茶经》,能迅速影响朝野;作为登上皇帝宝座,日正中天的朱元璋下的诏令,虽不能一夜之间把饮茶的习俗,来个大翻身,但也不会是“阳春白雪和者寡”。</font></p>
<p><font size="4">事实正是这样。朱元璋下诏之后,历史的惯性、饮茶的风俗,并不是一天可以改变的,煎茶法仍主导着,各种饮茶法,包括新兴的泡茶法并行着。时光到了1597年许次纾写作《茶疏时》,以散茶而兴起的泡茶法,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茶疏》的“今古制法”条载:“古人制茶,尚龙团风饼,杂以香药……不若近进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到明末的崇祯年间,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以历史终结的口吻说:“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文震亨虽不是史官,但他记载的已被历史证实是完全正确的。</font></p>
<p><font size="4">现代广告学说,一个有效的广告发出后,有一个人行动了,就有12个人准备行动。以今可以知古,以古也可以证今。朱元璋倡导的泡茶法,不会是一个人,也不是12个人响应,又不会是一帆风顺。历经250年岁月,泡茶法终于转化为中国人的自觉。</font></p><br/>
<p><font size="4">泡茶茶壶峥嵘遍神州</font></p>
<p><font size="4">朱元璋的诏令,引来了茶事的变化;茶事的演变,把唐宋时饮茶的配角茶壶转化为视觉中心,自然也引来了茶壶的创造、生产。泡茶法“和者不寡”,那么泡茶用茶壶的创作、创造与生产,也是全国范围的风起云涌。</font></p>
<p><font size="4">金茶壶、银茶壶,有了。作家屠隆在1590年左右写的《茶说》里讲:“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瓷石,即是瓷器的老称呼。</font></p>
<p><font size="4">瓷石,景德镇在扩大生产,到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的官窑竟达300余座。只是人们发现它的宜茶功能不如紫砂壶。于是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今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这里显然不是指的造型、色彩、做工,而是讲的“器用价值、功能作用”,紫砂壶的“宜茶功能”比饶州的瓷茶壶的功能要好,饶州的不仅不好用,且是“极不堪用”。若要是时大彬做的瓷茶壶,一样也是“极不堪用”。</font></p>
<p><font size="4">金银茶壶有,瓷茶壶也有,还有苏州又发展了锡壶,并有了“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一注价五六金”的记载(明张岱《插图珍藏版。陶庵梦忆》36页)。</font></p>
<p><font size="4">那么,陶都宜兴呢?现在有丰富的史料证明,宜兴的陶人、文人都在活跃着,都在——</font></p><br/>
<p><font size="4">陶人文人都做“紫砂梦”</font></p>
<p><font size="4">台湾著名史学家徐鳌润先生以丰富、可靠的史料,论证了宜兴的官宦世家的吴家,吴纶酷爱茶,喜爱煎茶,还喜欢监制煎茶用的紫砂壶。其子吴仕深受家传,爱茶,更想为推广泡茶法,并于1508年在大潮山为母亲守丧期间,设计泡茶紫砂壶,请陶工制作“样品壶、教材壶”,以“供春”的名义,欢迎陶工仿制、复制,扩大生产。吴仕外出当官回来,又重操旧业,推广泡茶法、推动紫砂壶生产。&nbsp; </font></p>
<p><font size="4">吴仕设计,陶工制作,如何认识这一史实?说吴仕是紫砂文化的始祖,那么,其父监制煎茶紫砂壶,比吴仕早,吴纶当是始祖;吴纶能监制紫砂壶,宜兴之前就有煎茶、煎水的壶,这样来说,吴纶也不是始祖;就吴纶监制、吴仕设计而言,制作的都是陶工,当属于共同创造。&nbsp;&nbsp; </font></p>
<p><font size="4">吴家父子是陶都文人的代表,也是陶人的代言人。他们父子形象的告诉人们,当时宜兴的陶人、文人都有人在作着“泡茶”的梦,作着“紫砂壶”的梦。只是,我们没有记下那些创制紫砂壶,或者为吴仕制作紫砂壶的陶工罢了。好在明代周高起还是以明确的语言,道出了历史的真相。他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这已很清楚地述说着是陶工制作着紫砂壶。从最近出土的“晋代青瓷”,可以说明陶都的陶工早已做了紫砂器。还有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中说:“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为供春劲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许多陶人在创作、制作着和“供春不一样”的泡茶的紫砂壶?</font></p>
<p><font size="4">说文人作紫砂壶梦,还有许多史实。如,陈继儒等人喜紫砂的宜茶功能,惜其大而不雅,从而呼吁“变大壶为小壶”。如,多少茶人、文人,体验紫砂壶,体验不同茶壶的功能,并终于发现了紫砂壶“宜茶堪为首”的真知;又有多少文人,记录了“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今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文人的体验和记录,“茶壶宜茶堪为首”难于载入史册,紫砂壶也难有今天。</font></p>
<p><font size="4">陶人、文人都在做紫砂壶梦,可以说是陶都紫砂文化一个最为鲜明的历史特点。我以为这不是有意否定“吴仕新当选紫砂壶创造鼻祖说”,也不是故意陈说“人民创造历史”的史观,而是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从国家一项决策的社会价值及影响,从宜兴紫砂文化现有的史料,来力所能及的让我们比较客观地回到那个时代,去认知紫砂文化的兴起。</font></p>
<p><font size="4">明代的陶都宜兴,陶人在创造、制作紫砂壶,文人在设计、推广紫砂壶,还有文人在体验、研究紫砂壶的器用价值,正是陶人、文人的合唱,才唱响了紫砂文化的序曲。</font></p><br/><br/>
<p><font size="4">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nbsp; 杨世明于《知陶居》</font></p><br/>

帖子的最近访客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0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人文人共同开创了紫砂文化

&nbsp;
<p><font size="3">陶人文人共同开创了紫砂文化</font></p>
<p><font size="3">——与“吴仕是紫砂文化始祖”论商榷</font></p><br/>
<p><font size="3">2008年出版的《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重写了紫砂文化的草创史。</font></p>
<p><font size="3">《文集》第一篇论文《供春壶史。初考》,以扎实的史料论证紫砂壶是官不是僧、是文人不是书童创造的,从而否定了金沙寺僧和书童供春是紫砂文化鼻祖的观念,却又出现了“吴仕是紫砂文化始祖”的观点。</font></p>
<p><font size="3">我也是供春现象的探索者。在研究中国茶文化和明代历史中,我认为是明代的陶人、文人,共同开创了紫砂文化,而不赞成“始祖”、“鼻祖”观。不揣浅陋,我谈点自己的看法,敬请指正。</font></p><br/>
<p><font size="3">宜兴茶与陶几乎同步。</font></p>
<p><font size="3">宜兴的茶、陶,起于何时,还需要出土文物的考证。但有一点,阳羡的茶与陶,早于宋,更早于泡茶用紫砂壶。茶,从远古到唐代陆羽775年写作《茶经》之前,先为药,吃药,就要“煎药”,而“煎药”则要用“陶器”,至今依然。今天,“横把药罐”仍畅销四方。茶后来为食,食则需煮饭,由饭而茶,陆羽对唐以前的饮茶法称之为“煮茶法”。</font></p>
<p><font size="3">陆羽写《茶经》以后到明代朱元璋下诏废团茶的600余年间,上流社会盛行“煎茶法”、“点茶法”,而民间亦然唱着“煮茶”曲。那时,煎茶、点茶、煮茶及烧水用的釜、罐、壶都有,以唐代的长沙窑来说,那壶、那彩绘的壶,可谓是丰富多彩。宜兴的上上下下,则是以“陶器”为主的。这也就是说,朱元璋兴散茶之前,宜兴的陶器有罐、釜、盆,也有壶,只是不论是煎茶、煮茶的壶,还是烧水的壶,如同全国各地一样,不是茶文化活动的视觉中心,中心是“茶碗、茶盏”,那是煎茶法、点茶发、煮茶法茶事活动的客观需求。</font></p>
<p><font size="3">上面的简述,是人们公认的历史,似无需考证。</font></p><br/>
<p><font size="3">皇帝诏令不会“和者寡”</font></p>
<p><font size="3">陆羽的《茶经》问世后,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评述:“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font></p>
<p><font size="3">作为一介文人陆羽的《茶经》,能迅速影响朝野;作为登上皇帝宝座,日正中天的朱元璋下的诏令,虽不能一夜之间把饮茶的习俗来个大翻身,但也不会是“阳春白雪和者寡”。</font></p>
<p><font size="3">事实正是这样。朱元璋下诏之后,历史的惯性、饮茶的风俗,并不是一天可以改变的,煎茶法仍主导着,其它各种饮茶法,包括新兴的泡茶法并行着。时光到了1597年许次纾写作《茶疏》时,以散茶而兴起的泡茶法,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茶疏》的“今古制法”条载:“古人制茶,尚龙团风饼,杂以香药……不若近进制法,旋摘旋焙,香色俱全,尤蕴真味。”到明末的崇祯年间,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以历史终结的口吻说:“吾朝所尚又不同,其烹试之法亦与前人异,然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文震亨虽不是史官,但他的记载已被历史证实是完全正确的。</font></p>
<p><font size="3">现代广告学说,一个有效的广告发出后,有一个人行动了,就有12个人准备行动。以今可以知古,以古也可以证今。朱元璋倡导的泡茶法,不是一个人,也不是12个人响应,又不会是一帆风顺,从1391年兴泡茶法到明亡的1644年,历经253年悠悠岁月,煎茶法、煮茶法历史地渐渐隐去,泡茶法终于转化为中国人的自觉。</font></p><br/>
<p><font size="3">泡茶茶壶争艳遍神州</font></p>
<p><font size="3">朱元璋的诏令,引来了茶事的变化;煎茶、煮茶向泡茶的演变,把唐宋时饮茶的配角——茶壶转化为视觉中心,自然也引来了茶壶的创造、生产。泡茶法“和者不寡”,那么泡茶用茶壶的创作、创造与生产,也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font></p>
<p><font size="3">金茶壶、银茶壶,有了。作家屠隆在1590年左右写的《茶说》里讲:“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瓷石,即是瓷器的老称呼。</font></p>
<p><font size="3">瓷石,瓷茶壶,景德镇在扩大生产,到明万历年间,景德镇的官窑竟达300余座。只是人们发现它的宜茶功能不如紫砂壶,于是许次纾才在《茶疏》中说:“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今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这里显然不是指茶壶的造型、色彩、做工,而是讲的“器用价值、功能作用”,紫砂壶的“宜茶功能”比饶州产瓷茶壶的功能要好,饶州的不仅不“宜于茶”,且是“极不堪用”。若要是时大彬做的瓷茶壶,一样也是“极不堪用”。</font></p>
<p><font size="3">金银茶壶有,瓷茶壶也有,还有苏州又发展了锡壶,并有了“锡注,以王元吉为上,归懋德次之------一注价五六金”的记载(明张岱《插图珍藏版。陶庵梦忆》36页)。</font></p>
<p><font size="3">那么,陶都宜兴呢?现在有丰富的史料证明,宜兴的陶人、文人都在活跃着,都在——</font></p><br/>
<p><font size="3">陶人文人都做“紫砂梦”</font></p>
<p><font size="3">台湾著名史学家徐鳌润先生以丰富、可靠的史料,论证了宜兴官宦世家的吴家,吴纶酷爱茶,喜爱煎茶,还喜欢监制煎茶用的紫砂壶。其子吴仕深受家传,爱茶,更想响应朱元璋的诏令推广泡茶法。于是在1508年,他在大潮山为母亲守丧期间,设计泡茶紫砂壶,请陶工制作“样品壶、教材壶”,以“供春”的名义对外宣传,欢迎陶工仿制、复制,扩大生产。吴仕外出当官回来,又重操旧业,继续推广泡茶法、推动紫砂壶生产。&nbsp; </font></p>
<p><font size="3">吴仕设计,陶工制作紫砂壶,如何认识这一史实?说吴仕是紫砂文化的始祖,那么,其父监制煎茶紫砂壶,煎茶紫砂壶也是壶,且比吴仕早,吴纶当是始祖;吴纶能监制紫砂壶,宜兴之前就有煎茶、烧水的紫砂陶壶,这样来说,吴纶也不是始祖;就吴纶监制、吴仕设计而言,制作的都是陶工,亦当属于共同创造。&nbsp;&nbsp; </font></p>
<p><font size="3">吴家父子是陶都文人的代表,也是陶人的代言人。他们父子爱茶、爱壶的形象告诉人们,当时宜兴的陶人、文人在皇帝的诏令下,都有人在作着“泡茶”的梦,作着“紫砂壶”的梦。只是,我们没有记下那些创制紫砂壶,或者为吴仕制作紫砂壶的陶工罢了。好在明代周高起还是以明确的语言,道出了历史的真相。他在《阳羡茗壶系》中说:“陶家云:僧闲静有致,习与陶缸瓮者处,抟其细土,加以澄练”,这已很清楚地述说着陶工制作紫砂壶的情形。从最近出土的“晋代青瓷”,可以说明陶都的陶工早已用了紫砂料,只是还不是有目的自觉应用罢了。还有陈贞慧在《秋园杂佩》中说:“供春之后,四家董翰、赵良、袁锡,其一则大彬父时鹏也。彬弟子李仲芳,芳父小圆壶,李四老官号养心,在大彬之上,为供春劲敌,今罕有见者”。“为供春劲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许多陶人在创作、制作着和“供春不一样”的泡茶的紫砂壶?</font></p>
<p><font size="3">说文人作紫砂壶梦,还有许多史实。如,陈继儒等人喜紫砂壶的宜茶功能,惜其大而不雅,从而呼吁“变大壶为小壶”。如,多少茶人、文人,体验不同茶壶,包括紫砂壶的泡茶功能,并终于发现了紫砂壶“宜茶堪为首”的真知;更有多少文人记录了“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供春茶壶,今日时大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文人的体验和记录,“茶壶宜茶堪为首”难于载入史册,紫砂壶也难有今天。</font></p>
<p><font size="3">陶人、文人都在做泡茶的梦、做紫砂壶的梦,可以说在泡茶法兴起的明代,是陶都紫砂文化一个最为鲜明的历史特点。我以为这不是有意否定“吴仕新当选创造紫砂壶鼻祖” 说,也不是故意陈说“人民创造历史”的史观,而是从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史,从国家一项决策的社会价值及影响,从宜兴紫砂文化现有的史料,来力所能及的让我们比较客观地回到那个时代,去认知紫砂文化草创期的真相。</font></p>
<p><font size="3">陶都宜兴,茶乡、制陶、紫砂矿,为紫砂陶壶的问世,准备了必备的条件;朱元璋兴散茶推动泡茶法,为茶壶成为茶事的主角,提供了历史的契机,于是陶人在创造、制作紫砂壶,文人在设计、推广紫砂壶,还有茶人文人在体验、研究紫砂壶的器用价值,正是陶人、文人的合唱,才唱响了紫砂文化的序曲。</font></p><br/><br/>
<p><font size="3">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nbsp; 杨世明于《知陶居》</font></p><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5 03:44 , Processed in 1.31982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