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23|回复: 0

名人谈“紫砂壶把把不一样”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9-9-5 07: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4">名人谈“紫砂壶把把不一样”</font></p>
<p><br/><font size="4">我是个初学紫砂文化的“老学员”(年纪大的学员)。在买壶、写壶的过程中,我知道了紫砂壶复制、仿制,可谓“成灾”的状况。其因是复杂的,更不是一时两时能改变的。可是从紫砂艺术的未来看,又是必须认真对待的。</font></p>
<p><font size="4">在徐州的紫砂壶市场上,我发现青年陶艺家汪成友的陶刻艺术可以说是“把把都不同”,给我以“把把壶都在创作中”的印象。于是,我把他的陶刻艺术作为“一个点”,写了“把把壶都在创作中——评汪成友的陶刻艺术”,为紫砂壶的“把把应不同鼓与呼”。那是2007年11月。作为紫砂文化的新生的呼吁,竟引起爱陶人、制陶人的关注。但毕竟人微言轻-----</font></p>
<p><font size="4">从朋友们的关注中,我发现这实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于是2008年春节的那天,作为壶友的新年祝词,我写了“为把把不同鼓与呼”的短文。说起来,“把把不同”对于紫砂壶艺而言,并不严格、确切。紫砂陶是要经过火的冶炼的,烧坏了怎么办?于是,我试着对“把把不同”作了自己的看法、界定。其一,作为创作,紫砂壶应该“把把不同”。根据紫砂壶烧制特点,香港罗桂祥先生绝不收藏一款三把的紫砂壶,何道洪大师为藏家负责从不复制过去的作品。其二,作为生产应该“少而精”,应该“有数量的限度”,且应该把是何工、何量,告知买家,而不能像目前今人仿古人、今人仿今人、自己仿自己,且是“数量无限制”的仿制、复制,使大江南北紫砂市场上的作品都是“复制花”。从那以后,我实践自己的诺言,写了十余篇短文为“把把不同”鼓与呼。</font></p>
<p><font size="4">近来,不知为什么,不少名人、名家也谈起了紫砂壶应该“把把不同”的话题。我把自己看到的做个摘要,以备朋友们查看、思考。</font></p><br/>
<p><font size="4">做</font><a href="javascript:;" target="_self"><strong><font size="4">紫砂</font></strong></a><font size="4">壶,每把壶都一样,是灾难。</font></p>
<p><font size="4">我国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自2003年便开始酝酿,现已修改得接近完美,有望于近期出台,这将使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教授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起草情况。</font></p>
<p><font size="4">“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乌丙安称,许多地方领导一听“利用”很高兴,但何为“合理利用”,很难界定。这需要考察不同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并予以区分。“有的适合成规模开发,有的不适合。” 国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徐艺乙也表示,<u>在</u>“合理利用”时,产业化的提法要慎重。“产业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要求独特、要求差异”。“做抽水马桶,每个抽水马桶都不一样,是灾难;做</font><a href="javascript:;" target="_self"><strong><font size="4">紫砂</font></strong></a><font size="4">壶,每把壶都一样,也是灾难。”<u> </u><u>国</u>家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祁庆富、吕品田对此也深有同感。(见《紫砂百家》网2009年2月14日报道)</font></p><br/>
<p><font size="4">紫砂壶就是这一个</font></p>
<p><font size="4">工艺美术进出口总公司原总裁刘培金先生曾主管过全国的陶瓷产品出口,是宜兴紫砂界的老领导、老朋友。他在2009年宜兴《陶都风》晋京展的开幕式座谈会上说:<br/>&nbsp;&nbsp; “说假话,说真话,都有人喜欢都有人骂,我还是选择说真话。我看了一下展览,品种很多、很齐全、很丰富、质量很高,但是没有展示出紫砂的整体水平。<br/>&nbsp;&nbsp;&nbsp;&nbsp;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典范。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景德镇陶瓷研讨会,我说我们国家一个瓷都一个陶都,两个发展风格不一样,发展水平不一样。宜兴政府发挥作用很好,善作为。宜兴发展一直是很稳定的,积极向上的。&nbsp;&nbsp; </font></p>
<p><font size="4">二、工夫在壶外。吕尧臣写了一篇文章,我一看标题,心里一下动了,我老弟知天命了,我看了好几遍,看了之后我又写了一篇文章,叫《正确把握工夫在壶外》,做壶前、做壶中和做壶后要做什么工夫。<br/>&nbsp;&nbsp;&nbsp; 三、紫砂壶、紫砂创作品不是工匠作品。是一种艺术创作,如果说把它降低到工匠,工匠是什么,是指望它赚钱。宜兴陶瓷创作是艺术家,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一种文化,不要把自己贬低了,看低了。核心问题,这是一个传承,紫砂壶发展是一个传承效应。有六个方面:艺术道路、艺术德行、艺术道理、艺术工夫、艺术作风、艺术技能。这是一个完整的东西,不要把它偏执化。<br/>传承里面没有钱,没有说给后辈留了多少钱,只传承了这六个方面。之所以传承这六个方面,在我们工艺美术行业,特别是陶瓷行业,宜兴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当然问题不一样。</font></p>
<p><font size="4">我在人民大会堂讲了,景德镇整体状况很糟,但是艺术家表现良好;宜兴是总体环境很好,个别艺术家表现不良。所以当前作为宜兴来说,这些陶瓷艺术家应该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1、我们有些同志,老是瞄准钱,这叫自找灭亡,是自杀。2、我们搞紫砂壶,搞真正艺术品,就是这一个,我买了,别人就没了。这是真正的艺术。3、艺术和金钱的关系。人活着没有金钱不行,要饿死,必须赚钱。搞艺术也要赚钱,但是要明确艺术和金钱谁主谁从,这是主从关系。艺术搞的越好,越升华,你的威望越高,钱越多,牺牲了艺术,光去赚钱,越赚钱你的艺术水平越低,你的人格越低。<br/>&nbsp;&nbsp;&nbsp; 当今,宜兴紫砂事业的发展,紫砂文化的升华,艺术家的创作,不要简单把它当商品,要当做艺术品,要当做文化的载体,更要当做一种个人人品的代表。这是我总结了二十年的经验,谢谢各位!”(见2009年6月12日《陶都风》座谈纪要)</font></p><br/>
<p><font size="4">不为市场需求强行做一把壶</font></p>
<p><font size="4">中国艺术研究院郑春林研究员谈了这样的观点:</font></p>
<p><font size="4">现在作为一个年轻人来说,所遇到的问题跟在座的老前辈面临的问题可能多得多,这种对传统工艺冲击很大,对他的心境影响很大。能够静心静气做一件事情,能够把自己作为人文精神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做东西不是为了卖钱,完全是一种人格的表现,手链脚铐铐住我我也不做,跟李白杜甫作诗是一模一样的。这一点,文人的风骨,我觉得当今的年轻人应该认识这个问题,它很重要。-----<br/>&nbsp;&nbsp;&nbsp; 作为一个工艺美术家,应该要有怎样的状态?只要回头看看历史,看看邵大亨就好了,当时对他的认可就是一工一文的认识。邵大亨每日做什么呢?头脑中不会强行做一把壶,不为市场需求强行做一把壶,是这样一种状态,否则的话宁愿终日无所做。他学古人的东西,整天揣摩,就像杜甫学古诗一样,有他的传统要仔细揣摩。当然除了这个之外,邵大亨还兼通诗文。有的手工艺人琴棋书画什么都通,有文化能支配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金钱,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乱七八糟的信息来支配自己这双手。(见《陶都风》展座谈会纪要)紫砂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但是造型选了一个很小的壶类,免去了傻大粗。线型选了圆和方,圆的滋润,饱满的外张,而活力富余,等于青春发育期的秀姑,稳健堂正而雅致大气,圆的不软弱,方的不生硬蛮横,以型做势,在造型上下工夫,就得在做工上出文章。</font></p><br/>
<p><font size="4">紫砂的巧,巧夺天工</font></p>
<p><font size="4">来自陕西的孟树锋大师说:</font></p>
<p><font size="4">“紫砂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造型选了一个很小的壶类,免去了傻大粗。线型选了圆和方,圆的滋润,饱满的外张,而活力富裕,等于青春发育期的秀姑,稳健堂正而雅致大气,圆的不软弱,方的不生硬蛮横,以型造势,在造型上下工夫,就得在做工上出文章。 <br/>&nbsp;&nbsp;&nbsp; 紫砂从打泥开始,整个工艺流程里面使用的坯子、刀子等等,由材质形式到工用,林林总总,让他们诠释紫砂手工的认真细致,是紫砂手工天下第一的最佳解析。虽然其他窑也有刻画、彩绘等手工绝活,但是不如紫砂全套独特完成。所以说紫砂是把陶真正做到家,做到顶,做到太像陶的陶了,这就是紫砂的巧,巧夺天工。”(见《陶都风》展座谈会纪要)</font></p>
<p><font size="4">上面四位,有国家主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权威,有中国艺术研究最高学府的学者,有曾中国主管陶瓷进出口的经销商,也有工艺美术界同道的大师,他们的观念、观点很值得学习、研究、思考。</font></p><br/><br/>
<p><font size="4">2009年9月4日星期五杨世明于《知陶居》</font></p><br/>

帖子的最近访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5 04:36 , Processed in 1.27784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