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53|回复: 24

紫砂与浙江文人(原创)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1-10 17: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砂与其他陶瓷不同,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文人的结合.从有紫砂开始,文人们就接受并喜欢上它了.
浙江的文人对宣传,弘扬紫砂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紫砂刚处于初创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徐文长)就写下了<<阳羡壶淪茗>>:"虎丘春茗炒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却从梅月横三弄,细搅松风焕一灯,合向吴侬彤管说,好将书上玉壶春."文中的虎丘茶,宜兴壶,一典古韵“梅花三弄”......可见那时的文人已经意识到好茶需要配好壶.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平素生活狂放,对权势不妩媚。当官的来求画,连一个字也难以得到。徐渭一生嗜茶,无日不饮茶,与茶结成终身侣伴。徐渭生活的明代中叶是团茶与散茶并举的时代,紫砂壶是随着散茶的出现和饮茶方式的改变而逐步得到认同和发展的."紫砂新罐买宜兴"不仅体现了文人对紫砂壶(罐就是壶)的认同和赞美,诗句本身对宜兴紫砂起到一定程度的广告和宣传作用.

与徐渭处于一个年代的项子京,是浙江嘉兴人.当时著名的收藏家,鉴赏家."储藏之丰,甲于江南",是明代最有名的鉴赏家.因藏有晋代孙登天簌琴,故以天簌名其阁.项子京爱好壶艺,请宜兴紫砂高手蒋时英制壶,壶底印"天簌阁",称"天簌阁壶".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高僧释如曜住持普陀洛伽山白华庵,定制紫砂大壶一把,盖内印"白华庵",壶底刻楷书"清人树涤心泉茶,三味赵州禅佛生.丙申年如曜铭赠天然."据<<普陀山志>>记载,释如曜是浙江定海人,著有<<剖璞集>>,爱好古玩文物,蓄金石,书画,茶具颇丰.上述之壶,当为如曜定制书铭,赠与天然禅师.

明代喜爱紫砂的浙江文人不仅有男的,也有女的.梁小玉,名末武林(杭州)人.幼即聪慧,七岁依韵赋<<落花诗>>,八岁摹王献之"大令帖",著有<<嫏環集>>二卷.<<(江苏)陶瓷工业志.特种工业陶瓷.陶艺名人选录>>记载:"梁小玉,明万历至崇祯间人,原为武林(今杭州)人士,能赋诗操琴.因浙江普陀"三秀祠"建祠,特至宜兴定制茗壶.先聘人烧制,半年后自己设计,自己捏塑,大处随心所欲,小处精心拾掇,所创砂壶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并能自撰诗文."

帖子的最近访客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7: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初,顺治十一年(1654年)周容作&lt;&lt;宜兴瓷壶记&gt;&gt;,书中根据他的亲眼所见,对明代到清初的紫砂壶制造工具和工艺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是今天我们了解紫砂历史的重要参考书.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称其为&lt;&lt;考工记&gt;&gt;补遗,评价极高.
周容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字茂三,浙江鄞县人.明末秀才,有较为高尚的民族气节.明朝灭亡以后,曾出家为僧.有广泛的艺术修养,精通书法、绘画,著有《春洒堂诗集》、《春洒堂文集》等.

项不损,明末清初浙江嘉兴人.著有&lt;&lt;无事篇&gt;&gt;.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有"吾友藏茗壶一,底有'砚北斋'三字,旁署'项不损'款.此文人偶尔寄兴所在,然壶制朴而雅,字法晋唐......"

高士其,浙江平湖人,康熙礼部侍郎.精考证,工鉴赏,收藏名迹.好壶艺,作&lt;&lt;宜壶歌答陈其年检讨&gt;&gt;:"荆南山下画溪,溪光潋艳澄沙泥,土人取沙作茶器,大彬名与供春齐......</P><>陈鸣远,清初康熙、雍正年间人,字鹤峰、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出生于宜兴上袁村的紫砂世家。鸣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不断创新,作品多出新意,而且能自制自署,雕镂兼长。人们把他与供春、时大彬并称为宜兴紫砂的三大名匠。近人也称他为清初的第一高手。 "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争求鸣远碟."当时陈鸣远的壶艺名声远扬,其社会地位也与日俱增。陈明远手制紫砂,除各式名壶外,还善制各式文房雅玩,从而丰富了紫砂的造型,发展了紫砂的品种,开创了宜兴紫砂文丽工雅的壶艺风格。传世之作有“南瓜壶”、“包袱壶”由南京博物院珍藏。
   陈鸣远恰恰又是与浙江文人交往最为密切的紫砂高手.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中清楚的记载了陈鸣远与当时浙江文人的交往:"......常至海盐馆张氏之涉园,桐乡则汪柯庭家,海宁则陈氏,曹氏,马氏,多有其有作,而与杨中允晚研交尤厚......"文中涉及的张氏(柯)、汪柯庭、曹氏(廉让)、马氏(思赞)及杨中允等人,都是载入史籍的文人学士,有的工诗文,有的善绘画,有的擅书法。他们将陈鸣远邀请至家中,制作茗壶,切磋陶艺。这些文人直接参与壶形的设计、壶款的选择或拟订,甚至亲笔书写壶款,如曹廉让书款的天鸡壶(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这种作品必然体现出浓厚的文人意趣。陈鸣远本是极有天赋之人,在文人学士之间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文化艺术素养逐步达到很高的境界。陈鸣远与文人的密切交往与合作,给紫砂作品带来幽雅的文化内涵。

</P>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7: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清乾隆吴骞的《阳羡名陶录》是一部很重要的紫砂专著,它在明周高起&lt;&lt;阳羡茗壶系&gt;&gt;和周容&lt;&lt;宜兴瓷壶记&gt;&gt;的基础上,加入自己对紫砂的了解认识,充实了明末后的紫砂发展内容.是我们今天研究紫砂历史,紫砂文化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作者吴骞,<1733-1813年>,字槎客,号揆礼,浙江海宁人,曾客居宜兴,对宜兴紫砂陶研究尤深,著有《阳羡名陶录》等。其客居宜兴时,对宜兴的历史文化了解颇多.


清代对紫砂文化发展贡献最大的应该是陈曼生了.

  曼生,即陈鸿寿  字子恭,别号西湖渔者,西湖鱼隐,浙江杭州人,能书善画,精于雕琢,以书法篆刻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艺名昭显。更因自己酷嗜砂器,于是在公余之暇,辨别砂质,创制新样,相传有"曼生十八式"之说.设计多种造型简洁、利于装饰的壶形。自此,文人壶风大盛,“名士名工,相得益彰”的韵味,将紫砂创作导入另一境界,形象地给予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在紫砂历史上便出现了“曼生壶”.
  传世“曼生壶”,无论是诗,是文,或是金石、砖瓦文字,都是写刻在壶的腹部或肩部,而且满肩、满腹,占据空间较大,非常显眼,再加上署款“曼生”、“曼生铭”、“阿曼陀室”,等等,都是刻在壶身最为引人注目的位置,格外突出。

就因为有陈曼生等文人、画家的参与,和制砂名匠杨彭年合作,使得壶形、题铭,充满文化艺术气息,因而“曼生壶”充斥着一种特有的灵气,名重一时。

关于曼生壶,有许多资料记载,无须再说了.从网上查到以下资料,不知准不准,供参考:
陳鴻寿(1768&amp;#8722;1822)
字頌&amp;#12539;子恭&amp;#12539;翼盦。
号曼生&amp;#12539;曼公&amp;#12539;曼龔&amp;#12539;恭寿&amp;#12539;老曼&amp;#12539;胥谿漁隠&amp;#12539;種楡僊史&amp;#12539;夾谷亭長。
堂号夾谷亭&amp;#12539;桑連理館&amp;#12539;種楡僊館&amp;#12539;解春館&amp;#12539;阿曼陀室。

1768年(乾隆33年)陳鴻寿生。原籍銭塘(浙江省杭州)。
1784年(17歳)親交陳豫鐘。
1796年(嘉慶元年、29歳)此頃、親交奚岡。
1800年(33歳)和従弟入陳文述浙江巡撫、阮元的幕下。世説二陳。
1801年(34歳)選抜貢(從各省1、2年間隔選抜優秀学生)。
1805年(38歳)此頃、為知県見習去広州方面。
1806年(39歳)作「自題種楡道人三十九歳小像」五絶詩11首。
1808年(40歳)刻趙之琛用印。
1810年(43歳)此頃、江蘇贛楡県事見習。
1814年(47歳)刻改琦用印。
1815年(48歳)此頃、於宜興考案、製作「曼生壺」刻自分銘詞紫砂壺。
1816年(49歳)此頃、江蘇溧陽知事。此後、河工江防同知。
1822年(道光二年、55歳)江蘇海防同知官職中,為風疾卒。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7: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坚,字石梅,石眉,浙江绍兴人,客宜兴,嘉庆,道光年间人。擅画人物、花卉,工鉴赏,他对紫砂的发展有二大贡献.一是创制锡包紫砂壶的形式.他的锡包壶在当时深受文人欢迎.现今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都收藏有他的锡包壶.二是他生前著有&lt;&lt;壶史&gt;&gt;一书,"嘉,道以来,名士题吟殆遍."可惜此书失传.

张燕昌 (1738-1814),浙江海盐人.清代篆刻家,是浙派创始人丁敬的得意弟子。喜好金石文字考证,凡商周铜器,汉唐石刻,都不遗余力,潜心搜剔,与梁同书、翁方纲等探讨考释,终日不倦,由于见多识广,所交又都是著名收藏家、考古家,因而他的篆刻,取法广泛,作品疏朗宕逸,另有一种情趣。曾试以飞白书入印,亦是一大胆创新。著有《金石契》、《飞白书录》、《石鼓文考释》、《芑堂印谱》等。
张燕昌对紫砂颇有研究,著有&lt;&lt;阳羡陶说&gt;&gt;一书,记叙了宜兴紫砂诸多史实.


张廷济,(1768--1835),浙江嘉兴人。清代金石学家、书法家。字叔未,一字说舟,号竹田,又号海岳。嘉庆举人。学有根底,诗文并美。工书善画。家中收藏极富,因而精于鉴赏考证。楷书多取法颜、褚。行书多取米芾。篆隶皆上溯周秦汉魏,其中最具特色的应是行、楷书,冠绝当时。《清史列传》称“叔未书,法南宫,草隶独出冠时”。著有《金石文字》、《清仪阁所藏古器物文》、《清仪阁金石题识》、《清仪阁古印偶存》、《桂馨堂集》等。传世书迹颇富。
张廷济是极为爱壶之人,藏有时大彬方壶,为此作&lt;&lt;嘉庆癸亥八月,得时少山方壶于隐泉王氏,系国初幼扶先生进士旧物,赠以四诗&gt;&gt;,他的这把壶在文人当中引起极大反响,许多文人争睹宝壶,并吟诗作赋予以赞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 17: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调鼎(1839--1906),浙江慈溪人。字友竹,号赧翁。清代书法家,能诗擅书,兼精经学。书法致力二王,功夫极深。梅调鼎爱好壶艺,请人定制后,自提铭款,有“博浪椎”,“柱础”,“瓜婁”等作品传世。详见顾景洲《宜兴紫砂珍赏》140--142页。
发表于 2005-1-10 17: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在浙江海宁也有陈鸣远的文人高朋!当代浙江还有老紫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0 17:20:0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0 22: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1-10 17:16:46的发言:</B>
梅调鼎(1839--1906),浙江慈溪人。字友竹,号赧翁。清代书法家,能诗擅书,兼精经学。书法致力二王,功夫极深。梅调鼎爱好壶艺,请人定制后,自提铭款,有“博浪椎”,“柱础”,“瓜婁”等作品传世。详见顾景洲《宜兴紫砂珍赏》140--142页。


老师,这下面就要说到宁波玉成窑了吧?
发表于 2005-1-11 14: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玉成窑的考证,谁也比不上东方兄呀!
发表于 2005-1-11 15: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东方甲乙木</I>在2005-1-10 22:04:42的发言:</B>


老师,这下面就要说到宁波玉成窑了吧?

<>有请东方兄给我们壶迷来上节课呀!</P>
发表于 2005-1-11 22: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友兄与醉师可千万不可这么说呀,——羞煞俺也!</P><>作为宁波人,俺非常希望能知道玉成窑的历史,可从地方志书上、网上找不到,或找到了却语焉不详,搞得俺心痒难搔啊,各位老师教俺呀,,,,,,,,,,,小可俺这厢有礼啦!</P><></P>
发表于 2005-1-11 22: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B>东方</B>兄真谦虚!
发表于 2005-12-26 13: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醉壶楼上品茗读贤文.
发表于 2006-3-10 1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把邓奎丢了?邓也是浙江吴兴人,一说是长兴人,浙江老乡更应当清楚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3-10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紫怡轩[/I]在2006-3-10 19:39:29的发言:[BR]怎么把邓奎丢了?邓也是浙江吴兴人,一说是长兴人,浙江老乡更应当清楚啊.
不好意思!没这方面的资料,请兄补充可以吗?谢谢!
发表于 2006-3-11 11: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下,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7 21:26 , Processed in 1.33802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