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藏陶缘 于 2012-6-5 14:13 编辑
上网看贴也是每天必须的,藏友心中的老壶都有自已的分寸!
老壶如何界定划分?真是一个难题。
紫砂的历史也有好几百年了,一般表述:始于宋盛于明。
有记载:最早做壶的是金沙寺僧人
有物证:最早出土的紫砂壶是明代吴径提梁壶。
有记款:最早的是供春?
以后从各个时期的紫砂壶代表作,可以看到紫砂壶历史的演变。。。。。。
记得一个学者对紫砂的研究很有造诣,他说紫砂可分为几个阶段:
一是萌芽阶段,
二是初创阶段,
三是成熟阶段,
四是盛世阶段
。。。。。。
紫砂壶的成因到盛世,原因很多;大多常见表述的归纳有这几个因素:
1、人们饮茶习惯改变,从宋朝煮茶到明代的泡茶(冲茶)
2、成型手法的改变,盘筑法--挖掘捏筑法(打洞捏筑法)--拍打镶接法。
3、文人的参与,宫廷官员与富人的喜好。
4、紫砂泥的材质与紫砂壶的形态多变,紫砂壶的实用和把玩功能。
5、社会的潮流与人们的习性时髦。
6、收藏与投资的理念。
因此鉴赏和识别老壶,须从以上诸多因素来考量。。。。。。
一、首先从成型方法来看老壶
二、从泥料材质地看老壶
三、从器型看老壶
四、从款印看老壶
五、从装饰风格和个人制作技艺看老壶
六、从制作工具和烧成工序看老壶。。。。。。
对不起篇幅不能太长,这能分篇一一来说。。。。。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