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98|回复: 33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1-31 13: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所谓有争议的天青泥</B>的问题:
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到天青泥</B>“出自范蠡墅,陶之变
黯肝色”,而有些人认为烧出来的茶壶颜色象天青色,才是天青泥</B>的颜色。
根据与采矿人的交流,我认为天青泥</B>是紫泥中的一个品种,是龙
骨上的一个夹层,只是较嫩而已。其依据是确实有象天青颜色一样的矿源出现,其烧出来的颜色确实呈暗红色,也就是“黯肝色”;其二,泥料的称谓一般都是开挖人叫出来的,他们的文化素养决定他们不可能象文化人那样浪漫,是比较直接、直观,泥象什么颜色,就称什么颜色;其三,根据分析紫砂</B>泥中显色元素主要为铁,含量较少的元素如锰、铜等烧成过程中不可能呈现近似天青的颜色。
</P>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5-1-31 13: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有争议的天青泥</B>的问题:
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到天青泥</B>“出自范蠡墅,陶之变
黯肝色”,</B></B>其依据是确实有象天青颜色一样的矿源出现,其烧出来的颜色确实呈暗红色,也就是“黯肝色”。</P>
<></B></P>

<>个人认为,“黯肝色”非暗红色,如此就与紫泥类似,红紫为主色,</P>
<>何与青色关联。

但假设为熟肝之黯肝所呈色相,就与青色接近,</P>
<>也与现在大多所谓-----老天青泥作品相合,毕竟艺匠代代相传,</P>
<>尽管难现实证,但终究并非空穴来风、凭空臆造。

当实物、书证缺失,口碑资料就显重要,</P>
<>紫砂陶艺本身就是各有心法、口传身授。

</P>
<>当然实物依据一旦出现,问题就迎刃而解。共同加油!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31 13:55: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31 14: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学习中!
发表于 2005-1-31 1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顶的说法,天青是指原矿泥的颜色,而不是烧成后的颜色。
发表于 2005-1-31 17: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中说到"天青泥",这可能是最早的资料了.</P><>“出自范蠡墅,陶之变黯肝色”,最大的问题是"黯肝"又是什么色?</P><>紫红肯定不对,那是新鲜的颜色.黯肝是发紫?发青?或紫中泛青?</B></B></P>
发表于 2005-1-31 1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1-31 17:16:02的发言:</B>

<>黯肝是发紫?发青?或紫中泛青?</B></B></P>

<>我以为既然天青是原矿泥的颜色,烧成后的颜色就不必与“青”有关了。黯肝,顾名思就是“发黑的猪肝”的颜色么!</P>
发表于 2005-1-31 20: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以壶会友</I>在2005-1-31 17:12:52的发言:</B>
同意楼顶的说法,天青是指原矿泥的颜色,而不是烧成后的颜色。

<>
<>但作为玩家、藏家当务之下关心的是成品的呈色,</P>
<>天青泥制品的色相,究竟咋样。然后再找生这蛋的鸡。</P>
<>因为其时制品时留剩的原矿泥,比天青泥制器现世的可能性要小的多。</P>
<>这里且不说原矿料------制器过程中的多道工序、工艺各异而造成的不确定因素。</P>
<>诸兄深入探究,可以列出个人认识意义上的制器贴上参考,逐一解惑。</P>
发表于 2005-1-31 2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有一个假想,说出来大家议论:</P><>明代对"天青泥"的定义是陶之变黯肝色,那么首先确定了"天青泥"是对原矿的一种称呼.</P><>在从现在的原矿看,什么泥是"天青"色?好象没有.资料中也说"天青泥"已不存在了.</P><>为什么过去有,现在没有了?</P><>什么年代开始没有的?</P><>矿系就没有一点延续吗?</P><>我一直在思考这问题,并且产生了一个假想:</P><>底槽青原矿中的"鸡眼"就是天青泥!</P><>只不过明代有体积比较大块的原矿,所以有这么一种泥料.</P><>而随着矿的开采,地质发生了变化,这种天青色的原矿越来越少,</P><P>现在它只少量的存在于甲泥之中.</P><P>仅仅象"鸡眼"一样一点一点的存在.</P><P>我想,可以把这些"鸡眼"从紫泥中剥离出来,</P><P>做试片看看效果,</P><P>相信烧成后应该呈现黯肝色.</P><P>供大家讨论......</P>
发表于 2005-1-31 22: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青泥产自丁山大水潭,据说是后来水位升高给淹没了。现在这水塘还在啊。
发表于 2005-1-31 22: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还是觉得,尽管此泥珍稀,甚至物稀价贵,</P><>仅如同有些缎泥、朱泥在饰面呈现,</P><>但只要有过就多多少少会有遗存,</P><>只是或秘而不宣,或尚未现世,或过目不识,或难以共识......</P><>但坚信会有的,期待中.......</P>
发表于 2005-2-1 10:3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老天青泥---------抓图参考</P>
<>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P>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发表于 2005-2-1 17: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青泥的制品肯定有,可能正如梁馆说的:"或秘而不宣,或尚未现世,或过目不识,或难以共识......"</P><>古人一句"黯肝色"难到今人啊!</P><>唐代的"秘色瓷"也困扰后人多少年,一直到法门寺发现明确记载"秘色瓷"的实物,才真相大白.呵呵</P>
发表于 2005-2-1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xq2004</I>在2005-2-1 10:37:22的发言:</B>

<>所谓老天青泥---------抓图参考</P>

<>  
<>有些商人专门骗不懂的人.还见过把掺了化学原料的绿泥壶说成是"本山绿泥"</P>
发表于 2005-2-1 20: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个鸦片头给好几个资深工艺师看过都说是传说中的天青泥,呵呵。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讨论]众说纷纭-------天青泥
发表于 2005-2-1 21: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lxq2004</I>在2005-1-31 22:55:14的发言:</B>
<>过目不识</P>
确实是这样的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 22:03:0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6:37 , Processed in 1.221648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