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33|回复: 4

[转帖]紫砂陶起源与发展的文化背景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2-17 16: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源远流长的陶文化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走出混沌状态,从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向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过度的划时代的标志之一,也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是农耕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陶器的产生和繁荣也在这里。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8000多年以前,已开始出现少量纹饰、器形简单的彩陶;7000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是彩陶的鼎盛时期;5000至40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还继续繁荣,仍然是富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也是相当发达的,先民们以种植水稻为主,兼营渔猎,并从事制陶等原始手工业。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一种原始文化,和仰韶文化的年代不差上下,它出土的陶器多是夹炭黑陶;继承河姆渡文化的因素发展起来的马家浜文化,是1959年首次在浙江嘉兴马家浜发现而得名。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制红陶、灰陶以及少量的黑陶和黑衣陶。陶器的成型基本上采用手制,部分器物经慢轮整修,晚期灰陶增多并出现轮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有弦纹、绳纹、划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

宜兴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它的文化类型与马家浜文化一脉相传。1975年古窑址普查,在归径乡的骆驼墩和唐南村,以及周墅的元帆村等处,找到了各种磨制的石器,还发现了许多陶器残片,大部分是红陶、夹砂红陶,还有少量灰陶等。从而证明远在五千多年前,生活在宜兴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烧制原始的陶器。

宜兴的陶瓷业在三国、南北朝时迅速发展壮大。公元220年到589年的360余年中,南北方长期陷于分裂和对峙的局面。相对而言,江南广大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中原广大人民和士族地主大批渡江南下,寻找安身立命之地,人口激增。

三国时,孙权又派大军围攻山越,迫使大批山越人民出山定居,增加大量劳动人手。人们垦荒治田,围湖修堤,开辟山林,江南经济获得迅速的发展,也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

宋代,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五大名窑的产品,创造了新的美学境界,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形成凝重深沉的质感,使人感觉有观赏不尽的蕴蓄。宜兴均山窑的产品在这时已负盛誉,部分产品还为其他名窑,诸如位于河南禹县神后镇的“均窑”和位于河南临汝县的“汝窑”所仿制。更为重要的是,北宋时作为宜兴的一个重要的陶器门类——紫砂陶,也是全国范围内别无它出的品种,已经开始登上了陶瓷业的舞台,并崭露头角。宜兴的青瓷在三国、南北朝时,多为贵族士大夫所用,也有相当的日用品,如钵、碗、盏、洗、罐和泡菜坛。唐五代以后,由于宜兴的陶土中铁钛氧化物含量较高,瓷胎较松,断面比较粗糙,质量不高,在胎釉、造型、装饰和烧成诸多方面均不及浙江的越洲窑,就渐渐不再生产青瓷,而以日用陶器作为主要生产方向。现今鼎蜀和张诸地区的烧陶窑极多,除烧造缸、瓮、碗、盆外,以生产一种俗称“韩瓶”(相传为南宋名将韩世忠部队所使用的行军壶)的贮水器较多。紫砂陶就是在烧造众多的日用品中,在宜兴特有的孕育条件下,不经意地出现于世的。

二、独特的五色土

宜兴是陶都,陶工们尊称范蠡为陶业祖师爷,奉为“造缸先师”,这多半是认为他有个“陶朱公”的美号的原因,这其实是个很大的误解。鼎蜀镇产陶,始于新石器时代,而春秋时的范蠡,在佐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便“乘轻舟,以入于五湖”,经营农业货物和商业,后定居在山东肥城西北陶山。中国众多的手工行业都有供奉祖师爷的习俗,诸如木匠的始祖是鲁班等。这是人们感恩于对民族生存、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的一种纪念方式。拂去这层面纱,它的民族心理、合理内核便显而易见。紫砂陶作为陶中的一个门类,对范蠡却不乐道,而单独推崇一位紫砂艺人口碑相传的“始陶异僧”。

这是一个优美的传说。

传说远古时代,鼎蜀一带只是太湖之滨的一个普通村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作之余抟陶土作缸瓮,以作日用之需,过着简朴的生活。忽有一天,村里来了位形貌怪异的云游僧人,他一边走一边喊:“卖富贵土!卖富贵土!”村里人好奇,纷纷引颈延望。僧人见人们踌躇,又高声喊:“贵不欲买,买富何如?”人们更加不知究竟,依旧呆望着他。异僧旁若无人,喊的更响走的更快。几位智慧老人觉得奇怪,便尾随在他后面,朝黄龙山,青龙山走去。在一个拐弯处,僧人忽然不见了,老人们四下张望,忽见坡前有几个新开挖的土坑,里面有五颜六色的泥土。老人把这些奇妙的五色土带回去捣练、烧制,竟出现了与从前炯别的、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于是人们纷纷仿效,世上遂有了享誉至今的紫砂陶。

紫砂陶的原料用泥的确是五彩缤纷的。紫砂泥被称作“泥中泥、岩中岩”,是紫泥、绿泥(本山绿泥)、红泥三种的统称。紫泥产于宜兴市鼎蜀镇黄龙山,深藏在黄石岩下,夹存于夹泥矿层中;本山绿泥则是紫泥层的夹脂;红泥是泥矿里的石黄,一般在嫩泥矿的下层。

紫砂泥是矿体,开采时质坚如石。这种块状岩石自矿层中开采出来后,首先经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数月后,自然松散如黄豆大小,再用石磨或轮碾机碾碎,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后,倒在容器中加适量的水拌匀,就地搓成湿泥块,俗称生泥。再用木槌压打,重复数十次,成为可以制作用的熟泥。

紫砂熟泥的可塑性好,成型后的胚体强度高,干燥收缩和烧成收缩率小,为多种多样的品种、多姿多彩的造型、千变万化的线条提供了良好的加工施艺条件,当然这些都是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历代艺人的经验积累和探索的成果。  

三、灿烂的茶文化

宜兴的茶文化,在紫砂文化中有着主要的位置,或者说紫砂文化中,茶文化是不可或缺的篇章。

我国是茶的故乡,饮茶历史悠久,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最初是作药用的,到汉代,饮茶风气日盛。“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著名的产茶区之一,自古以来,名茶不断,如“阳羡茶”,“晋陵紫茶”,“顾竹紫笋”等。“阳羡茶”在唐朝最富盛名。“雪芽”在宋代享有盛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文征明都曾不惜诗句,盛赞宜兴名茶。

四、世间茶具称为首

那么,紫砂陶是怎样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被人们所爱,渐变成紫砂壶艺的呢?

饮茶要用器皿,器皿的选择则反映出饮茶方式的变化。前面说过我国盛产茶,饮茶风气始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唐煮宋点”,其方法简言之为“团饼碾屑”,即唐是煎煮,而宋则是烹点。

茶神陆羽在《茶经》中提及饮茶的茶具时认为:“越州上,鼎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为什么呢?邢瓷虽好,虽白,但点茶则色红,而越瓷釉色青,茶色显绿,而且造型也好,口唇不卷,底卷而浅,使用起来方便。

唐人饮茶看重茶色,可见一斑。

宋代饮茶法为烹点,即把蒸压成饼的茶膏碾细放在茶盏里,以汤注之,并用力搅动,茶水表面就如“疏星皎月”,灿然泛出鲜白色,其茶具主要为盏。

唐宋以来的传统饮茶方式,即所谓“唐煮宋点”,在明代有所变革,首先是皇帝的行政命令,将传统的团茶废除,改贡叶茶。这就在全国内倡导了新的饮茶方式,团茶饮用方法逐渐退出。

所有这些都不妨碍我们有这样的大致推断,即饮茶方法有煮到沏泡的改变,当在1531年到1595年这个时间段上,即嘉靖早期到万历中期。生活习俗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它有个“破立”过程。在这个时间段里,两种茶饮方法都可能并存,如果文士们的诗文或图画、语言的表达上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那是毫不奇怪的。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紫砂壶宜茶的优良的物理性能,是在煮茶时被文士或平民百姓发现的;叶茶的冲泡逐步取代团茶烹煮后,紫砂壶便由大变小,其时当在嘉靖早期到万历中期。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8-1-5 10: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起源其实无考,只能相对而论。好见解!
发表于 2008-9-10 22:3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学习了 谢谢
发表于 2008-9-12 20:5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鼓励多出好文章!
发表于 2008-9-13 23: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战争等原因,宜兴的陶瓷制作是有断层的,现代的紫砂制作技术只能推到明末.和景德镇的制作技术是有明显的差异的,宜兴紫砂的手工制作基本不用手拉坯,这种独特的成型手法也是宜兴紫砂独树一帜的原因之一.宜兴陶瓷的历史现在经考证已推到8000年以前了,(见南博前年,去年考古的资料)紫砂的成型手法还是没有比较,这和紫砂料的泥性也有关系,有机会和醉兄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7 21:50 , Processed in 1.25524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