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19|回复: 9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二十二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2-20 18: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oyce403 于 2013-2-20 20:10 编辑

紫砂古盆名器鉴赏二十二

清乾隆乌泥松段盆


1.jpg
        第十一篇已经介绍过一个清初乌泥松段型盆。这次介绍的和上次的盆相比,风格类似,尺寸略小,同样有落款。
     此盆乌泥作,泥料的颜色偏红,类似婴儿皮肤色,手感润滑,和故宫所藏的驼灰砂御题诗煮茶图圆壶泥料一致。
     器型仿松树树干,外壁堆塑瘦骨嶙峋的松皮、残枝、树节,质感自然,栩栩如生,达到了足以乱真的地步。松皮用脂泥薄薄的,层层堆塑,最多处达九层,充分展示了艺人对自然界敏锐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艺人高超的紫砂雕塑造型水平,是一件少有的优秀仿生作品。
      和其它到代树桩盆一样,树廮节加层堆塑,内部中空,并不是表面或表层镂刻而已,这也是判断此类盆型是否是清中期以前的最为重要的一点。
      中空部分为了在使用中不积水以及在烧制过程中保持原来造型、不至于在烧结过程中膨胀炸裂,与盆底部都开有通透的出气孔。
      盆底除了出气孔外,还开有流水孔。和盆体仿自然相呼应的是这些孔形状都仿自然界木材被各类昆虫蛀咬的感觉,非常少见,意趣安然。
      盆不大,但造型变化丰富。胎骨较薄,但中空内外壁最厚处厚度有六、七公分左右。整体效果古拙,形态稳重,师法自然,宛若天成,充分表现了松的奇、拙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3.jpg
       此盆更大的特点是三个署款,刻款和印款并用,收藏者和制作者 款并用,并加用了少见的诗句印款。底部竹刀楷书刻:“素存堂置”,这点是明末清初的风格,诗句印款:“一片冰心在玉壶”和印款:“陈梦赢”。毫无疑问此盆最早是“素存堂“的置办物品,制作者是:“陈梦赢”。
      从不完全资料来看,“素存堂”可能是清乾隆年间文学家、诗人、史学家法式善的堂号。如果有更多的史料能够确认以上判断,那就同时证实了清代当时“文人学士争相延揽”对紫砂的追求和参与。
     “陈梦赢”是同期的紫砂艺人,已知还有其它传世风格迥异的盆器,从造型风格上看都是清中以前的作品。南京曾经出现过一个同样落款的紫砂器 ,上有年款“乾隆十三年”。
     “一片冰心在玉壶”在壶上常有,在盆上出现是目前已知仅有的,这也使此松段盆已经超越了普通实用器,而上升到文玩范畴。用此款想表达是收藏者个人廉洁正直、孤傲清高的品格。
     此盆无论是造型、泥料、做工、成型方法和署款,都可以判断是清早期的作品。
     巧的是这件花货的作者也出自“陈”家,“陈鸣远”、“陈待祺”、“陈梦赢”,他们这类作品的风格都很接近,他们的紫砂作品都达到历史上花货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水平。这三人之间的渊源不得而知,有待于继续考证。
     此盆几乎完整,且带三个款,是一件耐人寻味的艺术品。原来仅在“美术盆器名品大成”中的出现落款,藏家并没有将此盆公开过,所以以前并没有很多人知道此盆。2010年有幸被笔者收藏,也算是对笔者常年追寻顶级好盆的最好回报。

                                 杨世荣,申洪良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3-2-20 19: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20 19:4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详细,拜读并欣赏!
发表于 2013-2-20 20: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
发表于 2013-2-21 20: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3-2-22 23: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讀"陈梦赢'"好資料
发表于 2013-2-23 12: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盆,拜读学习。
发表于 2013-2-23 17: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9-25 14: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杨、申二兄的探索精神和深邃学识!
发表于 2013-10-3 14: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板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1:18 , Processed in 1.175450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