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4|回复: 15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10-6 20:0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清-壶痴-包袱壶
高8cm 长17cm 宽9cm
汪青松藏品
壶体长方,塑作包袱形式,包袱折被以线条勾勒,上部渐敛略有弧度,包袱折皱纹理清晰细腻逼真。盖面袱结为钮,盖左右周转交替而与壶身折被互接相通,异常吻合。砂色酡红。底钤阳文篆书“壶痴”方印。

《中国紫砂收藏》入编作品

中国紫砂收藏“古壶部分”初稿,十月底全部完结。参与的朋友,请及时将相关资料补充完整,过时恕不恭候。

祝大家中秋愉快,健康美满,吉祥如意!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6-10-6 2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喜同贺!!!
发表于 2006-10-6 20: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秋愉快!!!
发表于 2006-10-7 03: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壶壶[/I]在2006-10-6 20:06:42的发言:[BR]同喜同贺!!!


发表于 2006-10-7 07: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发表于 2006-10-7 0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品陶兄抬爱!谢谢各位兄欣赏
小弟再补张图片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2 23:18:23编辑过]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中秋快乐!祝大家喜获丰收!
发表于 2006-10-7 09: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實在漂亮 </P>
<>請教如不看款 從泥料 和表面風化成度來看 如何斷清?</P>
发表于 2006-10-7 09: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的,拍的也好!</P>
发表于 2006-10-8 11: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开门,看仿!
发表于 2006-10-8 12: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收!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20: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慈壶[/I]在2006-10-8 11:09:38的发言:<br>不开门,看仿!

请兄说出理由,我愿意请教。
我很愿意纯学术性的探讨,因为事情越辩越明。
很多善意的建议,其实利于进步。
其实现在很多故意混淆与误导,都是出于某人私利。
而真正学术探讨,却是应该和必要的。
我希望《中国紫砂收藏》在大家的关注与鞭策下,不负众望。
希望大家多参与、交流!
真诚感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8 20:33:3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8 23: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片看,此壶的泥料和底款及整个底部确实感觉不是很开门(感觉不是老仿)。</P>
 楼主| 发表于 2006-10-9 09: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6-10-8 23:23:15的发言:<br><>从图片看,此壶的泥料和底款及整个底部确实感觉不是很开门(感觉不是老仿)。</P>

连马匪兄也觉得有问题,看来有些问题了。
因为大家“马首是瞻”,确实要好好探讨一番了。
要等收藏者汪先生来宜兴时,顺便带来,方能验明正身(因为图片有时看不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9 15:02:22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9 10: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马的发言:此壶的泥色及底款及整个底部感觉确实不是很开门(感觉不是老仿)


此壶在下以前就贴过,请各位兄回顾此帖:清壶痴包袱壶(桐君)
在此贴中大家可以再回顾包括小马兄等在内的各位兄的评点
http://zghmbbs.com/hmbbs/dispbbs.asp?boardID=4&ID=4008&page=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10 9:07: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0-9 10: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品陶[/I]在2006-10-9 9:31:23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6-10-8 23:23:15的发言:<br><>从图片看,此壶的泥料和底款及整个底部确实感觉不是很开门(感觉不是老仿)。</P></div>
连马匪兄也觉得有问题,看来有些问题了。
因为大家“马首是瞻”,确实要好好探讨一番了。
要等收藏者汪先生宜兴时,顺便带来,方能验明正身(因为图片有时看不清)
另,听说此壶已经过许四海先生认定,认为是真品。。。。
(不知传闻是否真实)


品兄,小弟也无意抬出哪位老法师来证明此壶,小弟和许兄(四海老师的小儿子)之间的对话毕竟也属于私人之间的交流。
许四海老师家也珍藏一件壶痴印包壶,大家可以比照泥色、印款即知。
这次拍照,小弟借了朋友的相机(因像素要求),可能在颜色把握上不是很好,有些偏色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0-9 10:26:58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31 01:42 , Processed in 1.49760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