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6|回复: 11

206年(1391至1597年)间的主要史料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11-19 07: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6年(13911597年)间的主要史料
    小序:紫砂文化史从何时算起?我主张从朱元璋改进贡茶,废团茶兴散茶作为开始。为此,我做过长时间探讨,现把收集和查证的主要史料作以整理,供喜爱研究的朋友参考。           
                                                                              杨世明于2013年11月12日
      1391年农历九月十六(阳历1014日)朱元璋废团茶,至1597年许次纾写作《茶疏》的206年,是紫砂文化初创的时期。
·     紫砂初创时期大致可分为前后一百年,1391年至明正德三年(1508年)为“供春壶式前期”,正德三年至1597年可为“时大彬前期”。
    《供春壶式前期》紫砂壶艺的主要史料可为“三条信息、一部书和两件实物”。
三条信息,一是朱元璋废团茶的第二年,即1392年景德镇便开始批量生产瓷质“泡茶茶壶”。 据《人民政协报》(20071211日)署名文章“景德镇御窑茶具”说:“明洪武二年(1369),在景德镇朱山山麓设立御窑厂,继而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又在景德镇新设御窑厂,专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因此,明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之说。明代的景德镇,已发展成为驰名世界的瓷都。由于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由洪武皇帝亲自开创的茗饮之风,便很快在全国普及开来。新的茗饮方式,推动了陶瓷茶具的迅速发展,除了宜兴紫砂壶的蓬勃兴起之外,瓷都景德镇的陶瓷茶具愈益向精美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至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甜白釉茶具(壶、碗)最为精美,质地坚致细密,有丝绸光辉,体态轻薄,造型精巧,驰名中外。”
     第二条信息是地方开始向皇宫贡送散茶;三是史载永乐皇帝请喇嘛为母亲诵经,特令景德镇制作精致“甜白釉僧帽壶”,让他们以茶醒神,确保诵经质量。永乐、宣德年间生产的“僧帽壶”,传世作品不少,散布于各大博物馆以及一些民间收藏家。此壶成为一百年后时大彬等制作“僧帽壶”的样板,至今也是人们喜爱的经典壶型。
      一部书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权写作的《茶谱》,记录了1391年到1448年推行散茶的茶事实践,提出“哪种茶壶益于茶”的课题,并作出自己的回答。
      两件实物,一是宜兴“羊角山老窑”出土紫砂陶器残片及其复原物,二是南京出土的“不是第一把壶的第一把紫砂壶——吴经壶”。
       这些史料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供春壶式前期”,有散茶的进贡,有泡茶法的出现,有泡茶茶壶的生产与应用,还有“哪种茶壶泡茶好”的探讨,由此可知,紫砂茶壶没有鼻祖,只是“壶”发生了“功能性”的变化,由烧水、煮茶的配角,转换为茶人茶事视觉中心的“主角”。
     《时大彬前期》的主要史料有“四部书和十一幅画”。
      四部书,一是1583年王稺登的宜兴见闻《荆溪疏》、二是屠隆写作于1590年的《茶说》、三是屠隆谈家具的杂记《考槃余事》、四是许次纾写作于1597年的《茶疏》。
十一幅画是:
1.。唐寅(1470——1523)《桐荫品茶图》,此作收藏于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作于正德四年(1509)
2.。唐寅《品茶图》诗句有“买得青山只种茶------
3.。唐寅《事茗图》,诗曰:“日长何所事
4.。文征明(1470——1559)《惠山茶会图》,此幅作于1518年,有蔡羽序。
5.。文征明《清阴试茗图》,此幅作于1528年,邂逅茶博士王德昭,有诗有画,现收藏于瑞士。
6.。文征明《品茶图》此幅为接待陆子傅作于1531年。
7.。仇英(1498——1552)《松溪论画图》,创作时间不详,从他与文征明的友谊,可能与《品茶图》同时期。
8.。王问(1497—1576年)《煮茶图》,这是经常为人采用的,但解读不一。
9.。丁云鹏(1547——1628)三幅《玉川煮茶图》构图相近。其中一幅是1612年丁云鹏在虎丘为陈继儒画的。他和早期的时大彬同时,又是远离宜兴的安徽人,很能反映那个时候的茶事生活。画中突出观水的深情,正是唐宋煎茶法、点茶法的特色,也反映当时茶人对“烧水”的重视,而桌子上的“茶壶”,则揭示了“泡茶法”的兴起。
10.。陈洪绶(1599——1652)创作的《高贤品茶图》(藏于收藏家王己午先生怀云楼)
11.。陈洪绶《闲话宫事图》
十一以幅画其中有明确创作时间的有五幅,第一幅是1509年唐寅的《桐荫品茶图》,此画与吴仕1508年设计“供春壶式”的故事共舞,以生活的镜头和艺术的语言告诉我们“供春壶”故事之前,茶事中有烧水的壶,也有泡茶的壶。画中之壶确为紫砂壶的是1528年文征明画的《清阴试茗图》和题画诗,记录了他巧遇宜兴著名茶博士王德昭的故事。十一幅画中只有陈洪绶《闲话宫事图》的奇石桌上只有一把壶、二只杯子,而其他十幅有一个共同点,画面上有火炉上烧水的壶,也有桌子上、茶几上泡茶的壶。
       画作记录的茶事镜头述说着这206年间,唐宋时代的煎茶法、点茶法在延续着,朱元璋推动的泡茶法也在张扬着,泡茶的金壶、银壶、铁壶、铜壶、瓷壶,还有紫砂壶,竞相争辉,接受茶人的品鉴。如果说1448年前朱权提出“哪种茶壶益于茶”,并以自己的体验回答道“瓷壶比金壶、银壶、铁壶,泡茶好”;那么到了1597年许次纾则记下茶人、文人200余年的经验:饶州所造瓷壶泡茶“极不堪用”,而紫砂陶茶壶的代表“供春”、“时大彬”之作,能泡出原汁原味的好茶,具有特殊的“益于茶性”的价值。
                                                       杨世明整理于《金岛山寺》2013年11月10日星期日
附文:
1.。明代永乐年生产“僧帽壶”(1403——1424)
2.。朱权《茶谱》(1448年前)
3.。王稺登《荆溪疏》(1583年)
4.。屠隆《茶说》(1590年)
5.。许次纾《茶疏》(1597年)
6.。从一幅画和五款壶说起(丁云鹏画于1612年)
7.。明代画家茶画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3-12-7 1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有文献支持,高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年间僧帽壶
永乐年间·僧帽壶.jpg
明宣德红宝石僧帽壶.jpg
永乐年·僧帽壶(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权茶谱

转自中国文化产业网(时间: 2009-02-25)
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封宁王。自幼聪颖过人,晚年信奉道教,潜心茶道,著《茶谱》。
挺然而秀,郁然而茂,森然而列者,北园之茶也。泠然而清、锵然而声,涓然而流者,南涧之水也。块然而立,晬然而温,铿然而鸣者,东山之石也。癯然而酸,兀然而傲,扩然而狂者,渠也。以东山之石,击灼然之火。以南涧之水,烹北园之茶,自非吃茶汉,则当握拳布袖,莫敢伸也!本是林下一家生活,傲物玩世之事,岂白丁可共语哉?予法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以副内练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岂惟清哉?涵虚子臞仙书。
茶之为物,可以助诗兴而云山顿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谈而万象惊寒,茶之功大矣!其名有五:曰茶、曰槚、日[艹设]、日茗、日[艹舛]。一云早取为茶,晚取为茗。食之能利大肠,去积热,化痰下气,醒睡,解酒,消食,除烦去腻,助兴爽神。得春阳之首,占万木之魁。始于晋,兴于宋。惟陆羽得品茶之妙,著《茶经》三篇。蔡襄著《茶录》二篇。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无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茶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为云海餐霞服日之士,共乐斯事也。虽然会茶而立器具,不过延客款话而已。栖神物外,不伍于世流,不污于时俗。或会于泉石之间,工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命一童子设香案携茶炉于前,一童子出茶具,以飘汲清泉注于瓶而炊之。然后碾茶为末,置于磨令细,以罗罗之,候将如蟹眼,量客众寡,投数纪匕于巨瓯,置之竹架,童子捧献于前。主起,举瓯奉客日:"为君以泻清臆。"客起接,举瓯日:"非此不足以破孤闷。"乃复坐。饮毕。童子接瓯而退。话久情长,礼陈再三,遂出琴棋。故山谷日:"金谷看花莫谩煎"是也。卢仝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瓯,足可通仙灵矣。使二老有知,亦为之大笑。其他闻之,莫不谓之迂阔。
品茶:
于谷雨前,采一枪一旗者制之为末,无得膏为饼。杂以诸香,失其自然之性,夺其真味。大抵味清甘而香,久面回味,能爽神者为上。独山东蒙山石藓茶,味入仙品,不入凡卉。虽世固不可无茶,然茶性凉,不疾者不宜多饮。
收茶:
茶宜蒻叶而收。喜温燥而忌湿冷。入于焙中。焙用木为之,上隔盛茶,下隔置火,仍用蒻叶盖其上,以收火器。两三日一次,常如人体温温,则御湿润以养茶。若火多则茶焦。不入焙者。宜以蒻笼密封之,盛置高处。或经年香、味皆陈,宜以沸汤渍之,而香味愈佳。凡收天香茶,于桂花盛开时,天色晴明,日午取收,不夺茶味。然收有法,非法则不宜。
点茶:
凡欲点茶、先须供烤盏。盏冷则茶沉,茶少则云脚散,汤多则粥面聚。以一匕投盏内,先注汤少许调匀,旋添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七分则止。着盏无水痕为妙。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
熏香茶法:
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
茶炉:
与练丹神鼎同制。通高七寸,径四寸,脚高三寸,风穴高一寸。上用铁隔。腹深三寸五分,泻铜为之,近世罕得。予以泻银坩锅瓷为之,尤妙。襻高一尺七寸半。把手用藤扎,两傍用钩,挂以茶帚、茶筅、炊筒、水滤于上。
茶灶:
古无此制,予于林下置之。烧成的瓦器如灶样,下层高尺五为灶台,上层高九寸,长尺五,宽一尺,傍刊以诗词咏茶之语。前开二火门,灶面开二穴以置瓶。顽石置前,便炊者之坐。予得一翁,年八十犹童,疾憨奇古,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衣以鹤氅,系以麻绦,履以草履,背驼而颈蜷,有双髻于顶。其形类一"菊"字,遂以菊翁名之。每令炊灶以供茶,其清致倍宜。
茶磨:
磨以青礞口为之。取其化谈去故也。其他石则无益于茶。
茶碾:
茶碾,古以金、银、铜、铁为之,皆能生锈。今以青礞石最佳。
茶罗:
茶罗,径五寸,以纱为之。细则茶浮,粗则水浮。
茶架:
茶架,今人多用木,雕镂藻饰,尚于华丽。予制以斑竹、紫竹,最清。
茶匙:
茶匙要用击拂有力,古人以黄金为上,今人以银、铜为之。竹者轻,予尝以椰壳为之,最佳。后得一瞽者,无双目,善能以竹为匙,凡数百枚,其大小则一,可以为奇。特取其异于凡匙,虽黄金亦不为贵也。
茶筅:
茶筅,截竹为之,广、赣制作最佳。长五寸许,匙茶入瓯,注汤筅之,候浪花浮成云头、雨脚乃止。
茶瓯:
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取其松纹兔毫为奇。今淦窑所出者与建盏同,但注茶,色不清亮,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
茶瓶:
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汤有准。古人多用铁,谓之罂。罂,宋人恶其生锈,以黄金为上,以银次之。今予以瓷石为之。通高五寸,腹高三寸,项长二寸,嘴长七寸。凡候汤不可太过,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
煎汤法:
用炭之有焰者谓之活火。当使汤无妄沸。初如鱼眼散布,中如泉涌连珠,终则腾波鼓浪,水气全消。此三沸之法,非活火不能成也。
品水:
臞仙日:青城山老人村杞泉水第一,钟山八功德第二,洪崖丹潭水第三,竹根泉水第四。或云: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伯刍以扬子江心水第一,惠山石泉第二,虎丘石泉第三,丹阳井第四,大明井第五,松江第六,淮江第七。又日:庐山康王洞帘水第一,常州无锡惠山石泉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硖州扇子硖下石窟泄水第四,苏州虎丘山下水第五,庐山石桥潭水第六,扬子江中泠水第七,洪州西山瀑布第八,唐州桐柏山淮水源第九,庐山顶天地之水第十,润州丹阳井第十一,扬州大明井第十二,汉江金州上流中泠水第十三,归州玉虚洞香溪第十四,商州武关西谷水第十五,苏州吴松江第十六,天台西南峰瀑布第十七,郴州圆泉第十作,严州桐庐江严陵滩水第十九,雪水第二十。
注:1、朱权(1378-1448),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洪武二十四年(1391)封宁王。谥献,故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十种著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稺登《荆溪疏》
据《江苏旧方志提要》(徐复、季文通 主编)记载:
《荆溪疏·二卷》(明)王稺登撰。稺,为“稚”的繁体字,一些书把“稺”写为“樨”。(杨世明注
  稺登(1535—1612),字百谷(一作伯谷),号玉遮山人。长洲(今苏州)人,国子监生。少时即有文名,10岁能诗,善书法。嘉靖末、隆庆初两游京师,颇负诗名。万历时召修国史,未赴。其诗风格接近公安派,擅吴中词翰之席30余年,居当时布衣诗人之首。著有《吴骚集》、《吴郡丹青志》、《南有堂诗集》、《尊生斋集》、《王百谷全集》,纂有《泰兴县志》。《明史》288卷文苑有传。
据《王百谷全集》记载,《荆溪疏》2卷是王稺登在万历11年(1583)重游宜兴时所著。今存1卷,分别见于明冯可宾编《广百川学海一百三十种》第156卷、明陶廷《说郛续》46卷。据存卷可知,全书记载了宜兴的山水、寺庙,人物、植物等,其中所记载的一种兰,生长于龙池、铜官之间,弥坂盈合,一千数花,是研究宜兴植物区系演变、植被演变的重要依据。此书目前存佚未详。”
我目前尚未找到《荆溪疏》原文,但台湾历史学家徐鳌润先生查到《荆溪疏》,并引用了一部分,见《徐鳌润紫砂陶艺论文集》18页,记述了他游历宜兴的一些见闻:
“余以万历癸未(十一年,1583-------闰二月初二。-------间道走金沙(颐山),路中见虎迹。与夫尽怖。(吴)幼元命举炮震山谷。然闻山人言,-------虎惊则跳而噬人。既入寺(金沙寺),与夫指所间道(由玉女潭行)者,虎穴也。不寒而栗。坐寄公(真骥)房,礼故讲师珂公(圆珂)墓。幼元许为造塔。余作铭。汤沐罢入舟。”
“蜀山折而东二十里,曰湖洑。记得孙尚书尺牍中作湖务。宋时置务于此。-------地多虎。虎白昼噬人。暴甚。一岁中死者几二千指近虎妖也。余同吴幼元来游。先三日,射杀一虎。巡检藏其皮,俟县官(令梁铨)入计还,受赏格。肉作醢售之,饲小儿,能稀痘。”
“金沙寺在湖洑东南一里,唐陆希声旧宅。今尚在读易台。-----绕寺竹竿可数万个。弘、正间诸(僧侣)嗜酒,悉卖寺田。--------寺中岳武穆驻师时题壁,后为岳氏子孙取去。(居宜兴县城东北唐门村)。”
徐鳌润正是以弘治、正德年间,金沙寺实以空废,僧人离去,查证出吴仕不可能在金沙寺读书。
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宋伯胤先生又从“紫砂史”的角度引出了另一部分,见《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全集·明清紫砂知史》(428页)。宋伯胤先生说:“疏中写的蜀山陶业一段,虽然没有提到紫砂二字,但其内容实际上无疑是一页最早的紫砂陶史。现将全文抄出:
“蜀山在城东四十五里。
“蜀山黄黑二土,皆可陶。陶者穴火负山而居,累累如鬼窟。以黄土为胚,黑土傅之。作沽瓴、药胪、釜、鬲、盘、盂、敦、甑之属,鬻于四方,利最博。近复出一种似均州者,获直稍高,故土价涌贵,晦逾三十千。-------陶者甬东人,非土著也。”
宋伯胤先生从《荆溪疏》中看到四条信息,一是王稺登游历了金沙寺,却没有提到“供春”事。二是他看到蜀山的许多产品,但没有提到“壶”。三是制陶者是“宁波人”,并非本地人。其四,黄黑二土的成型工艺,则是蜀山当时的制陶实录。
同时,宋伯胤先生也提出“沽瓴”,古人称之为较粗的瓶子,也可用于盛茶。
由徐鳌润、宋伯胤二位先贤的解读,王稺登《荆溪疏》是研究紫砂史的重要资料。此文比许次纾的《茶疏》还早14年。
                          杨世明于2013年10月28日星期一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屠隆《茶说》
屠隆(1541——1605)是明代戏剧家、文学家。他作为作家接触广、视野宽,且著作多。
明万历年18年即1590年作的《茶说》,在《藏茶》一章记载:“------又买宜兴新制大罂,可容茶十斤以上,洗净焙干所用-------用时以新燥宜兴小瓶取出,约可受四五两”。又在《择器》一章里说:“------金银为优,贫贱者不能具,则瓷石有足取焉-----无釉瓦瓶,渗水而且有土气,用以炼火饮之,逾时恶气缠口而不得去,亦不必与猥人俗辈言也。”他还写了以谈家俱为主的《考槃余事》。在这部书中,他记载了文房用品多达40余件,其中介绍了紫砂茶罐。在卷三的《茶笺》中有:紫砂茶罐“宽大厚实者,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屠龙的两部著作距正德年相距近百年,从书上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明:其一说明在那百余年间是泡茶法、点茶法、煎茶法并行。三法并行时,金银铜锡瓷壶也是并用,且以金银铜锡瓷壶为主、为高。其二对紫砂茶罐评价很高,说明泡茶法带来了储茶方法的变化。其三还说明紫砂茶罐已成为“文房用品”,在他的眼里比紫砂壶的地位还高。看来屠隆很富有,其时他用的可能是金银铜锡瓷茶壶。若屠隆所说“无釉瓦瓶”是紫砂壶,也只是作烧水罐。
屠隆的著作谈了砂壶羞于茶叶罐的故事,但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贮芽茶乃久久如新,而不减香气”。
                        杨世明20131110日星期日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许次纾与许然明先生《茶疏》
《茶疏》,许次纾作于1597年。许次纾,字然明,钱塘人。生年不详,明万历32年(1604年)谢世。其去世后有朋友代他出版。在茶文化史上有“明代的陆羽”之誉。
《茶疏》其中有一段专讲了紫砂茶具。
《茶疏·瓯注》: 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宣城嘉靖,俱有名窑,近日仿造,间亦可用。次用真正回青,必拣圆整。勿用[上“此”下“口口”]窳。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上品真锡,力大不减,慎勿杂以黑铅。虽可清水,却能夺味。其次户外有油瓷壶亦可,必如柴、汝、宣、成之类,然后为佳。然滚水骤浇,旧瓷易裂可惜也。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往时龚春茶壶,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随手造作,颇极精工,顾烧时必须火力极足,方可出窑。然火候少过,壶又多碎坏者,以是益加贵重。火力不到者,如以生砂注水,土气满鼻,不中用也。较之锡器,尚减三分。砂,性微渗,又不用油(釉),香不窜发,易冷易馊,仅堪供玩耳。其余细砂及造自他匠手者,质恶制劣,尤有土气,绝能败味,勿用勿用。”(陈眉公订正,《宝颜堂秘笈》本。见《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428页之“知史”)
南京博物院院副院长宋伯胤先生评价此文说:“这段记录,虽然只有短短155字(从‘近日饶州所造,极不堪用’起),但在紫砂陶史上却是一篇重要文献。因为他立足于制作工艺,涉及到科学技术方面较多,且脱稿比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篇》早20年。可以看出,许次纾对于紫砂土性能及其成型与火候的观察和研究,确有独到之处。
“特别是他的着眼点一直放在‘用’字上。人们之所以喜爱紫砂,就是看中它的不渗水、不透气、不串香、不败味。同时,许次纾虽然提到供春,但其着力是在写时大彬。他用了‘近日’、‘时人’四个字表示时间的状语,意在说明他是和时大彬同时生活着,而且他写出的也是当时的见闻。因此,许次纾写出的时大彬壶是用‘粗砂’制成,‘火力极足’,‘无土气’、‘香不发’等等,都可以作为我们现在鉴赏收藏时大彬作品的几个依据。“(见《中国紫砂收藏鉴赏全集·知史》428页)
我曾有一篇专论许次纾《茶疏》的价值——《万泉佳茗访陆羽   一壶好茶问次纾——试论《茶疏》的历史价值》。
                             杨世明于20131029日星期二整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乐僧帽壶早于供春壶百余年
僧帽壶从元代起,就以造型雅致,倍受推崇。永乐朝僧帽壶以甜白釉为主,今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有永乐甜白釉圈足饰莲瓣纹、主纹饰,为缠枝莲托吉祥纹之同类器。
这款“甜白釉僧帽壶”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一侧有流,前伸似鸭嘴状。另一侧有宽带形曲柄,壶柄上下两端均作如意云头形,以台阶状曲线构成宽边僧帽式口沿,壶口后部有小圆系,可与壶盖结绳相连。器身暗刻梵文吉祥语一周,意为“昼吉祥,夜吉祥,正午吉祥,昼夜吉祥,三宝吉祥”。底为暗刻“永乐年制”四字款,为永乐唯一标准款制。
它也与西藏博物馆所藏永乐甜白僧帽壶器型一致,而外围所刻梵文又与该馆所藏的另一只宣德青花僧帽壶相同。整体造型轻盈秀美,通体及足内均施莹润的甜白釉,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甜白瓷是在元代枢府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永乐白瓷色调恬静柔润,在视觉上给人以“甜”的感觉,故称“甜白瓷”。明代黄一正所撰《事物绀珠》中载有“永乐、宣德二窑内府烧造,以鬃眼甜白为常”之句,此后“甜白”称谓沿用至今。甜白釉为永乐皇帝最喜爱的色釉,极负盛名,世间藏者无不好逑。《明太宗实录》永乐四年十月丁未条记:“回回结牙思进玉碗,上不受,命礼部赐钞遣还。谓尚书郑赐曰:‘朕朝夕所用中国瓷器,洁素莹然,甚适于心,不必此也。况此物今府库亦有之,但朕自不用。”由此可见,永乐皇帝对白瓷情有独锺,终日不舍。
元明二代“僧帽壶”传世精品不少,永乐景德镇生产“僧帽壶”时,宜兴“羊角山窑”也在制作“紫砂六方茶壶”,早于正德年吴仕设计紫砂泡茶“供春壶式”百余年,为后来者时大彬等人的学习样板。
杨世明于20131111日星期一整理

发表于 2013-12-13 11: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很深,好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5 10: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世明 于 2013-12-15 10:55 编辑

从一幅画和五款壶说起
      明代画家丁云鹏创作的《玉川品茶图》上有五款样式不一的壶,卢仝凝视的紫红色横把烧水壶,长须老者手提取水的紫色将军罐式提梁壶,卢仝身后有三款壶、一个茶叶罐。三款壶中最前面的像似白色平盖汤婆壶,后面一组壶、罐,小一点似为白色圆珠壶,大的似紫色将军罐形提梁壶。
      这幅画和五款壶能告诉我们什么?
      丁云鹏(1547—1628年),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安徽休宁人。明代画家,善长人物、佛像、山水画。《玉川品茶图》描绘了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画中卢仝坐蕉林修篁下,手执团扇,目视茶炉,正聚精会神候火煮汤,图下一长须仆提壶而行,似是汲泉而来,左边一赤脚婢,双手捧果盘而来。画面人物神态生动,描绘出了煮泉品茗的真实情景。据故宫博物院杨仁恺主编《中国书画》查证,画是万历四十年(1612)在虎丘为陈眉公而作。
       1607年许次纾《茶疏》出版,1609年时大彬为陈继儒制作“白泥瓜棱壶”(见韩其楼《紫砂壶全书》29页,壶底款:品外居士清赏,巳酉重九大彬),现收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1912年丁云鹏在离宜兴不远的苏州为陈继儒创作了《玉川品茶图》。从许次纾对供春、时大彬的赞扬,从陈继儒等对时大彬“变大壶为小壶”的建议,从画上所画的形制、色彩,似可以推测这五款壶都是“紫砂壶”,壶有白泥,也是紫泥。
       《玉川品茶图》虽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意为内容,着眼于烧水煮汤的情节,但此画已没有突出描写唐宋时“斗茶”的视觉中心“茶盏”,而是刻画了不同功能的“壶”,取水壶、煮汤壶和数量颇大、款式不一的茶壶,那茶壶可能已是今天“讲究一茶一壶”的先声吧!
      现在能找到丁云鹏的茶画,有几幅的构图有相似之处,其壶的数量、款式,也有相像之处。似在告诉我们:重视煮汤火候、注重一壶一茶;紫砂茶壶盛行,大壶小壶竟辉,可能是1612年“时大彬时代”文人茶事生活的基本特点吧!
                                                                         杨世明读丁云鹏茶画记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丁云鹏煮茶图(1).jpg
丁云鹏煮茶图(2).jpg
玉川煮茶图.jpg
发表于 2013-12-21 09: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 10: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3 02:11 , Processed in 1.40422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