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12|回复: 23

陈用卿是何时人——兼谈其“第一壶铭”创作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12-2 15: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世明 于 2013-12-2 15:28 编辑

陈用卿是何时人
——兼谈其“第一壶铭”创作
陈用卿是何时人?一般的书上都说他是明天启至崇祯年间人,原籍江西。
近年来,出土和出现了几款陈用卿壶身带有铭文、落款的紫砂壶,连同文献上记载的梳理如下:
2010年河南紫砂艺术节现身一款陈用卿美人肩紫砂壶,壶身镌刻“月明林下美人来,丁卯年,用卿”,其后嘉德公司将其拍出210万的高价。丁卯年是1627年天启七年。其形制和1974年河北正定县北圣板村清顺治七年梁维本墓出土的“陈用卿制款圆壶”很相似,只是正定出土的壶有短颈。梁维本,字立甫,清顺治五年(1648)授礼科给事中,卒于顺治七年。
《阳羡砂壶图考别传》著录陈用卿有二器:一为蔡啸篪藏紫砂具,淡墨色,身圆,上镌“秋水共长天一色,丁卯用卿”计十一字。二为蔡寒琼藏深紫色大壶一持,造工朴拙,上镌“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用卿”十二字,书法在行草之间。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弦纹金钱如意壶”,壶身落款“茶香引故人,丁丑年,用卿”。丁丑年为崇祯十年1637年。
2013年无锡杨先生经无锡博物馆鉴定的一把壶,其壶身铭文、落款:“三新江兮水,丙子年,用卿”丙子年为1636年崇祯九年。
从时间而言,这几枚壶最早是丁卯年,即1627年天启七年,最晚是1637年,即丁丑年崇祯十年。河北正定的梁维本死于顺治七年,家人将其爱物陈用卿的紫砂壶入土陪葬,事情发生在1650年。
天启元年是1621年,到崇祯末年为1644年,其间仅为23年。一般都说陈用卿是“天启至崇祯”年间人,生卒纪年不详,从以上作品和制作时间看,1627年到1637年的十年间,陈用卿很活跃,应是日正中天的气象,由此看陈用卿仅仅生活了23个岁月,如此活跃,如此成就,似不可能。陈用卿若为天启元年(1621年)生,1627年制壶年方6岁,又制壶又陶刻,那真是神童了。
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写作于1644年(甲申)农历四月至1645年农历八月他被清兵杀害之间(我有考证文字,《壶中天地》已刊发)。周高起在《雅流》一节(见《紫砂古籍今译》6页)里对于陈用卿写到:“陈用卿,与时同工,而年技俱后。负力尚气,尝挂吏议,在缧绁中。俗名陈三呆子,式尚工致,如莲子、汤婆、钵盂、圆珠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饬。款仿钟太傅贴意,落墨拙,落刀工。”周高起在介绍陈用卿之后,就记述了“沈君用于甲申四月夭”。若陈用卿仅仅活了23岁,且又去世于周高起之前的崇祯末年,也会如对沈君用“早夭”而惋惜。可周高起并没有说及其生死,此时陈用卿应健在。河北正定出土的顺治七年入土陪葬的陈用卿壶,似亦可作为他健在的参考。
若以1644年时陈用卿50岁,并活到60岁计,陈用卿应是万历22年(1594)左右,至顺治11年(1654年)左右人,他与时大彬(约1575——1661)几乎同时,只是比时大彬小了20岁左右。若此,周高起所说“与时同工,而年技俱后”,应是与时大彬相比的。过去对“与时同工”一句有两解,一说其与蒋时英一样制壶,一说其与时大彬一样制壶,只是年纪和技艺都不如后者。
由此,我们似可推测陈用卿大致是万历22年(1594)至顺治11年(1654)之间的人。若此,陈用卿的生时比“天启年”说上推了27年。此论,只能是大概眉目,至于具体的生卒纪年,仍需待更为具体的实物和史料。
紫砂壶壶身之上,陶刻壶铭和落款,是“文人壶”的第一个鲜明特征。若此,从以上实物和文献看,陈用卿早在1627年就把时大彬的壶底刻款之法,转变到了壶身之上,并创作了壶铭。周高起对他的制壶、书法和陶刻作了高度的评价:“诸制,不规而圆,已极妍饬。款仿钟太傅贴意,落墨拙,落刀工”,其壶不用规矩就做得圆润,极尽研美;其刻款仿钟繇书体,落墨掘朴而用刀工整。辞赋大家吴梅鼎于1654年(顺治11年)创作的《阳羡茗壶赋》中评说了七个名家,若时大彬等,其中二次说到陈用卿,并评价其“尚彼浑成,佥曰用卿醇饬”。吴梅鼎的评说也似可作陈用卿于清初仍在制壶的联想。
文人壶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有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从现有实物和文献看,陈用卿在1627年至1637年的十年间,创作了很多壶铭,其中1627年的“月明林下美人来”应是第一声,应是“文人壶”首创的象征,比1813年陈曼生组织壶铭创作团队早186年。何来陈曼生是“文人壶”的首创者?
                  
杨世明于《金岛山寺》2013121日星期日
附照片:
1.1974年河北正定出土清顺治七年陈用卿壶
2.2010年河南紫砂艺术节出现的“丁卯年(1627)”陈用卿壶。
3.。香港茶壶文物馆藏“丁丑年(1637)”陈用卿壶。
4.2013年无锡杨先生藏“丙子年(1636)”陈用卿壶。
无锡杨先生藏壶.jpg
弦纹金钱如意壶·陈用卿.jpg
月明林下美人来,丁卯年。用卿.jpg
1974年河北正定出土陈用卿壶.jpg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3-12-2 21: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壶圣 于 2013-12-18 15:34 编辑

           谢谢杨老师的资料分享 ! 其实宜兴紫砂壶上出现诗句的文人壶早在唐晚宋初就有 ,笔者见过一个有唐宋风格的紫砂壶 ,盖底无釉 , 壶身外面上底釉 ,然后用漆作装饰和写唐诗 ,壶底有支烧点三个 ,笔者也见过在底部出现支烧点的景德镇窑白瓷瓷器 ,其年代最早应该是唐晚公元870年至五代907年前后 ,北宋官窑 ,汝窑器底有支烧点大家都懂 ,但在元代及以后瓷器底部有支烧点的就见不到了 ,所以当时紫砂也受到瓷器烧制工艺的影响在壶底也出现过支烧点 ,这说明壶底有支烧点的壶可能出现在唐晚至北宋这段时间 ,根据笔者见到过一把有支烧点的壶有文人的诗句 ,这说明文人壶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了 ,而不是曼生开创文人壶的先河  。

下图是唐宋时期紫砂壶壶底支烧点图仅供参考 !

DSC0181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3 07: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壶圣 发表于 2013-12-2 21:20
谢谢杨老师的资料分享 ! 其实壶上出现诗句的文人壶早在唐晚宋初就 ...

谢谢!
长沙窑的茶壶上早就有了“书与画”!
仅有600年历史的紫砂壶艺为什么发展很快,一是茶的普及,二是中华文化到明代可继承的太多太丰富!
时大彬的壶底落款、陈用卿的壶身刻铭,只是把瓷壶的技艺“借鉴”到紫砂陶上罢了!
但作为紫砂史也应该把借鉴的先后“梳理”出来。
此问题为什么需探讨?因为,宜兴的主流人物很不负责地把“陈曼生的所谓曼生壶”推到了“首创"、推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
我们共同学习、探讨!
祝好
发表于 2013-12-3 19:4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壶圣 发表于 2013-12-2 21:20
谢谢杨老师的资料分享 ! 其实宜兴紫砂壶上出现诗句的文人壶早在唐 ...

        从这个有支烧点的紫砂壶壶底来分析 ,发现宜兴紫砂壶从开始始创到现在足以证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可是这个事实总是不能也不会让人接受 ,不知要等几代人的论证才会被人接受  ? 也许主要是壶在谁的手里有关 ,如果壶在权威人士手里 ,在出书时加以小小一提 ,再加以一段文字论证,这个事实不会过几年就会被公认 ,如果壶在一般的收藏家手里 ,那些权威人士将嫉妒别人拥有自己不能拥有的壶 ,永远将不会把这个事实公布于众  。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08: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壶圣 发表于 2013-12-3 19:40
从这个有支烧点的紫砂壶壶底来分析 ,发现宜兴紫砂壶从开始始创到现在足以证明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

谢谢您的壶!
壶上有陶刻,早有文字记载,元代”便有,只是由于只有文字,没有实物,难以深究。
您现有实物,能否把壶的照片发上,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历史是由权威写的,但只要有根据,“不是权威的组合”就会化为“权威”。例如,我提出朱元璋的废团茶以及“供春壶式前期”的问题,宜兴的不少权威也接受了。
著名紫砂人潘持平先生讲“现在壶友的研究,比我们该研究的人深多了!”这话是对我说的,很能说明“不权威的组合”会转换为权威。
某些权威,弄不好就是进步的拌脚石!
我们这些玩家“共同努力”。
谢谢
发表于 2013-12-4 13: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世明 发表于 2013-12-4 08:09
谢谢您的壶!
壶上有陶刻,早有文字记载,元代”便有,只是由于只有文字,没有实物,难以深究。
您现有 ...

谢杨兄的研究精神 ,已发短信 ,请你查收 。
发表于 2013-12-4 13: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4 20: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探讨研究有帮助,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2-4 22: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感谢。
发表于 2013-12-5 00: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炉壶也是用卿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07: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诸位关心这个话题!
发表于 2013-12-6 17: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世明 发表于 2013-12-4 08:09
谢谢您的壶!
壶上有陶刻,早有文字记载,元代”便有,只是由于只有文字,没有实物,难以深究。
您现有 ...

谢杨兄的研究精神 ,已发短信 ,请你查收
发表于 2013-12-7 21: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4.。2013年无锡杨先生藏“丙子年(1636)”陈用卿壶。是否可断真人真作呢?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09: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鹭见雪 发表于 2013-12-7 21:56
请教,4.。2013年无锡杨先生藏“丙子年(1636)”陈用卿壶。是否可断真人真作呢?

前几日,壶迷网打不开,迟复为晚请见谅!
无锡杨先生的壶由无锡博物馆鉴定,我没有见到原物,不敢乱说。
从讨论问题的角度说,即使它是假的,并不影响问题的探讨,因为,1637年的壶是经考证,并经拍卖。
我想从1627年左右到1637年左右,当时陈用卿创作壶铭比较多的时光!陈用卿的作品可能还会出现,陈用卿的壶铭出现越多,越说明陈用卿对文人壶的贡献,也越说明文人壶是个发展过程,陈曼生不是“首创者”也会越清晰!
谢谢关心这一话题!
发表于 2013-12-13 23:5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杨世明 发表于 2013-12-13 09:12
前几日,壶迷网打不开,迟复为晚请见谅!
无锡杨先生的壶由无锡博物馆鉴定,我没有见到原物,不敢乱说。 ...

受教杨先生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3 02:14 , Processed in 1.319839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