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滇制茶日记之19 不让自己失望
许多人了解大滇团队制茶的艰辛,也有许多人质疑是否只是宣传。所以问题都归结到这一点,为何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制茶?
我用几个理由来回答:
第一 成本问题。
缩减供应链,降低成本。
第二 保证质量
到茶山,收毛茶,现在并不是一个靠谱的方式。即便收鲜叶都还有种种缺陷。我们只能亲力亲为,在茶山蹲守。去茶山一日游,就收购几百公斤、几吨茶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要么亲自蹲守,要么跟可靠的合作伙伴协助。这些合作伙伴相对固定,但也一直在淘汰中,稍有质量问题,即断交、不相来往。跟大滇号合作,好处是不会欠款、价格上不会压价,坏处就是质量要求要高出市场,价格要跟市场一样或者略低。
的确,换一种轻松的方式也能制茶,真正让制茶成为一种享受,呼朋唤友、游山玩水,豪放地一掷千金,在茶山赢来一片掌声。
在深夜里,我扪心自问:这是我想要的吗?我为谁制茶?我为何活着?知道我的人都清楚,我的一切行为,追求效率最高。效率最高是我的信念。把每一分钱用到最恰当,最值得,是MBA应该有的基本素质。至于数额大小,是其次的。一分钱用在无用的地方都是浪费,一千万花在值得的地方也可立刻决定。这一点,同样体现在对时间的态度上。如果我一天走了正常人3天的路程,完成了正常人三天的工作,我的效率系数就是3.0.
为谁辛苦为谁忙?为了自己。人生没有重来,我不能让自己对自己失望。如果是为了别人制茶,我怕被别人说是矫情。事实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他人认为可以的产品,也许及格都达不到。品质达到了,价格过高,不值;品质达不到,价格再低也不值。如果一片茶制作前就认为不值,那又何必制作?在品质和价格之间,我不见得能找到最优的选择,但可以在一个区间范围内,获得较优的结果。这是我不断追究最佳结果获得的优化区间。这个标准,在我心里。
每一片茶,展示的是我的人生历史,我的人生态度。没有完美,但一直在进步。记录着人生没有虚度。我怕从茶饼里读出沮丧、后悔、颓废,我怕若干年后羞于面对自己。
每天凌晨,反省自己后再休息。让自己的内心宁静,只有一种方式。这一天没有虚度,这一天有所收获。虚度的感觉会让内心无比空虚,一事无成会让自己沮丧。
奔跑吧,大滇。只有这样,在未来遇见现在的自己,你敢对自己说:这一生,无憾!
PS: 这几天生病,许多滇粉微信留言:老吴,珍惜身体,我们还需要未来的你。言之中肯,生活中的确应该张弛有度。春茶结束后,会有一段休息时间。最后冲刺,春茶即将结束。
大滇飞扬于2014年4月14日凌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