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27|回复: 9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7-1-22 08: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面素心录(续)

王 点
  紫砂盆的收藏不同时代,按藏者的喜好和对盆用途的不同,各有所侧重。
  六十年代以前,好盆者多为藏、用两兼,更偏重实用。得一古盆后,想得多的是盆与树的结合是否完美,所以更喜欢没有文饰的素盆,这种盆造型庄重,线条挺括,色彩偏暗,它们中的精品多为清中期以前的盆。用这种盆配上古树名木,更显古朴、稳重,没有喧宾夺主的感觉。
  在七十年代以后,好盆者则是以藏为主。大多数有古盆者都将其洗净,配以锦盒而藏之,想得多的是价值如何,极少有人用古盆去种花养草。所以更喜欢盆面有刻画、堆花的花饰盆,如有名人题铭和书画者更是身价大增,这种盆以清晚期和民国时期的为多,其中的精品给人以瑞丽、精致的视觉效果。
  在此拙文中,按花饰盆和素盆两部分介绍给读者。先说家藏中的花饰盆。
  所谓花饰盆,是指采用雕刻、堆花等工艺将名人或制陶者的题铭、书画、篆刻等装饰于盆面的紫砂盆。
  七十年代,家中有一只严独鹤定制送给黄岳渊的紫砂花盆,此盆系竹节形、米黄色,盆面饰有严独鹤的题诗:

  此老真如郭橐驼,柳州不作怨蹉跎。
    养民养树原同术,逃世逃人岂异科。
    抱瓮灌畦机事少,杀鸡留客古心多。
    凭君美话沧桑感,潦倒半陵可奈何。
                             岳渊先生雅政

  严独鹤,原籍浙江桐乡,生于上海,民国初报坛权威,主编《新闻报》的《新园林》、《快活林》等副刊。岳渊是旧上海“黄园”主人黄岳渊,浙江奉化人,园艺界的老前辈,莳菊高手。这件由严独鹤为知交黄岳渊定制并题诗的紫砂盆,由谁制盆、陶刻已记不清。现此盆也已不知去处,如能留至今日当为传世之珍。
  但紫砂盆上的刻铭、书画,也并不全是文人所撰,有不少紫砂艺人也擅长此道。笔者所藏一盂形紫砂盆,就是由“铁画轩”的创办人戴国宝制盆、篆刻的一件珍品。
  此盆系水盂形,紫色,高度5.5厘米,腹径12厘米,口径7.2厘米,底凹并有等距三圆孔,盆面有刻画、钟鼎文装饰,落款为“申江铁画轩主人制并刻”,底有“铁画轩制”圆形印章。整个花盆,器形制作工整,色泽紫而不艳,盆周画面构图简洁,格调高雅,陶刻者刀法娴熟,铁画银钩,画出一老者倚石而读的闲雅情致,神韵兼备,配以古朴的钟鼎铭文,整个画面更显古朴苍劲。(见图1)
  戴国宝是上海“铁画轩陶器公司”的创办人,原是一位刻瓷名手,书法精妙,他擅长以铁针镌刻书画在瓷器之上,故名其公司为铁画轩。该公司成立于民国二年(1913年),当时有不少制陶名家为其制坯,其中有:蒋燕亭、吴耀延、程寿珍、吴云根等。戴国宝去世后由其子戴相明(字莲生)承父业,经营高档紫砂工艺品。
  紫砂盆上的刻铭、书画的装饰除文人定制和制陶人自撰外,更多的是集名人诗句或用画谱、拓本上的诗句和图案来装饰。
  清末制陶艺人王东石(号韵石、苦窳生)所制的一紫砂盆,盆面上用的就是明代书画家倪元璐(号鸿宝、浙江上虞人)的诗句和画竹。
  此盆盆口呈腰圆形,直边,高13.5厘米、口径28×18.5厘米,平底上有对称的二个半月眼,底边有“东石”两字的刻款。盆面饰数枝清竹并题诗一首:

    食肉即瘦,看竹即肥,
    吾性异人,写此救饥
                   元璐画于澹竹轩(见图2)
  另一只紫砂盆,虽没有制陶人的落款,但用于装饰盆面的却是可谓妇孺皆知的“吴门四大家”中唐伯虎的诗句:

    经春为尔添新债
    开费清尊落费诗
                      唐寅

  此盆形制与上面王东石做的盆几乎一样,但尺寸小了许多。这两只盆从形制、砂质和纹饰上来看都应为清中后期的作品,后一只盆虽没有制陶人的落款,从工手上看绝非一般工匠所制。该盆用砂细腻,器形十分工整,且整个盆的包浆极好,可想而知原主人对此盆十分珍惜。笔者以为此盆当算得上紫砂盆中精品(见图3)。
  另有一些民国时期著名店号和刻陶名匠所制盆,它们形制各异,纹饰不同,有自书自画,有仿古摹刻,还有不少用的是清代著名学者冯云鹏(南通人)所著《金石索》上的拓本。
  签筒盆 签筒盆是用来栽种悬崖式盆景的瘦高形花盆见图4。此盆为四方签筒形,盆高34.5厘米,口边10.5厘米,底边9.5厘米,用砂细腻,色青,四面均有纹饰,一对面分别为香梅与清竹,而另两面则是制陶者的刻铭。其中一面为草书“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落款为“南山一叶轩主人草”。一叶轩主人是宜兴名店陈鼎和的店主陈元明,制陶后常自刻铭文。另一面是篆书“观花非禁”,落的是干支款“庚辰季春之吉”
  瓶形盆 瓶形盆是访雪道人所制的一只盆见图5。外形与花瓶无异,但底有两笔杆孔,用的是“汉钱式”拓本和山水图案作纹饰。访雪道人是谁,笔者疑是铁画轩主人戴国宝。
  帽筒形盆 此盆高27.5厘米,口径13.5厘米见图6。盆面用的是“祖云居饷石刻”的拓本,同样录自《金石索》一书,落款为“岩如主人摹古于半山轩之南窗下”。底有双孔,中为陈鼎和圆形章款。陈鼎和是一紫砂陶器店名,由陈元明创办于民国五年(1916),在上海、宜兴均有分店。
  蒲包束口盆 是一只仿古盆。蒲包束口是清中后期典型的样式,因著名制陶人爱闲老人最擅做此样式,故园艺界称之为“爱老盆”。此盆是利永公司所制,底有“利永制”方形章款。利永公司是民国时期经营紫砂器的著名店号,其所制各式砂壶、杯、碟曾在1926年费城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此盆盆面饰有仿爱闲老人的刻铭:

  古云尺幅千里,此画家之玄机,今拳石寸树,有别一洞天之致,千邱万壑之形,不知对此能令人置身物外否。
                  爱闲老人制

  马槽盆 马槽形花盆以素盆为主,适宜栽种各式树桩盆景,在各种形制的花盆中,它占的比例最大。此盆色红(俗称大红袍)、折边、盆肚微突,两面均有纹饰。一面为隶书“玉面婵娟”,落干支款“丁丑年夏”。另一面行书“折花欲有赠,香露沾罗衣”,落款为“北岩氏刻”见图7,北岩氏为何人名号不详。
  石鼓盆  为一只无制陶人和刻陶者落款的圆盆,见图8。因此盆为鼓形,又用石鼓文拓片作纹饰,所以笔者为其取名为“石鼓盆”。此盆高16厘米,盆口直径18厘米,平口、直边,中间微突。刻铭整体章法平实,将石鼓文“意朴而气静,古茂而雄秀”的意境跃然而出。
  郭沫若所著的《石鼓文研究》一书曾提及“顾氏石鼓砚”,并在“原文之复原及其考释”一节中,将其作为“绝好之参证”,可见刻有石鼓文的“顾氏石鼓砚”之珍贵。据马叙伦《石鼓文疏记》载,石鼓文“原文应为650字,然则现在第八鼓却无一字,九只鼓仅存300余字”。经查阅对照,这只石鼓盆上用的拓片是第八鼓“銮车”,共46字(最早的拓片是53字)。笔者由此猜想,此形制的盆应是一套十只,纹饰第一只用的应是石鼓文中第一鼓“沔”的拓片,第十只用的应是最后一鼓“吴人”的拓片,并且这两只盆上应有制陶人和刻陶者的落款。可以想象如将十只石鼓盆放在一起时,那紫砂浓郁的古典意韵和强烈的造型美感将给人怎样的震撼。若以后有幸能得到或看到其余诸盆,可谓平生一幸事。
以上介绍的是家藏中花饰盆的一部分,因藏盆者大大少于藏壶者,所以对紫砂盆也鲜有深入研究者。笔者从小受家父影响,虽对古盆有一些感性认识,但一直未有机会深入探究,仅能对其作一简介,还望有识者不吝赐教。

帖子的最近访客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还想续写素盆编,但一直未能尽下心来,容后再续.各位见谅!
发表于 2007-1-22 08: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P>
<>盼能拜读到兄更多的大作!!!</P>
发表于 2007-1-22 15:0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 15: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7-1-22 15:07:49的发言:[BR]好文!学习了!

李兄见笑了,盼能多提出批评,多提供资料.谢谢!
发表于 2007-1-22 17: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7-1-22 22: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P>
发表于 2007-1-29 09: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再加以图片说明那就更加完美了~
发表于 2011-7-18 11: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十年代,家中有一只严独鹤定制送给黄岳渊的紫砂花盆,此盆系竹节形、米黄色,盆面饰有严独鹤的题诗:   此老真如郭橐驼,柳州不作怨蹉跎。 养民养树原同术,逃世逃人岂异科。 抱瓮灌畦机事少,杀鸡留客古心多。 凭君美话沧桑感,潦倒半陵可奈何。 岳渊先生雅政   严独鹤,原籍浙江桐乡,生于上海,民国初报坛权威,主编《新闻报》的《新园林》、《快活林》等副刊。岳渊是旧上海“黄园”主人黄岳渊,浙江奉化人,园艺界的老前辈,莳菊高手。这件由严独鹤为知交黄岳渊定制并题诗的紫砂盆,由谁制盆、陶刻已记不清。现此盆也已不知去处,如能留至今日当为传世之珍。 <br/><br/>王兄,您好:您说的可是此盆?现在我手!请鉴赏!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2002年应南通博物苑苑刊约槁的拙作(二)
<br/>
发表于 2012-3-14 22:3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4:33 , Processed in 1.21865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