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福哥

[讨论]貼一把"惠孟臣"真跡..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7-4-20 20: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独孤求败[/I]在2007-4-20 20:37:44的发言:[BR]惠孟臣真迹还是等惠孟臣老人家活过来自己说才好拉。[/QUOTE
这样的言论有失共学.请问来论坛干什么!
发表于 2007-4-20 22: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着!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0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7-4-20 13:30:19的发言:[BR]<>
镇江明墓出土孟臣小壶.</P>

這把壺的胎土真是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21 00: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7-4-20 20:07:43的发言:[BR]
如福哥所說孟臣朱泥跟紫砂出現比例是一半一半!但相對小品而言,中壺及大壺相對稀少。孟臣年代自明天啟過渡至清初,個人解讀可能與其技藝的精進由初期大壺漸漸轉變成小壺所致!

同意藏壺兄的見解,....惠孟臣製,中壺及大壺相對稀少,
但朱泥小壺的盛行,應與朱泥胎製大壺不易成形,及南方飲茶習性等影響有關,
发表于 2007-5-31 02: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兄的那把真迹可能性较大,此壶我有幸上过手首先泥料到代做工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高水准.虽然有些细节上较随意了点但整体给人一种古典美.精品
发表于 2007-6-1 1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哥的求真精神值得敬佩
发表于 2007-6-1 14: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夫子[/I]在2007-6-1 11:55:54的发言:[BR]福哥的求真精神值得敬佩

支持!!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8: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見到此冷帖浮上來了,原本以為這帖在壺迷論壇就此沉入大海了,...</P>
<>個人以為「惠孟臣」在宜興窯壺系的歷史地位非同小可,重要性不在時大彬之下,</P>
<>很有研究價值,可惜能供為研究的素材甚少,</P>
<>能被公認為惠孟臣真跡者,比大彬壺更為罕見,</P>
<>此帖只能算是拋磚引玉,期盼更多人的參與討論,或能提供更詳實的資料,...</P>
发表于 2007-6-1 19: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呀!学习了。
发表于 2007-6-2 14: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福哥[/I]在2007-6-1 18:40:06的发言:[BR]<>又見到此冷帖浮上來了,原本以為這帖在壺迷論壇就此沉入大海了,...</P><>個人以為「惠孟臣」在宜興窯壺系的歷史地位非同小可,重要性不在時大彬之下,</P><>很有研究價值,可惜能供為研究的素材甚少,</P><>能被公認為惠孟臣真跡者,比大彬壺更為罕見,</P><>此帖只能算是拋磚引玉,期盼更多人的參與討論,或能提供更詳實的資料,...</P>


QU[/OTE]
赞同
 楼主| 发表于 2007-6-2 16: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7-4-20 20:07:43的发言:[BR]手邊資料少,只能補充點圖片!


這把也是朱泥小品,如福哥所說孟臣朱泥跟紫砂出現比例是一半一半!但相對小品而言,中壺及大壺相對稀少。孟臣年代自明天啟過渡至清初,個人解讀可能與其技藝的精進由初期大壺漸漸轉變成小壺所致!

甚是贊同藏壺兄弟此見解,...
這也是為什麼《陽羨砂壺圖考》會說「惠孟臣制壺,大壺渾樸,小壺工致....」的原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27 13:20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