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紫砂壶的命名以象形、寓意的形式居多,如竹节壶,形如竹节寓意高风亮节、节节高升;莲子壶,形如莲蓬,寓意出淤泥而不染、子孙满堂;鱼化龙壶,有鱼有龙,寓意有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寓意要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对于汉君壶而言,不论是书籍还是网络,都对其名称避而不谈,更有甚者简单以字面意思理解为“汉代之君子”。紫砂壶中与人物相关的命名并不少见,如西施壶、美人壶、寿星壶等,仍是以象形、寓意的形式为主。西施美在乳、美人名于肩、寿星的特点当然是聪明的大脑门儿,西施壶、美人壶、寿星壶就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把美丽、健康、长寿的寓意传递而来。再看汉君壶的形式:桥纽嵌盖,壶身扁圆,大口斜肩,直壁收腹,三弯流,扁圆耳,平底。用那一个方面形容人物也不贴切,更不用说形容君子,寓意更是无从谈起。 我之拙见:“君”应该 由“钧”演化而来,在古代钧的意思很多,一是由重量单位到量物的工具,因此借为评量人才之意,二是由制陶器所用的转轮,借喻培养造就人材。《汉书》中有“陶家名模下圆转者为钧”的记载。《汉书·贾谊传》有“大钧播物”的说法。三是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 钧安。钧鉴等。所以“汉君壶”若为“汉钧壶”就从象形、寓意两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解释了,形如砣似盘,寓有考量、造就人才之意,如师如长般让人尊敬。 至于为什么是汉钧、不是唐钧、宋钧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想大概是因为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在科技文化等领域亦颇有成就,很多东西就是在当时定型定性的缘故吧?紫砂壶中还有汉铎壶,形似大钟,有警钟长鸣的寓意。 另外,紫砂壶名中通用字的情况也并不少见,如仿古壶中的“古”是由“鼓”而来这已经被多数人认可。是仿照大鼓的外形制作的一款圆形壶,缘与古人对鼓的喜爱和尊崇,《周易》"鼓之舞之以尽神"的记述可知,早在商周时代不仅出现了原始的鼓舞形式,已成为鼓舞、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仿古壶传递的就是鼓是精神的象征、力量的表现,和古代无关。
“其实汉君为汉钧,汉钧才是真君子”。我之拙见,敬请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