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雷雷

小弟也上一把程寿珍的掇球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4-23 21: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請看壺蓋緣的線條是否修得整齊俐落,有時所謂的名家,其過人之處就在於在細節上更工整更無暇疵.</P>
<>此壺年代不對,就不用再爭議了.</P>
发表于 2006-4-23 22: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補充一下我的對鑑定的看法:</P>
<>土胎是否符合,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土不對,什麼都不用談.</P>
<>名家自有名家的過人之處,即使一把壺上完全沒有印款,仍會處處顯露大家風範.款隨人走,而不是人隨款走.</P>
<>印款永遠是最後的補充證據,以款辨真偽,難保不會被行家騙了.款好仿,土質難無綻.</P>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22: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ilojo[/I]在2006-4-23 21:44:40的发言:[BR]<>請看壺蓋緣的線條是否修得整齊俐落,有時所謂的名家,其過人之處就在於在細節上更工整更無暇疵.</P><>此壺年代不對,就不用再爭議了.</P>


年代不对也不代表小弟就此停下而不能再学习呀! 如果论坛都是一句"不是"或"不对", 壶迷们怎样交流? 后辈们又如何学习呢?
如果MILOJO姐能再详细的指出此壶作工的问题, 小弟会更表感激.
发表于 2006-4-23 22: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ilojo[/I]在2006-4-23 22:00:38的发言:[BR]<>補充一下我的對鑑定的看法:</P><>土胎是否符合,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土不對,什麼都不用談.</P><>名家自有名家的過人之處,即使一把壺上完全沒有印款,仍會處處顯露大家風範.款隨人走,而不是人隨款走.</P><>印款永遠是最後的補充證據,以款辨真偽,難保不會被行家騙了.款好仿,土質難無綻.</P>

milojo兄是把土胎放第一位,要我看壶的气韵放第一。
支持“以款辨真偽,難保不會被行家騙了.款好仿。。。。”这样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22:3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4-23 22:24:12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milojo[/I]在2006-4-23 22:00:38的发言:[BR]<>補充一下我的對鑑定的看法:</P><>土胎是否符合,是最重要的關鍵點,土不對,什麼都不用談.</P><>名家自有名家的過人之處,即使一把壺上完全沒有印款,仍會處處顯露大家風範.款隨人走,而不是人隨款走.</P><>印款永遠是最後的補充證據,以款辨真偽,難保不會被行家騙了.款好仿,土質難無綻.</P></div>
milojo兄是把土胎放第一位,要我看壶的气韵放第一。
支持“以款辨真偽,難保不會被行家騙了.款好仿。。。。”这样的说法。


坚决同意.
所以小弟才需MILOJO姐再详细的指出此壶作工的问题,
发表于 2006-4-23 22: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I><FONT color=#61b713 face=Verdana><B>雷雷兄知道</B></FONT>milojo是位女士啊?</I>
 楼主| 发表于 2006-4-23 22: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头象嘛...呵呵.

IilghKB4.gif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23 22:46:43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23 22:4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雷雷[/I]在2006-4-23 22:43:59的发言:[BR]头象嘛...呵呵.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4/200642322463961386.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发表于 2006-4-23 2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壶不说泥料与款识,壶的气与力上和原作先比相差不少!最明显的盖唇线厚且软。。。
发表于 2006-4-23 2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雷雷[/I]在2006-4-23 22:43:59的发言:[BR]头象嘛...呵呵.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4/200642322463961386.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兄是明察秋毫!哈哈!
雷雷兄:细节不说,一楼的壶缺少了寿珍特有的霸气!
发表于 2006-4-24 01: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遠兄說氣韻也是很對的,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美感觀.不是後人隨隨隨便便就能體會的.</P>
<>今天恰好在朋友家看到一把高仿的汪寶根竹塔壺,胎土對少見到仿品的人而言,幾可亂真.我自己看胎土還半信半疑,最後還是從陶刻的畫中確定是仿品.再請教朋友,就處處可見破綻了.</P>
<>我是才疏學淺,不像朋友考證十足,小小的心得是土胎是最關鍵的地方,一招就足夠闖半個江湖.</P>
发表于 2006-4-24 0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雷兄,我手上和朋友都沒有程壽珍的掇球壺,倒是有岩如的,別款的程壽珍壺有兩把,只是我不確定能不能借出來拍照.</P>
<>我自己的基本看法:此壺成形的作工並不難,但不難的才是難,且看您圖中的壺紐,若不是照片上的誤差,是否圓到無暇疵呢?更不用說胎土就已不對了,據此要如何說是程壽珍的做品呢?</P>
<>但且就依胎土確定是現代品為據,借了別人的名是為了什麼?無非是錢一字,若仿者之工直追前人,有必要仿嗎?提供您做個反向思考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6-4-24 2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ilojo[/I]在2006-4-24 1:38:55的发言:[BR]<>雷兄,我手上和朋友都沒有程壽珍的掇球壺,倒是有岩如的,別款的程壽珍壺有兩把,只是我不確定能不能借出來拍照.</P><>我自己的基本看法:此壺成形的作工並不難,但不難的才是難,且看您圖中的壺紐,若不是照片上的誤差,是否圓到無暇疵呢?更不用說胎土就已不對了,據此要如何說是程壽珍的做品呢?</P><>但且就依胎土確定是現代品為據,借了別人的名是為了什麼?無非是錢一字,若仿者之工直追前人,有必要仿嗎?提供您做個反向思考了.</P>

小弟不否认这个是个仿品. 但MILOJO姐先说 "請看壺蓋緣的線條是否修得整齊俐落,有時所謂的名家,其過人之處就在於在細節上更工整更無暇疵" 然后再说 "且看您圖中的壺紐,若不是照片上的誤差,是否圓到無暇疵呢?" 会不会有点矛盾呢?
小弟也不否认仿别人的作品,借别人的名是为了钱, 顾老也曾经在上海作过不少仿品, 作仿有时也是工艺师的必经之路. 买到仿品也是壶迷的学习过程呀!
发表于 2006-4-25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那裏矛盾呢?我提議的兩處,是建議看看其功力是否足夠,可以旁證非程壽珍的製壺.</P>

<>誰都會買到仿品啊!</P>
<>我也錯買過.唯一買時就知道仿品的蛋包壺,也是為了胎土極佳又是我想要的壺型才買的,賣的人也只拿現代壺的價來賣.只是這種情況有多少,又有多少愛壺者的熱情就這樣被矇騙與澆息呢?</P>
<>基本上我不能接受仿品,這是製者的人品問題,雖然民初也有不少名家仿古之作,但流傳到此時的,該算是誰作的?你怎麼知道真的就是那個民初名家作的.倒楣的永遠是消費者.</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6 23:14 , Processed in 1.24800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