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90|回复: 11

[转帖]陳景亮的[朱泥壺的些許事]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5-31 0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篇文章見於1991年1月的「壺中天地」雜誌中。


    朱泥壺是別具一格的宜興壺藝,雖然同屬宜興系列,但不論型制上、泥胎的組
成上、茶藝文化的內容上,和壺藝出現的文化背景上,都與宜興紫砂有所不同和別
具特殊風格的藝術,它的紅潤娟秀是玩家們別以眼光驕寵的,它的精緻細膩是茶家
們掌中的名門閨秀,可輕輕把玩卻不可褻玩的。


    朱泥壺的胎土與陶瓷工程上所稱的紅鋼磚泥,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組成,雖然
它的傳說甜美神秘,雖然它的成型作工都可令您迷惘神醉,但它的泥料卻是人類使
用陶泥中最原始也是使用最多的一類,(例如希臘的古紅泥陶器,中國的紅磚陶俑)
只不過製壺的陶藝家們,為了配製更精細的泥料,將紅磚泥以水洗和沉澱,用筛目
140到160目的筛子水洗筛選成細膩如臘的泥料,而製成細如滑脂的美壺。朱泥壺的
土質一如其他陶土的成份,除了含鋁、含鈣、含石英為其基本組成外,最大的特色
是含鐵量極高,大約可達14%到18%,這也是朱泥壺會成為紅色的主要成因(一
般陶土如果含鐵量4%左右,陶色呈淡黃;7%左右,陶色呈緞泥;10%左右則呈土
黃或淡灰;13%左右呈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蘊藏情況幾乎各地都有,這便是紅磚
為最普遍建材的原因,所以將紅磚泥淘洗筛細便可得到起碼的朱泥了。唯各地的泥
質含鐵量不一,如要得到飽合的色彩,有時必須添加鐵粉(Fe2O3),朱泥的原礦土
大部份是土黃色的,這與未燒的紅磚是黃色的情形一樣,其穩定度很可靠,含火山
堆積岩的土礦會較紅些,但可朔性會稍低一點。朱泥不但細膩而且不含砂質(掺砂
的紅泥不在此論),其可朔性比紫砂優良許多,加工拍製時延展性很強,薄片彎曲時
也不易撕破,所以古來朱泥壺都能表現的精巧細薄,幾乎可達到2mm至1.5mm的厚
度,而未見有紫砂壺能如此表現者。


    朱泥壺藝在傳說的評論中有這麼一句話:「一無名、二思亭、三逸公、四孟臣」,
陸思亭、惠逸公、惠孟臣,雖然留芳百世,其作品神格化於傳說中,而不知其真品
去向,所以後人只能從後代的仿作中追蹤其精神和創意。然而,更有甚多的精品都
未經署名,那些未曾出現名字的陶家在歷史上曾經製作出更多精於名家的們的作品,
所以才會有這麼一句傳說,說是好的壺往往都是沒有署名的,或是沒出名的陶家做
的。由這麼一句傳頌可知當時(清中末期)朱泥壺欣賞和把玩是盛極一時的風氣。


    朱泥壺的燒結火候非常敏感,窯火氣焰會影響色澤的紅潤程度,所以古時大都
用匣缽盒子裝在裏面保護燒成,以免出現火疵,或是色澤變黑。燒到最高溫時,或
熱的溫度與結實的玻璃化之間的火候非常的狹窄,約只有10℃之間的範圍,而朱泥
壺藝的精髓也在這個小小的區域裡見出真章。不論坏身的技藝施展多麼完美,火候
燒鍊如果沒有進入到玻璃化的密緻結晶境域裡,雖然已燒結成熟,壺胎和皮質也有
著朱泥壺的面貌,但壺身色澤枯燥,皮面乾鬆,不論多麼辛勤拭養,也養不出飽滿
甜紅的色澤出來。如果燒鍊的火候一不小心求好心切,超過了玻璃化的臨界點,坏
身皮質即行惡化,輕微的情形是壺身內部和底部都些微冒泡,壺身略微溶融傾斜,
則茶壺尚可使用;嚴重的狀況則通體冒泡,壺身下跌,胎體結構變成海棉狀而全體
報廢。若是窯溫控制正確,燒鍊到密緻結晶的境域即行停窯,則朱泥壺那紅潤甜美
的色澤和清脆如金石之音的結實身坏,便是朱泥壺中甜潤得令人愛不釋手的傳世之
美。


    大部分的朱泥壺都在表面鋪有一層薄薄的泥漿釉,這是非常古老的一種釉泥,
世界各地的原始陶作都留有這種釉泥的陶器可考證。泥漿釉可視作是陶瓷塗料,既
不是釉也不是泥,卻有綢段感覺的光澤,與壺身的坏層互相緊密的融合,使茶壺未
來在拭養時半透明的呈現出朱泥壺潤澤的深厚感覺,而不會有釉彩那種輕浮的誇張
光澤,這是玩壺者經常有的成就感。


    朱泥壺的使用藝術在美學的態度上與紫砂壺有許多不同之處,這是台灣玩壺界
尚沒沒有注意到的層面。大部份壺友大概都與使用紫砂壺一樣的心態在操作,在文
化美學上沒有異同的區分,所以鮮有軟性的文章可讀,只有商業的報導和促銷的廣
告,以及真壺假壺高價低價等炒作的恩怨評論,卻忘了文化器物的把玩修養,實在
可惜!


    把玩朱泥壺不似把玩紫砂壺,在器形方面,紫砂壺粗樸厚狀,造型上大致是厚
坏粗耳,憨重笨拙,器物的邊緣和口唇部份較為圓實厚重,使用時必須手法較為拙
重,而且若是使用中型以上的紫砂大壺,則必須雙手操動,一手全力把持,另一手
穩定壺身與壺蓋,以協助斟酌,方能落落大方,際會風雲於茶座上,讓賓客能夠欣
賞壺藝裡的一項-泡茶功能。


    朱泥壺則像秀雅甜嬌的玉女,壺形大致都纖秀輕巧,又嬌嫩薄細,器物的造型
大多是坏薄、身小、耳細、口秀等靈巧清秀的造型,執拿的姿態必須輕巧柔美(不
似砂壺),如運指輕彈似的拿捏斟注,舉動的範圍必須縮小和圓滑,不能讓人感覺到
嬌小的朱泥壺像受到粗魯大漢的戲弄。如能更加的講究,則朱泥壺的壺承和坏配也
與紫砂中大壺的組合不同。壺承宜平宜薄,坏配宜小宜秀,為了讓朱泥壺清秀獨立
於桌台,茶巾、茶托、水方等週邊器具,宜以清淡色彩為主要系列。


    繼續,我們來討論紫砂壺與朱泥壺發茶效應的不同,紫砂壺的壺身較厚,坏體
組成含砂也含熟料顆粒,比重雖然較重,結構組織卻因含砂而氣孔率較大。朱泥壺
則由於是水洗法練泥,泥質成份單純,不但壺身較薄,燒結結果也密緻結晶成玻璃
相,含氣孔率非常的小,綜合以上的原因可得到下列的結果:壺量的大小若不以計
較的話,紫砂壺的蓄熱能力較長,熱氣的氣勢內閉。熱週波彈性較笨,發茶功效屬
於長波,壺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由於厚坏與含砂的關係,較能獨立封閉不受影響。
控制茶氣和喉韻的手法須因茶種而採取適當的手法。朱泥壺則因壺小坏薄的關係,
蓄熱能力較短,熱氣的氣勢活潑外開,熱週波彈性較輕快,發茶功效屬於短波,壺
身與外界的溫度狀況很容易互相傳達反應,茶氣會較清香,喉韻會較圓滑,是閨秀
淑女最能得心應手的茶藝工具。


    最後,提醒您使用朱泥壺的注意事項,朱泥壺的質料已燒至最密緻結晶的玻璃
相,含鐵量也高,所以膨脹係數很大,常溫偶熱如超過溫度120℃以上有極大的熱裂
可能性,常久未經使用,壺身已經完全乾燥的情況下,壺溫的第一泡熱水不可直接
開蓋沖入壺底,否則迅速在壺底出現撕裂的聲音。應該合蓋沖水,先由溫水由蓋上
沖下,流至壺身上下四周,讓壺身暖身起溫,第二泡才以熱水以同一手法沖下,使
壺身開始均勻發熱,下一次的入茶熱沖就不虞沖破茶壺了。最好的方法是以溫水入
壺,浸泡兩個小時以上,即可直接沖水泡茶使用。朱泥壺的作工大多精緻薄細,蓋
子的邊緣、蓋牆的底沿、蓋口的唇邊、流口的尖端、壺底的腳等小區域都非常尖薄
細緻,把持操作時都應該手輕心細,避免碰撞缺裂,以使把玩的珍品傳世人間。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6-5-31 09: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6-5-31 09: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一定是偏爱朱泥之人,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5-31 22: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泥的辨識不太簡單,據好幾個朋友說,這篇文章算是從陶瓷的學理來論述朱泥壺,算是基礎認識文章.若真要拿來應用分辨,還不太管用的.
发表于 2006-6-1 01: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milojo[/I]在2006-5-31 22:26:06的发言:[BR]朱泥的辨識不太簡單,據好幾個朋友說,這篇文章算是從陶瓷的學理來論述朱泥壺,算是基礎認識文章.若真要拿來應用分辨,還不太管用的.

同意milojo的說法,....也感謝milojo打字的辛苦!!!
這篇文理性、感性兼具,著實好文....
发表于 2006-8-30 15: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朱泥的学问太深了!
发表于 2006-8-31 1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手上有限的残器判断,个人只能认同其中的部分观点.也支持milojo兄-福哥的看法.</P>
发表于 2006-9-22 11: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了</P>
<>收藏</P>
发表于 2006-11-11 22: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把极好的朱泥水平壶,可惜嘴流尖端被碰,即遭磨口,然色泽、造型、工艺都极好,看到它,才明白大红袍是多么不可抗拒。所以,虽然小遭磨口,依然买下,做个标本吧。以后花点功夫找个完整的。
发表于 2006-12-4 23: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有劳楼主了
发表于 2006-12-8 14: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直膺服于台湾陈景亮先生,对他只知道出生于1953年,九十年代初听说在丁山做紫砂却无缘见其本人.他1992-1997年做的一些紫砂作品被吕品昌先生收入与中国当代陶艺一书.作品大都以1260度高温烧成(自己做自己烧).看来现在也搞理论研究,还研究朱泥,考据作得这么深入,专业.</P>
<>佩服!!学习!!现在这么踏实的人真少!!</P>
发表于 2008-12-16 21: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悟“朱”好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10-4 09:06 , Processed in 1.374061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