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6-6 14: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七碗茶[/I]在2006-6-6 13:24:22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壶轩[/I]在2006-6-6 11:04:36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七碗茶[/I]在2006-6-6 9:54:45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壶轩[/I]在2006-6-5 23:29:49的发言:[BR]开门清初</div>
為何斷清初?是否能說明?----單純請教,無不敬之意!感謝!!</div>
教七兄是不敢当,谈点属于自己的看法1。.此壶泥料为细泥,不是低温所致,清中或以后不会有这样的风化。2。正中七兄所说身筒挺拔有力,再加肩部耸起,此种有康熙风格,有盖的话就会显得雍容富贵。3。壶内身筒接处泥片重叠较干净齐整,包括壶内底(此图是看不清)这样工法就小弟目前所见是属康熙时代。。。
还请七兄再进一步的交流。</div>
感謝兄!!弟的看法與兄雷同!但考慮到幾點:1.此胎土為玩家所稱之鯊魚皮(大都岀現於明末清初至清中而清末以後則少見) 2.粗砂顆粒的風化都較泥漿來的明顯(當然物主的使用狀況所造成的差異很大)3.壺底平整者,年代較早;底有圈足者,年代較近4清初.鯊魚皮較粗雜質多--富含黃色,草綠色,紅褐色等顆粒(紅褐色顆粒較粗)而清中期土胎教精練含大量的黃色顆粒及黑色細砂點且紅褐色顆粒較細且少..綜合以上幾點弟斷清中期-----.純屬個人意見讓兄見笑了!!
也感谢兄的经验分享!万分钦佩台湾藏家对泥料色系。品种。特征等呈状研究的深度,这对紫砂的断代也有一定的作用!
弟认为:1。什么泥都好,都逃不过时间的洗礼!风化程度完全取决于泥料本身的目数及烧成的氛围,那么这样又如何断代呢?也取决于个人经验,愿与众藏家分享,但因这一点经验弟无法用文字表达出来,见笑了!!
2。壶形风格更显时代特征,说说清中时期壶形特征:清中嘉庆以曼生壶风格为主,文人气息浓(在那时代或许是秀气),比这早的也是工艺较精,看此壶可排除;道光。咸丰与大亨等名手为主,讲究壶的气度,壶颈稍细或长,壶肩不耸,但这种度总是觉得有点坠感,挺劲与三代相比略不足...
好了! 还是请阿志先生来补充!当然最好判断的方法是上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