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大滇制茶日记之34 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是我所欣赏的风格,今年很多茶我无话可说,因为基本上都是跟往年同一片茶地,同一家人,同一个人制作,口感跟去年大致相同。以至于我在介绍这些茶的时候,只想简单说一句,跟去年接近或者相同。
这些茶在大滇茶的比例里相当高,至少6成的茶跟去年品质相当,同一片地,同一个人制作。这就是稳定。我简单一笔带过的茶,你完全可以从去年的茶里推测出来。
邦东兰韵、邦东岩韵,是这样的茶,五星邦崴也是同样的茶。前者,是我前年一直垂涎,去年试做后十分满意的,今年加大了力度。邦崴茶是同一个人家整个春茶的产量,入口的时候,基本是去年口感的完全复制。我在想,大滇制茶日记是否会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不下去,只能简单记录:跟401批或者501批有80%-90%的相似度?
变动最大的是一线茶区,收购鲜叶,来自的人家就比较复杂了,只看鲜叶不看人。但这无疑是最能保证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了。一线茶区的竞争,早已超越了毛茶,直接到了鲜叶级别,甚至到了包树包地的级别。
所以,一线茶区尽量去抢原料,二线茶区我们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并加以改进,是今年整体收茶的真实写照。而今年收茶的经验教训,又将对我们明年收茶有着重要帮助。
顶级茶的竞争,在山头上,而收购之战,取决于团队作战能力。大滇号是业界唯一采用团队作战收购原料的公司。2013年春天,大滇号广州员工、客户以及临时聘请司机、当地茶农、炒茶工人、固定合作茶农等活跃在各山头的人员,累计达到了一百余人次,这使得我们能够保持一个较大的收购量。而明年,这个数将翻倍增长。
我想,普洱茶销售的第一战场,就在山头上。优质的原料,永远是稀缺品。2013年以集团作战的方式收购原料,取得了许多经验,这将使得2014年,我们会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来收茶。
坚守每个山头,在大滇,普洱茶变得越来越简单了,真相也越来越清晰。我们乐于见到团队和客户直接看到普洱茶制作的整个过程,客户了解大滇收茶的细节越多,就会为大滇的运营方式感动:在大滇,其实很多成品是低于寨子的毛茶价格的,诀窍就在于较长时间收够鲜叶,平摊了成本。毛茶价格与鲜叶制作之间,在某些一线茶区,有着巨大的差价。这就是为什么名山里有着无数初制所的原因。正常情况下,鲜叶—毛茶—成品,每个过程都会加上百分之几十的毛利,而大滇一步到位,把成品价格定在了鲜叶价格基础上,让出了属于初制所的利润空间,从而获得了更强大的竞争力。
让90%的产品稳定下来,让大滇制茶日记无话可说。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就是大滇号成功的时候。
大滇飞扬于2013年4月11日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