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松鹰

[讨论]跟壶有关所以放这儿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11-10 10: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壶中小舟[/I]在2006-11-9 23:08:21的发言:[BR]“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清曼生铭漱石壶,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古朴大方。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寒夜最宜当酒,乙亥夏日,曼生"十二字。壶盖里有制壶人“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不少,杨彭年是主要合作者。其次为吴月亭,还有万泉、友兰、维松等人,可能还有未发现的”。


如果资料中所述完全正确,“维松”应为嘉道时期的制壶艺人,而且就此作品看是位高手!

好物!好解!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1: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壶中小舟[/I]在2006-11-9 23:08:21的发言:[BR]“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清曼生铭漱石壶,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古朴大方。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寒夜最宜当酒,乙亥夏日,曼生"十二字。壶盖里有制壶人“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不少,杨彭年是主要合作者。其次为吴月亭,还有万泉、友兰、维松等人,可能还有未发现的”。


如果资料中所述完全正确,“维松”应为嘉道时期的制壶艺人,而且就此作品看是位高手!

谢谢您的资料,谢谢各位的解释.
发表于 2006-11-10 1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学习一下!!!</P>
发表于 2006-11-10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松鹰[/I]在2006-11-10 11:01:55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壶中小舟[/I]在2006-11-9 23:08:21的发言:<br>“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清曼生铭漱石壶,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古朴大方。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寒夜最宜当酒,乙亥夏日,曼生"十二字。壶盖里有制壶人“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不少,杨彭年是主要合作者。其次为吴月亭,还有万泉、友兰、维松等人,可能还有未发现的”。


如果资料中所述完全正确,“维松”应为嘉道时期的制壶艺人,而且就此作品看是位高手!



</div>谢谢您的资料,谢谢各位的解释.

谢谢壶中兄的资料.但指出的是其中有一处是明显的错误."吴月亭""万泉"和"陈曼生"是不可能有合作的机会的.
据本人的看到一把把款"彭年"的漱石壶和<珍赏>书中是"维松"款漱石壶比较:料、型、工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维松”和"彭年"两款有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0 15:27:00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10 15: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那只彭年刻款的碗,上有"维松"印款,应该就是借助类似楼主"盔头"制作的.见&lt;&lt;明清紫砂珍赏&gt;&gt;第263页.
发表于 2006-11-11 00: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  好玩  
发表于 2006-11-11 20: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感谢论坛!开眼!
发表于 2006-11-12 1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就顶!!!!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11: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11-10 11:18:08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松鹰[/I]在2006-11-10 11:01:55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壶中小舟[/I]在2006-11-9 23:08:21的发言:<br>“冯其庸先生珍藏一件清曼生铭漱石壶,此壶通体光素无纹饰,古朴大方。壶底刻有铭文较为新颖。铭文"寒夜最宜当酒,乙亥夏日,曼生"十二字。壶盖里有制壶人“维松”小印章款。以上资料证实与陈曼生合作的人不少,杨彭年是主要合作者。其次为吴月亭,还有万泉、友兰、维松等人,可能还有未发现的”。


如果资料中所述完全正确,“维松”应为嘉道时期的制壶艺人,而且就此作品看是位高手!



</div>谢谢您的资料,谢谢各位的解释.</div>
谢谢壶中兄的资料.但指出的是其中有一处是明显的错误."吴月亭""万泉"和"陈曼生"是不可能有合作的机会的.
据本人的看到一把把款"彭年"的漱石壶和<珍赏>书中是"维松"款漱石壶比较:料、型、工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维松”和"彭年"两款有出自同一人之手的可能。

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11:47: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6-11-10 15:10:54的发言:[BR]我那只彭年刻款的碗,上有"维松"印款,应该就是借助类似楼主"盔头"制作的.见&lt;&lt;明清紫砂珍赏&gt;&gt;第263页.向两位老师学习了.
发表于 2008-5-26 12: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再赏一次!!!</P>
发表于 2008-5-26 13: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8-5-26 13: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见开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19 08:09 , Processed in 1.2324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