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8|回复: 0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5 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一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8-6 13: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5  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一



    大滇说茶1001夜,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一。

    有部分茶友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参加第四届大滇普洱训练营,也想了解大滇训练营的内容,同时,本届训练营人数过多,也许有些内容讲述未必够细致,所以,在大滇说茶里,再做一番说明。

    一、杀青定生死
    普洱茶在从鲜叶到成品的第一个过程就是杀青。如果杀青出了致命问题,就不要再谈口感,谈陈化什么了。所以,杀青定生死,无需怀疑。但在生与死之间,有一种境界,叫做半生不死。所以,就有了一些有问题的杀青。而不同的杀青结果导致了不同的口感和陈化。

    二、普洱茶杀青的两种主要方式
    1  铁锅杀青
    铁锅杀青是做高档茶的主要方式,滚筒杀青是做中低端茶的杀青方法。这一点,估计会有一些人钻牛角尖,会质疑,杀青机也能做出优秀的品质来。那么,我承认,那是个别现象。诚然,今天在临沧地区和思茅地区,仍然存在用机杀来制作古树茶的情形。但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手工杀青更不靠谱的缘故。

    2  滚筒杀青
    滚筒杀青,主要用在大规模制作中低端茶,由于成本低廉,劳动强度低。从勐海、临沧等地蔓延。

    先回顾上次中断的记录。大滇说茶,在今年进行得异常艰难。所以,由于大滇茶厂的建立,需要太多与人沟通的工作,尤其是ZF机构,晚上的时间不能保证。因此,在茶厂正式运作之前,大滇说茶只能见缝插针,不固定时间进行。

    上次说到滚筒杀青,从临沧地区,勐海地区向易武茶区蔓延。这都是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使得低端茶的价格不能承受高人工费用,被迫进行的工艺变迁。以目前普洱茶界的工艺水平,我可以下结论:滚筒杀青在中、低端茶大规模使用,在普洱茶工艺成熟地区,如易武和勐海茶区,必将带来制茶水平的下降;而在普洱茶工艺不成熟地区,如临沧某些茶区,则会带来进步。

    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在于杀青的定义:杀青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从这一定义来分析易武茶区的茶引入滚筒杀青,显然,青臭味的散发,机器杀青明显不足。要知道,青味是迟早会消失的味道。同理,在临沧著名的昔归茶,机器杀青形成的所谓菌香,在陈茶上没有表现。所谓的菌香在经过存放后消失,而苦迅速化甘,这一普洱茶的本质才表现出来。通过手工杀青,完全可以让这个无谓的等待过程消失,尽快享受到昔归茶的本质。

    三、杀青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1  锅温
    许多时候,我们会说个大略,班章茶的杀青时间大约在30~45分钟,易武茶在10~15分钟,这些都是合理的杀青,但何以如此?实际上这跟当地的采茶习惯有关系,班章采摘很嫩,易武采摘很老,嫩叶老杀,老叶嫩杀的道理,在这里表现明确。而无论在老叶和嫩叶的杀青上,都必须面临同一个问题,锅温。锅温,当然是跟柴火关系很大。初期用大火,让锅温迅速上升,这是要点之一。杀青中会产生红叶红梗,初期锅温较低,翻抖不均匀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会注意到,在老班章茶的杀青过程中,经过了初期和中期的大火之后,后面更多是利用锅的余温来翻抖或加以揉捻,去除涩味。

    2  翻抖
    杀青的手法里,翻是很容易理解的。如任由锅温升高,不技术性加以翻动,则会产生焦味和糊味。但抖这个手法,其重要性就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在茶叶的翻炒中,有叶片会粘结在一起,抖散,保证杀青的均匀性,是杀青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的过程。在机器杀青中,容易形成所谓的生茶茶头,要用解块机来解块。手工杀青,则用手不停的抖散这些粘结物,保证杀青的品质。不抖散,外焦里嫩就会成为一锅茶的害群之马,把焦糊味扩散到整锅茶。

    3
    我们注意到,在杀青中,经常把锅里的鲜叶高高抛起,这个并不是表演的需要,而是有着实质的意义。鲜叶在抛起过程中,可以跟锅上空的空气做个交流,把杀青形成的青臭味散发出去。青涩味随之减轻。抛,是影响涩的最显著因素。同一地区的鲜叶,杀青的结果经常会有不同发现,有的炒茶师傅杀出来涩轻,有的涩重,抛就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抛起这个过程中,青臭味,焖出来的沉闷感会消失或者减弱,在开汤的过程中,会给人茶底很新鲜,香气高扬的感觉,而非沉闷。

    4 适度杀青
    对不同等级的鲜叶采取适当的方式杀青,有利于保证茶的品质,同时,也降低损耗。杀青是否适合,通常的判别,是以手折叠嫩梗不能折断,即为杀熟。若杀青过嫩,容易揉断,揉捻中会形成太多的碎片;若杀青过老,揉捻不易揉紧,条索较泡,毛茶碎末较多,焦片糊片多。有些毛茶开汤后,发现叶面上有些小点,焦黑不均,而整片叶总体呈现黄绿色,这并非是判断杀青过老或者过嫩的依据,而只能说在杀青过程中,初期锅温过高,翻动不够快,受热不均,形成了局部高温。


    5  投茶量
    投茶量显著影响杀青的质量,投茶量过多,显然翻动的工作量就越大,投茶量越少,显然叶面承受的锅温可能就越高,必须更快频率翻动。茶山目前通用的杀青锅,正常以4~5公斤的鲜叶量为宜。对于雨水茶,这个量要酌情减少。因为雨水茶含水量更高,需要吸收更高的温度,来降低水分含量,达到可揉捻的状态。

    综合以上所述,杀青中,锅温通常是先高后低,手法必须是抛抖结合,投茶量适度,杀青适度。之所以用了适度这样模棱两可的词语是因为实践中,面对的情况千变万化,必须靠炒茶的师傅随时根据火候和鲜叶老嫩做调整,不可机械规定。大滇要特别强调一点,抛抖,对于茶叶的涩味影响很大,必须重视。

    杀青定生死讲完,后面是揉捻环节,下一讲,会详述,揉捻中的更多细节。若无意外,明晚继续!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帖子的最近访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4:33 , Processed in 1.1590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