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4|回复: 0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6 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二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8-6 13: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6  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二



    大滇说茶1001夜,继续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内容。

    上一讲我们讲了杀青定生死,这一节,需要明确揉捻定方向。杀青决定了香气的高低,在杀青过程中,对茶汤的苦涩度会有一定的影响。而杀青结束后,下一个环节是揉捻。揉捻将决定毛茶的总体滋味方向。

    一、焐茶出汤色
    许多茶友在喝新茶的时候,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新茶汤色很淡,甚至呈现出无色状态,而有的新茶汤色橙黄,甚至深黄。在同样的泡茶手法下,即水温相同,浸泡时间相同,为何会呈现出这个现象?内行人常说,汤色靠焐。其要诀就在于杀青到揉捻这个过程中,某些毛茶加工者把杀青后的鲜叶堆放为一定厚度,让湿热的茶堆放发酵至自然变冷。而正常的工艺是:杀青完,尽快抖散,降低鲜叶的温度,然后再开始揉捻。

    对于机器杀青的茶,我们会看到杀青过程中,鲜叶温度较快地降下来,然后转运到揉茶机,进行揉捻,除非揉捻时间较长,一般汤色都较淡。杀得较熟的茶,汤色较杀得轻的黄,焐过的茶,汤色则更黄。有人说,可以做到新茶汤色达到5年左右自然存放的陈茶汤色,就是这个道理。

    焐出的茶,在滋味上明显比正常杀青的要浓厚很多,且相应的苦涩度降低了不少。但叶底并不鲜活,对未来的陈化,大滇持保留态度。有许多制茶人强调现喝,制程上则会应用焐这个工艺。焐并非一定不好,但前提是要适度。新茶阶段滋味浓厚,开汤汤色漂亮,是此工艺支持者可以自傲的地方。我们在品鉴易武茶的时候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易武新茶总体滋味偏淡,而久存茶气愈加浓厚;而某些自以为发明了新工艺者,采用焐的方法,的确可在现阶段赢得普洱茶入门者的偏爱。我曾跟某茶友有过交流,称其手里的易武茶极其出色,才半年的茶,即有蜜香出,汤质厚重。茶友甚为自矜,考问大滇能否做到。答曰: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常与大滇喝茶的茶友会发现,对于口感,我较少评价,更多时候,我都会观察叶底。叶底暴露了太多的秘密。许多时候,我对机器杀青的茶持宽容态度,虽然青味影响了初期的口感,但无非是消耗存放的时间而已,并无大碍。但看着前发酵严重的叶底,则我无话可说:若是现喝,你可以选择这样的茶,但5年后,我们再面对的时候,相信心痛的,一定不是我。

    二、揉捻出汤色
    在揉捻这个环节,对汤色的影响至大。揉捻较重,鲜叶的细胞壁破裂,则未来干茶的浸出物就越多。浸出物多了,汤色就会显得深。这一点,跟闷泡是一个道理,浸泡时间长了,汤色就会更深一些。布朗茶区与易武茶区的茶,鲜叶采摘、杀青、揉捻完全是不同的方式,决定了茶叶的不同特性。布朗茶区的茶,在新茶阶段就呈现出浓酽的状态,而易武茶,新茶阶段,即便闷泡,似乎汤色变化也不会太大。易武的轻揉,使得水浸出物并不会很快出来。有不明所以者,就此认为易武茶薄,但一个简单的试验可摧毁这种看法,按照勐海茶一芽二叶采摘方法,杀青方法以及揉捻方法试验制茶,易武茶的苦涩味并不逊于勐海茶,不同的是,勐海茶苦重于涩,而易武茶涩重于苦。

    要不要在新茶阶段出汤色?这是一个问题。历史上有名的普洱茶饼,均见于古六大茶山,新普洱茶时代,若从进入21世纪算起,迄今没有名茶。老班章的霸气或者名气,显著表现于新茶阶段苦化甘的迅猛,而陈茶方面,变化不若易武茶惊人。易武茶初始阶段的表现,现在很少人关注了,都是直接放入仓库,封存。勐海茶揉捻方面较易武茶为重,条索紧结,汤色明黄,易武茶以泡条为主,揉捻较轻,汤色淡黄或者无色。我们无需争论哪个是正道,只要简单了解做茶习惯,辅助来判别具体是哪个地方的原料即可。

    三、耐泡度和揉捻
    揉捻的适度,是影响耐泡度的重要因素。撇开茶质不谈,揉得过重,前几泡出汤较快,后面衰减厉害,显然耐泡度不行。揉捻较轻,浸泡不出内容,几泡就感觉出水味,显然新茶阶段,耐泡度也是不足的。简单以耐泡度衡量是否古树茶,窃以为不成立。大滇也不认同,古树茶耐泡度会更高的说法。从化学成分上来,许多国家级良种的茶多酚含量都高于古树茶。即,若你喝茶是喝茶多酚,也许新品种的茶树更好。而从口感的角度来看,大多数古树茶口感强于同地区的台地茶。似乎,古树茶在协调性方面更为一致,刺激性弱于同一地区的台地茶和小树茶。

    喝茶不是喝营养价值,记得在训练营上,有茶友拿出某名人的一款茶,仔细列出了茶多酚含量,要挑战天下英雄,谁能在茶多酚含量上胜出。茶多酚含量高就是好茶吗?那不如直接去药店买茶多酚含片。品茶讲究的是茶在口腔、喉间、腹腔中让人愉悦、回味的感觉,不是吃药、不是吃补品。品茶本质上是满足口舌之欲,没有必要拔高到减肥、降血脂这类药的属性上,更没必要拔高到延年益寿、长生不老的功效上来。

    适度的揉捻,让鲜叶中的物质逐步释放出来,在水中溶解,品茶者细细品啜其在口中的变化,与三五好友谈人生,谈理想,为人生一大快事也!若每饮一杯茶,即开始算计吸纳了多少营养物质,距离长生不老又近了多少步,不亦悲乎?总结揉捻在普洱鲜叶毛茶制程中的作用,可以解释某些新茶呈现的性状,尝滋味,看汤色,观叶底,是学习的不二法门。天下没有多神奇的东西,解析普洱茶的每个工艺,总能解释那些高明得近乎神气的现象!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201384星期日晚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帖子的最近访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9:33 , Processed in 1.15025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