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滇说茶1001夜之237 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之三
大滇说茶1001夜,继续揭秘大滇普洱训练营。
由于时间原因,大滇说茶只能部分解说训练营内容,不可能完全重复。杀青定生死,揉捻定方向,晒青定变化(陈化),是普洱茶毛茶工艺大致的要点。今天,我们来说下,晒青定变化。
晒青,核心就是控制毛茶的水分含量在合格范围内,这个合格的范围,8%~13%的水分含量。当然,低于5%的情况会很少,正常晒青很难达到。高于13%,毛茶则可能会发霉。所以,在收茶中,最关心的就是水分是否合格。晒青合格不合格,会决定未来普洱茶是否得到正常的陈化。若水分含量较高,显然,在存放过程中会有发霉的情况发生,毛茶有可能成为废茶。再谈陈化就是天方夜谭了。水分干燥的另一种极端情况是烘青。烘青不会导致发霉,但后期茶的变化,会是另一个方向。我们在训练营上品尝过2年左右的烘青茶,苦涩不可化。若不幸买到烘青茶制作的普洱茶饼,无疑是悲剧。所以,既要保证茶叶干燥,又不能是烘青。这就是晒青所承担的任务。晒青的质量,将决定未来普洱茶的变化。
一、晒青不足
由于天气原因,可能当天的茶叶不能当天晒干。有些茶商需要赶时间,就收购了水分含量较高的毛茶,拿回茶厂直接压饼。我们有时会喝到有酸味的普洱茶,多见于这种情况。晒青不足的毛茶,拿回茶厂,不去晒干,而是直接堆放等待茶厂加工。另外一种情况,则是多日晒青,第一天没晒干,第二天继续晒,直到晒干为止。这种晒青不足导致的结果不是致命性的,但是新茶阶段却表现得很清楚:汤色显浑浊。重复晒青还会导致汤色变得较深。这个道理很显然,水分未足够干燥的情况下,鲜叶经过杀青、揉捻后仍然进一步氧化,使得可溶物增加,同时,叶底变得黯淡,缺乏活性。
这样的破绽放在有经验的收购商里,是压价的理由。而懂茶的茶农也会顺水推舟,低价出货。当然,某些二愣子除外。按正常的茶价收购这些茶,会被茶农耻笑的。茶农会看不起你,认为你不懂茶,可欺负。若二愣子茶农要按正常价格去卖这些茶,除非遇到同样的菜鸟茶商,才可能卖掉。正常的毛茶商不可能会收这样的货。
二、干燥充足,水分达标
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帆风顺了。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两个陷阱:一是烘青,二是烘干。多数情况下,在茶山收茶,一定要开汤的理由,倒不见得是要喝出很好的滋味,而是大致判断制茶的工艺。比如,是否一天晒干,是否烘青,是否烘烤过。烘青是绝对不可接受的,烘干则要看叶底是否还有活性,同时,烟味是否明显。毛茶干燥的前提下,还需要注意一种情况,即大棚阴干。在茶区经常会遇到毛茶在晒棚里晒,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很可能会在晒棚里晒几天才干燥。这些茶品质要稍次。另外一种情况是晒在水泥地上的茶,这些茶,与其说是晒干,不如说是地面的热度烘干。如要制作高档生饼,这种毛茶绝对不可取。我们提倡的晒法,也是大滇初制时的做法,竹篾制作的篾笆,架空离地晒茶,一天晒干。比较水泥地面晒干的茶和离地晒干的茶,会发现水泥地上晒干的茶,明显叶底鲜活度不如架空晒干的,同时,香气较后者低沉,云南话常说,不够清爽。
三、二次揉捻
在晒青过程中,有些地方的茶农习惯再次加以揉捻,这使得汤色会加深,同时,茶汤浑浊的可能性加大。印象里,景颇族制茶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当然,也有人有意在雨水茶制作里,加入了二次揉捻,使得习惯上认为雨水茶较淡的人做出错误判断,把雨水茶误认为其他时期的茶,提高收购价格。
四、烟味的来源
在较早时期,茶农遇到雨天,茶不能当天晒干,会移到住房内,放置在火塘顶上1米多高的地方,慢慢干燥。茶区生火做饭多半用木柴,烟味较重,易被茶叶吸收。这种外来的烟味,非常难被去除。跟杀青产生的糊味不同,糊味存放日久,会趋于淡化。茶叶吸收的烟味,历经十多年,也不会自然消失。这一结论,来自我在某茶厂看过的晒茶,十多年的茶放在阳光下暴晒,想把烟味晒得少一点。晒了多日,冲泡,烟味依然。
五、初制所的烘干机
初制所的烘干机,为应付连续阴雨天而用。制作出的毛茶,混入大宗正常工艺毛茶,较难找出破绽。 因烘干的毛茶,汤色依然清亮。从叶底来看,混入正常工艺的毛茶,若只是少量,也不容易看出。
六、收茶时水分含量的选择
若依照常理,显然正常都会选择干燥度更高的茶叶。理由之一,是不会产生发霉的状况。理由之二,是毛茶越干,即收购的净含量高,后期损耗会较低。设想,收购了13%含水量的毛茶和8%含水量的毛茶,同等情况下,5%的差异意味着很大的成本。而在实际收茶过程中,是不可能收购到非常干燥的茶,手上感觉毛茶易碎,就意味着干燥度达到要求,不会发霉。
这里要提的是,某些茶商的新做法,即在茶山收鲜叶的时候,收鲜叶,杀青、揉捻、晒青,晒到半干或者8成干,就装箱运回茶厂,再晒干。这种做法,会降低运输中的损耗。临沧地区的茶运到勐海加工成饼茶,通常要经过500~800公里,若茶过于干燥,颠簸形成的碎茶有时可超过10%,水分含量稍高,则不易折断。刮风寨的茶运到易武,也会出现碎茶增加很多的情况。聪明的茶商用提高水分含量的方法降低了损耗。但从茶叶的品质来说,我并不认同这种做法,还是在原产地一步到位干燥较好。而降低损耗的方法,则可以用纸箱装来控制。不过,这样,运输成本显著增加。原本可装2吨毛茶的车,用纸箱装,只能装600公斤了。
大滇说茶1001夜,让普洱简单起来!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2013年8月5日星期一晚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