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5|回复: 1

大滇说茶1001夜之247 历史的原罪——上篇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13-9-15 1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滇说茶1001夜之247  历史的原罪——上篇



       大滇说茶1001夜,历史的原罪。

       普洱茶的历史,从大约2000多年前起,历经多个朝代,在清朝中期达到了最高峰。名满京师的同时,数十万人进入古六大茶山做茶,普洱茶成了云南的第一大产业,不仅覆盖了大清国,也覆盖了东南亚地区。由于大清国的国土面积远比现在要大,且宫廷御用的带头作用,使得普洱茶名声大噪。这里需要澄清一个概念,即许多人普遍认为的普洱茶是粗茶的概念。理由就是普洱茶当初是销售给边民的,包括西藏、青海、蒙古等地区人民。这个明显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严谨的说,应该是普洱茶里的砖茶,是粗茶。而以女儿茶这样散茶形式存在的普洱茶,已经进入宫廷贵族家里,比如红楼梦里的女儿茶。我们也看到了故宫收藏的人头瓜、饼茶等高档产品,也看到了鲁迅后人拿出的普洱茶茶膏。这些显然不是粗茶的概念了。更别提当时许多号级茶价格近乎等于黄金了。

       当时的清朝,就GDP而言,无疑是世界第一的,也可以认为是世界第一富国。也许,正如我们现在一样,开始注意健康问题,肉食为主的满洲贵族正在被汉族文明改造成具备更有“文化”的人群。而品茶自然是文人雅士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乾隆皇帝,就是品茶高手。如果历史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可以推测,现在的普洱茶品质、工艺会比现在强许多倍,许多引起争议的东西,将不再是问题。也许,普洱茶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风靡全球。星巴克怎么好意思在我中华大地四处嚣张,甚至开店开到了紫禁城?历史,对普洱茶犯下了许多原罪,让今天的普洱茶,如中华大地上一切食物一样,充满了争议,充满了怀疑!

       一,老字号的消失。
       截止到1930年代,百年老字号基本上失去了影响力,自1840~1949年,百年战乱中,虽然普洱茶在有段时间恢复了一些元气,但总体来说,是一个衰败的过程。这个过程,跟普洱茶无关,完全是社会状况导致的。食不果腹的时候,谁还喝茶?国难当头,谁还关心普洱茶?虽有无数茶人茶痴,努力在传承,但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普洱茶走入困境。新中国的成立,公私合营,彻底断绝了这些老字号的传承。

       今天,我们在说着同兴号,福元昌号,宋聘号,同庆号……我们津津乐道的这些老号,原本应该一直传承下来,虽然80~100年陈期的古董茶我们也许没有福分喝到,但最少20年陈期的茶我们应该轻易能够获得,而且质量上应该有保证。老字号的消失,是整个普洱茶历史上的断层,那些千百年传承的工艺,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现在做普洱茶的工艺,跟号级茶是不同的。而且我们无法分辨优劣。如我们在梦回1939年所述,筑茶时代,圆茶都是用发酵过的茶来制作的。

       二,工艺传承的消失。
       1950年代,普洱茶进入国营厂时代,开始了普遍采用机器压制的时代,手工压茶工艺开始失传。工艺的多元化,原料的多种化,全部变成了一个统一的颜色,中茶,印级茶时代。有赖于千年传承下来的原料,印级茶仍然给我们带来了无数幻想。农耕民族尝试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时候,会把工业化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普洱茶用机器压制,大规模,工业化,在当时,是会被歌颂的。而我们在此时反思,会是一个积极的现象吗?

       多元化,多层次的,各商号全面竞争的时代,各山头原料争奇斗艳的时代,变成了统一的“中茶时代”。经销商没得选,客户没得选,就只有这样的茶可以供应。作为主要的消费者,香港地区,也没有人会特意在意这样产品的质量。就算你在意,你有选择吗?由此形成的大一统时代,对今天制茶的思想,有贡献,更有混淆。计划经济条件下,被迫把所有优质、劣质原料混合起来,制成成品,实际上,是普洱茶品质的倒退。撇开年份不说,印级茶和号级茶比起来,我个人认为,起码是2~3个档次的退步!你设想下,把老班章的原料和结良的再跟某个不知名的坝子茶混合在一起,里面含有10%的老班章,这样制出的茶,对老班章公平吗?计划经济时代,抹杀了个性,以绿军装为全民统一审美观的时代,对普洱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忽略一切,只有等级,不管产地,不管春茶夏茶。这样一个粗制滥造的时代,居然会得到后人的歌颂!如果没有祖宗打下的基础,种了那么多乔木古树茶,印级茶,你还有什么可取之处?

       不是年份老,就可以出来混的。为了商业利益,我们装作越陈越香,我们为了整体普洱茶市场的利益,不敢说出真相: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能越陈越香的!起码,大部分的普洱茶是不能越陈越香的。没有原料基础,没有工艺基础,国营时代,甚至某些时间段,工人完全没有积极性,混日子做出的茶,胡乱压出了的茶,到今天,为了市场炒作的需要,我们都要捧为珍品!普洱茶进入了所谓老茶时代,讲的就是年份!老年人中,有许多智者,但大多数,是平凡的。普洱茶也一样,大多数老茶也是白活了几十年!时间总会过去,卖不掉的茶自然变成了老茶!好喝的,早喝完了,卖掉了!是的,历史会有误会,但这个误会的机会,有多大?我们真的那么幸运吗?

       三,矮化的易武茶。
       90年代,为了提高产量,方便采摘,兴起了一股砍大树茶的风气,或者矮化,或者烧死然后再种植台地茶。百年大树,千年大树,要么死于一旦,要么苟延残喘。砍了头的茶,香气不再尖锐,而在于圆润。好吧,我姑且说这么好听。然而,跟没有修剪,没有矮化过的茶比,我有个恶俗的比喻,心头经常想这样描述,被阉割的普洱茶……

       为什么高山寨、倚邦、一扇磨、茶王树、弯弓、白茶园等地的茶表现更为出色,大体上这些茶树都在同一年份,但客户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差别!没有修剪的茶树,更加饱满的气息!与单薄无缘!老班章,没有矮化,迄今把普通的易武大树茶的距离拉得远远的。幸亏我们还有一些硕果仅存的,因为躲在原始森林里幸免于难的茶。设想,如果不是在2005年左右发现了刮风寨茶王树、茶坪、白沙河、弯弓等地的直立大树茶,易武茶的地位,又将下一个台阶!历史,就是这样给我们开玩笑,起初的一些小小利益,让我们轻易动心,毁了祖先数百年的努力!让我们此生无法弥补!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到此结束。谢谢。OVER!
2013年8月26日星期一晚


大滇春晓 QQ:2529675648 MOB:13640808044

大滇茶友俱乐部招募茶友中:172885548
(招募中。。。)入群验证:春晓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13-9-20 22:2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大滇飞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04:25 , Processed in 1.22505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