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89|回复: 6

[转帖]紫砂名壶出清漳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3-3 13: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砂名壶出清漳――漳浦发现明时大彬壶始末壶价值连城,明末起就有众家竞仿名家高手制作的砂壶,常常真假难辨,因此名家原作更被视作稀世之珍。建国以后,闽南漳浦先后出土一批明万历至清初可时名家制作的砂壶,其中最负盛名的属明代制壶大家时大彬和清代制壶大师陈鸣远的作品。时大彬款的紫砂壶出自1987年7月发掘的明万历户、工二部侍郎卢维祯夫妇合葬墓,墓位于漳浦盘陀乡,有墓志为证。
<>  墓志载,卢维祯卒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由此可知时大彬此件紫砂壶的制作年代不会晚于明万历三十八年,从壶身筒斑斑茶锈和盖沿微损迹象可判定,这个壶应是死者生前喜爱并使用的茗壶,所以它的制作年代或许还要早若干年。 </P>

[转帖]紫砂名壶出清漳

[转帖]紫砂名壶出清漳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5-3-3 13: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年间人,是制壶名家时朋之子。他继承父业,发扬光大,在紫砂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等方面作出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一代“大家”、“巨匠”。《阳羡陶壶录》称他的作品“或陶土或杂砂土,诸款具足诸土色亦具足,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漳浦出土的这件紫砂壶“规制古朴复细腻”,恰反映了时大彬制壶的特色。壶为紫砂圆壶,色栗红,砂质温润,器身布满梨皮状小白斑。壶通高11厘米,口径7.5厘米,直口,短颈,圆腹平底下附假圈足,圆执为正耳把式,曲流圆孔,器口与圈足同大,圈足外壁垂直,内壁弧收,壶盖合缝严密。全壶壶身各部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转折圆润,隽永耐看。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弧形盖面上倒接了三只扁形鼎足以取代纽(的),使整圆形器盖呈覆鼎状。鼎为三代传国之重器,鼎式盖的配置顿时使圆壶婀娜的身姿平增古意。砂壶器型仿铜器,一方面是明清时代文人有喜好赏玩古玉铜器时尚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时大彬制壶工巧敦朴兼而有之的大胆奇巧风格的生动写照。
发表于 2005-3-3 13: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壶盖的方寸之地做文章,是时大彬制壶的一大特色。1987年出土于无锡华师伊夫妇墓的一把时大彬款小型茗壶的盖上,作者用浅浮雕形式饰四瓣如意云纹,茗壶尤显古朴敦雅。漳浦出土的这个壶底款为竖刻单行楷书“时大彬制”,是以刀代笔直接刻成,其字体遒劲,刀法娴熟,起笔处多圆折,轻浅而落笔有力。据说时大彬早期作品多为大壶,而且底款多请善书者落墨,然后再自己凑刀。到了中后期作品,除制小壶外,刻制底款便是自己直接以刀代笔,运刀成字。其书法沉着有力,水平在黄庭、乐毅帖之间。据此特征看来,这个壶当是时大彬中年以后的作品。 <>  据有关考古材料反映,有纪年的明代紫砂陶器前后仅有四件出土,其中有“大彬名款”的仅3件。就年代而言,此壶还是仅次于南京中华门外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紫砂提梁壶后,国内出土的第二把紫砂壶。 </P>
发表于 2005-3-3 13: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1990年7月,漳浦县赤岭畲族乡南坑村,在清乾隆二十三年贡生蓝国威墓中出土了陈鸣远制紫砂壶。据《漳浦县志》记载,死者系福建提督蓝理(1649—1720年)的侄子。墓中随葬物除鸣远款紫砂壶外,还有清彩绘山水人物白瓷茶盘一件、清“若琛珍藏”青花白釉杯4件、小锡茶叶罐1件,另有清带木盆小端砚1件、竹管毛笔两件、寿山石章3件、竹剔折扇1件。从随葬品中品类齐全的茶具和文房四宝中可看出,出身儒生的蓝国威生前是一个舞文弄墨、酷爱茶道的士人。 <>  出土的紫砂壶口径、底径都为5.6厘米,腹径8厘米,高5.2厘米。其坯体质地细纯,素洁光润的壶面是栗红色泽。器表布满梨皮状小凸点,直口扁圆腹,三弯式管圆状流已半残,圆环状柄,小把嘴用“暗接法”与壶身浑然一体,平底附矮圈足,压入式盖,盖顶略平,圆纽,中有一圆形排气小孔,底部阴刻“丙午仲夏,鸣远仿古”铭款两行八字,侧后钤篆字阴文名印“鸣”(椭圆形)、“远”(方形)两枚。这个壶“做工题款俱佳”,款识刀笔熟练洒脱,雅健兼而有之,表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其中,八个字里以两点代口旁的“鸣”字和“夏”字为草体,这一类款识书法有晋唐风格。 </P>
发表于 2005-3-3 13: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漳浦出土的此件紫砂壶集中反映了陈鸣远制壶的特色,因之考古学家宋伯胤先生认为此壶可作为认识鸣远壶的标准模式“标准器”。 <>  陈鸣远,名远,号鹤峰,又号壶隐,明末清初宜兴人,是继时大彬之后宜兴最重要的陶艺大家。清人徐喈凤主修的《宜兴邑志》中记载:“鸣远工制壶、盂、瓶、盒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土良(君用)间,而款识书法独雅健,有晋唐风格”;《阳羡名陶录》评其“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清人汪文楣《陶器行赠陈鸣远》诗云:“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赞为极致。而鸣远壶便成为“海外竞求”的东方陶艺杰作。从海内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陈鸣远制紫砂壶来看,无论是筋纹类(如瓜棱壶)还是自然型类(如束柴三友壶、梅干壶、包袱壶),技法均精纯,雕镂兼长,因此,称陈鸣远不愧为砂壶史上最全面的作家亦不算溢美之词。 </P>
发表于 2007-10-9 14: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7-11-24 23: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4-7-7 21:32 , Processed in 1.31362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