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观”的过程就是品味,感悟,印证的过程,通过香气,净心虑性,远离是非杂念,完成人生的自我修养,感悟人生真谛。
从品香的层次来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感觉、感知、感悟。 感觉:对香味的直接把握,准确嗅出它的甜味、凉味、苦味、清香、奶味等,为感知香味打好基础。宋人有“清甘、温、烈、媚”五品之标准,可试予体味。 感知:从物质上升至精神层面的阶段,对香味的观思,使之“犹疑似”,触动我们的灵感,开始进入潜意识。 感悟:对人生真谛的感悟。通过对香味的凝思,净心虑性,超然于物外,念天地之悠悠,宇宙之无限,从而达到神清气明之境界。 完成和感受品香的三个境界,最主要的是借一个“静”字,净心虑性。 身静,放下手中的事,使自己的身体得到轻松; 心静,放下心中的事,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安宁; 意境,摒弃杂念,感悟人生真谛。 通过“鼻观”,感知香气,激发灵感,澄心静怀,达到月明波静,风轻云淡,以静生慧的境界,感悟生命之意义:或叹宇宙之浩渺,或忆似水年华,或顿悟难解之惑,或消溶胸中块垒,或感生之快乐,或达内心愉悦等等。 品香的层次越高,文化的因素就越多,对品香人的修养要求就越高。因此,品香的过程,实际就是人性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过程。 《和鲁直二首》 宋·苏轼 壹 四句烧香偈予,随香遍满东南。 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贰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这不但是闻香的写照,也是对人生的感悟。对香味的感悟使他达到了“心闲”的境界。
品香的三个境界,实际上就是从对事物表象的感觉,上升到对事物抽象的概括,然后再上升为哲学层面的感悟。品香时的各种因素千变万化,品香人的个人素质、生活经历、人生追求不尽相同,品香的感觉、感知、感悟也一定会异彩纷呈,品香的美妙也正在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