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06|回复: 19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2-13 13: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111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帖子的最近访客

发表于 2005-2-13 1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2222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3 13: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33333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3 13: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44444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3 13: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55555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3 13: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666666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3 13: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77777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4 23: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漏了二图,</P>
<>诸兄讨论下啊。</P>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4 23: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讨论]接胎壶内看究竟
发表于 2005-2-14 23:3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有价值了,感谢!
发表于 2005-2-15 0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上下对接的成型手法?
发表于 2005-2-15 00: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2-15 0:19:03的发言:</B>
上下对接的成型手法?

<>
<>正是。</P>
<>标本的好处就是伸进壶内看究竟,</P>
<>一清二楚。呵呵。</P>
发表于 2005-2-15 12: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明中期(万历前后的)的壶?
发表于 2005-2-15 16:3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看工差不多,</P><>但泥料似乎不到。</P>
发表于 2005-2-15 19: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认为不到明中期.</P><>时大彬创造了打身筒,镶身筒的工艺,一直延续到今天.</P><>估计上下对接的制作手法,在时大彬后也在某些艺人那里得到延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22:01 , Processed in 1.24046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