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叶上荷阳

沙老藏砂 (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7: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石楳彭年井栏锡包壶

         石梅彭年锡包壶101_副本.jpg

        通高8.4厘米,杨彭年制,石楳刻。
      这把井栏式锡包壶为杨彭年和朱石梅两位大家合作之品,极为难得。壶身铭文:“抚石鼓古文古一桮水胜秦时火,石楳镌,应冠山一兄清玩”,壶内底部有一方印“杨彭年制”。三颗玉石晶莹圆润,与锡包金属相互映衬,显得刚柔并济。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7: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 范述增制 二泉刻款锡包壶

         清二泉锡包壶103_副本.jpg

        通高8.8厘米,作者:范述增,刻者:二泉。壶身铭文:汲古绠脩弗与世*沉浮(星号字待考,我猜是一“荡”字,但拿不准,哪位高人识得,请告知在下,先在此谢过!)
      邵二泉,名友兰,清嘉庆道光年间人,他也时常参与曼生壶的制作,精于陶刻。同时也与吴月亭(竹溪)、邵景南等紫砂名家合作。范述增亦是制陶名工,二人合作之壶,殊为难得。
发表于 2012-8-3 11: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包壶也有一段传奇故事,壶之有缘,沙老有缘!
发表于 2012-8-3 1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壶之韵,玉之润,锡之朴素。。。。三合一。。。。
发表于 2012-8-3 2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包壶也有一段传奇故事,壶之有缘,沙老有缘!
壶之铭 发表于 2012-8-3 11:44



    壶在等你,你在寻壶,呵呵。相遇便是有缘。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壶之韵,玉之润,锡之朴素。。。。三合一。。。。
生如夏花 发表于 2012-8-3 19:09



    谢谢夏花欣赏 请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5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总版欣赏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步朗锡包壶

         步朗锡包壶.jpg

        通高7.5厘米,鼓腹直颈压盖,通身包锡,把、钮、嘴三处镶玉。
      壶身一面镌刻:煮甘泉 烧红叶 一榻清风 半芦明月。落款:步朗。另一面刻:半炉活火  癸巳秋制。字迹清秀而洒脱。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6: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秦权式锡包壶

          dsc_2259紫砂锡包壶 _副本.jpg

       此壶通高11.5厘米,以秦权为型,壶身两面皆有铭文。一面刻:上如权 下如瓦 秦欤汉欤 赠嗜古者。落款:竹隐。
     另一面刻:上林甘泉饮之延年 庚寅秋八月制 赠友莲七兄。落款:石香。壶上铭文词句古雅,刀法流畅,苍劲俊美集于一体。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16: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井栏式锡包壶

          dsc-2367.jpg    

    通高10厘米,壶身一面刻兰石图,兰花飘逸芬芳。另一面刻一副对联:一榻茶烟新雨后 小帘花韵午晴初。落款:竹痷。
发表于 2012-8-6 22: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接152楼
拟为:汲古绠修弗 与世易沉浮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7: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152楼
拟为:汲古绠修弗 与世易沉浮
czhmao 发表于 2012-8-6 22:46


    感谢先生指点。不知这句话有出处没有?
   还有一点疑问与先生探讨:这句话的断句有些意思,若断为“与世易沉浮”,则说一个人要顺应潮流,举世皆醉则吾亦醉,举世皆醒则吾亦醒。然而若是换一种断法,“弗与世易沉浮”,则意思相反,大有儒家“世有道则出仕,世无道则泛槎于海”的精神。先生以为如何断句为当?
 楼主| 发表于 2012-8-7 18: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华绝代:杨凤年梅段壶

          杨凤年梅段壶_副本.jpg

       此梅段壶通高8.9厘米,砂泥深紫色,壶的两面有盛开的梅花及苍劲的梅枝,壶把、壶嘴和壶钮也都制成梅枝形状,枝上有梅花朵朵,枝干上的裂纹、树节都塑造得栩栩如生,工艺一流,神韵动人。在壶底,有一圆形印章“杨氏”。

          杨凤年梅桩壶3_副本.jpg

        《宜兴紫砂》书中图66载南京博物院藏有一把梅段壶,与此壶印章相同而形状相似,系杨彭年的妹妹杨凤年所制。杨凤年,字玉禽,是紫砂史上女性陶人中的佼佼者。作为女性,她的目光更多地关注到四季花卉,有女儿情怀,亦有不凡气质,灵性慧质融合自然之美,便产生了传世不朽的风卷葵、梅段与竹段。
发表于 2012-8-7 19: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凤年梅段,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3 14:31 , Processed in 1.1856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