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17 10:06: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寒塘[/I]在2007-4-17 0:11:1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福哥[/I]在2007-4-16 23:53:53的发言:[BR]藏壶兄的这把壶是书上原件,但也是个人感觉比较有疑虑的一把壶。我想从几个面向来讨论这把壶,..
1.从壶的形制来说,周永福制壶是所处年代中追攀邵大亨最力的一位紫砂艺人,当时也得到了这样的肯定,在传统的技艺承传中,并非不能有自己的风格,但这把壶不仅是创新,且已脱离了时代风格,甚具现代感,
2.从陶刻上来看,绘画的布局不谈,这些刀法的使用并不具时代风格,尤其刻楷书字"望江南"中出现了"后"与"对"的简体字,更是不该,
3.盖内的的气氛有些玻化感,气孔的修整嫌粗糙,椭圆"永福"款印字体相当弱,《后贴一附图可做比较》
附图: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7-4/200741623534690091.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div>
与福哥探讨
此壶追攀大亨已得好几分风韵
陶刻个人以为时代风格显著,以前错字难免,前几日苏轼那词可见
印款个人感觉很正
支持福哥 寒塘兄品学精神求精细腻 另小弟敬佩!研究此壶!众多高手都深入探究!在此不加赘述!
姑且遑论其他抽象的用词 好比泥料不对 造型不好 风格 神韵不搭 等等比较难以吸收的部分!
拙见再补充一点! 仅以道光咸丰年间大亨为首简洁的风格取向 论周永福创作茶壶 言追攀大亨可以被接受的话 实难理解何以满工装饰?!就算例外所为 也很难想像会挑选这样一首失意政客酒后思乡情怀的意境来隽刻茶壶?!接着小弟把苏轼 望江南 全文po上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大家不难发现哪里不同 是[休对不是且对]!这就是刻的人看着搞刻的 刻错都不知道! 如果周永福挑这首词证明他早该背熟 很欣赏的苏轼作品才会刻在他做的壶上 怎会刻错还不自知贻笑大方
再说这里面确实有一个简体字[对]
[后]和[后]古人多半是用后者
至于寒塘兄所言 有老壶刻简体字 一小弟以为那是行草 行草满多就是现在所谓的简体字
简短补充 以期讨论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