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玉壶客

帮忙掌掌眼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7-7-12 20: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锡山俞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俞国良有可能使用这方印吗?这方印是俞在死之前请人为邵宝琴、邵陆大兄妹制壶刻的,有很多这种底款的宝琴、陆大作品的,俞本人是不会也不可能使用这方意思为自己传人作品的印章的。
发表于 2007-7-12 21: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图片看有老味,但觉得并不顺眼。
发表于 2007-7-12 22: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22: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7-7-12 20:55:17的发言:[BR]“锡山俞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俞国良有可能使用这方印吗?这方印是俞在死之前请人为邵宝琴、邵陆大兄妹制壶刻的,有很多这种底款的宝琴、陆大作品的,俞本人是不会也不可能使用这方意思为自己传人作品的印章的。

这把壶谁做的先不说,不赞同马哥的观点,自己做的东西落“xxx传”也未尝不可呀
发表于 2007-7-12 22:4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可以存异,各抒己见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方式,此壶在做工上与俞的作品出入较大,不赞成晚年做工差点的观点,至今见过俞国良的东西无论早中晚都是良工精品,这么粗的东西也是不符合当时俞国良的名气的(虽然晚年有些潦倒,但出手更不会是如此的差的),亲自操办请人刻給子女的章也更是不可能使用,还有,俞晚年作品不大可能盖“祖琳”款,都是“国良”盖款,“锡山俞制”、“金鼎商标”、“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民国念五年时年六十三”、“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
发表于 2007-7-12 22:50: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7-7-12 22:46:58的发言:[BR]观点可以存异,各抒己见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方式,此壶在做工上与俞的作品出入较大,不赞成晚年做工差点的观点,至今见过俞国良的东西无论早中晚都是良工精品,这么粗的东西也是不符合当时俞国良的名气的(虽然晚年有些潦倒,但出手更不会是如此的差的),亲自操办请人刻給子女的章也更是不可能使用,还有,俞晚年作品不大可能盖“祖琳”款,都是“国良”盖款,“锡山俞制”、“金鼎商标”、“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民国念五年时年六十三”、“江苏全省物品展览会特等奖状俞国良”。

支持各抒己见是讨论问题的正确方式的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23: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古兄和马哥的个抒己见,把问题缩小一点。再问一下马哥,兄看新访?老访?还是兄妹用俞的章?如是最后一种,那只要搞清楚兄妹有没有用过祖琳的章就清楚了。
发表于 2007-7-12 23: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玉壶客[/I]在2007-7-12 23:01:15的发言:[BR]感谢古兄和马哥的个抒己见,把问题缩小一点。再问一下马哥,兄看新访?老访?还是兄妹用俞的章?如是最后一种,那只要搞清楚兄妹有没有用过祖琳的章就清楚了。
我看此壶是80年代末仿制的,邵家兄妹的功底也比这把壶要好些。

帮忙掌掌眼

帮忙掌掌眼

帮忙掌掌眼

帮忙掌掌眼

帮忙掌掌眼

帮忙掌掌眼

此壶虽不是兄妹章,但还是比那把“祖琳”款好些的。
发表于 2007-7-12 23: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壶看老.............
发表于 2007-7-13 00: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松垮 和 名头差距太大
发表于 2007-7-13 0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壶是老无凝,关于印款[[锡山俞传]]之意识是应该解释为锡山--无锡人,俞--姓氏也,传--艺人也,也就是说俞到宜兴制壶时就用了此印,用此印的目地是告诉世人我是无锡人也,所不应该解释为此印留传后人之用也.
发表于 2007-7-13 07: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老!
发表于 2007-7-13 07: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常乐安★[/I]在2007-7-13 1:10:10的发言:[BR]此壶是老无凝,关于印款[[锡山俞传]]之意识是应该解释为锡山--无锡人,俞--姓氏也,传--艺人也,也就是说俞到宜兴制壶时就用了此印,用此印的目地是告诉世人我是无锡人也,所不应该解释为此印留传后人之用也.

用此印的目地是告诉世人我是无锡人也,不应解释为此印留传后人之用也
有道理!支持这种说法!
发表于 2007-7-13 07: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常乐安★[/I]在2007-7-13 1:10:10的发言:[BR]此壶是老无凝,关于印款[[锡山俞传]]之意识是应该解释为锡山--无锡人,俞--姓氏也,传--艺人也,也就是说俞到宜兴制壶时就用了此印,用此印的目地是告诉世人我是无锡人也,所不应该解释为此印留传后人之用也.[/QUOT

常兄,您应能记的俞国良曾经用过的是"锡山俞制"?
发表于 2007-7-13 0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锡山俞传”印是有历史记载的,无需赘言,关键是要搞懂“传”的读音,是CHUAN不是ZHUAN,呵呵,俞国良要表明自己是无锡人早就使用了“锡山俞制”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6 15:21 , Processed in 1.223647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