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云霄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19: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这一贴真正算是抛砖引玉了,欢迎大家多多进行类似的学术讨论,以便让更多的新手学习和受教。
发表于 2005-5-2 21: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兄:</P>
<>終於到家了,趕緊把壺po上來.....</P>
<>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P>
发表于 2005-5-2 21: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讨论]看一把朱可心款的壶。
发表于 2005-5-2 21: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B>winn</B>兄,与大伙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5-5-2 21: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B>winn</B>兄的精美图片,养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 21:53:03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3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叫天壤之别啊!我无语。。。。。。</P><>谢谢winn兄!</P>
发表于 2005-5-3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13楼的壶,个人存疑:</P><>1.一般所见朱可心的作品盖印"可心",底印"朱可心",此壶却恰恰相反.个人印象中没有见过盖款用"朱可心"的.</P><>2.比较了一些资料中朱可心的印款,发现"心"字的篆书写法与13楼的不同.不知道是否照片的原因,13楼的"心"字看上去四条都呈直竖.而事实上应该是外面二竖向内弯.(象14楼的写法)</P><>3.另外,从14看,"可心"是做为底款.印章尺寸比较大,而一般所见"可心"都是小方章.</P><>个人看法,提供给大家讨论,请指正!</P>
发表于 2005-5-3 19: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证款识确也是鉴别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壶的神韵上去辨别。</P><>如真是好壶会使人心跳加快,好壶就有这样的魅力。</P>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瞄一眼</I>在2005-5-3 19:12:40的发言:</B>

<>考证款识确也是鉴别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壶的神韵上去辨别。</P>
<>如真是好壶会使人心跳加快,好壶就有这样的魅力。</P>


发表于 2005-5-3 20:56:5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瞄一眼</I>在2005-5-3 19:12:40的发言:</B>

<>考证款识确也是鉴别壶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壶的神韵上去辨别。</P>
<>如真是好壶会使人心跳加快,好壶就有这样的魅力。</P>

<>对新壶而言,不一定适用。</P>
发表于 2005-5-3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inn</I>在2005-5-3 18:14:45的发言:</B>

<>殷兄:</P>
<>為何殷兄如此有把握認定"朱"未做過此壺? 我不一定把握自己的壺是一定對或錯,但我曾經在另一本書上也看過"朱"做類似的壺(下次找到po上圖片)</P>
<>殷兄可否告知如此認定"朱"未做過此壺的理由............Thanks..</P>


你是在哪本书上看到过,此书是否具有权威性,另外我的依据是以前与丁蜀镇退休的档案馆员探讨过和各方面收集的信息所了解得出的,不一定完全正确,期待你把书上的内容登出来让大家一起探讨,最好把书的封面也登一下,期待中---
发表于 2005-5-3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inn</I>在2005-5-3 18:14:45的发言:</B>

<>殷兄:</P>
<>為何殷兄如此有把握認定"朱"未做過此壺? 我不一定把握自己的壺是一定對或錯,但我曾經在另一本書上也看過"朱"做類似的壺(下次找到po上圖片)</P>
<>殷兄可否告知如此認定"朱"未做過此壺的理由............Thanks..</P>

<>
<>WINN兄说的是对的,朱可心确实做过这种壶.此壶的照片在&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中有刊登.(第51页--如意壶)</P>
<>&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是由朱可心的后人朱泽华,与弟子潘春芳,汪寅仙,许成权,李碧芳,高丽君,王小龙,曹婉芬,范洪泉.......等多名大师高工为纪念朱可心诞辰100周年共同编写的,相信其内容是对朱可心艺术生涯最有权威的介绍和评价,书上所刊登的图片应该也是经过他们认可的朱可心作品.所以个人认为朱可心做过这种壶是无疑的.</P>
<>由于照片拍摄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个人感觉单从照片无法确定兄贴的壶是否真品.</P>
<>但兄的壶与书上的壶在印章的用法上完全不同.书上的壶盖印为"可心"小方印,底款为"朱可心".按理说,同样的壶用款时一般也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印习惯.</P>
 楼主| 发表于 2005-5-3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5-3 21:47:43的发言:</B>
&gt;
<>
<>WINN兄说的是对的,朱可心确实做过这种壶.此壶的照片在&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中有刊登.(第51页--如意壶)</P>
<>&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是由朱可心的后人朱泽华,与弟子潘春芳,汪寅仙,许成权,李碧芳,高丽君,王小龙,曹婉芬,范洪泉.......等多名大师高工为纪念朱可心诞辰100周年共同编写的,相信其内容是对朱可心艺术生涯最有权威的介绍和评价,书上所刊登的图片应该也是经过他们认可的朱可心作品.所以个人认为朱可心做过这种壶是无疑的.</P>
<>由于照片拍摄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个人感觉单从照片无法确定兄贴的壶是否真品.</P>
<>但兄的壶与书上的壶在印章的用法上完全不同.书上的壶盖印为"可心"小方印,底款为"朱可心".按理说,同样的壶用款时一般也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印习惯.</P>

<>老哥严谨的精神值得钦佩。</P>
发表于 2005-5-3 22: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5-3 21:47:43的发言:</B>
&gt;
<>
<>WINN兄说的是对的,朱可心确实做过这种壶.此壶的照片在&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中有刊登.(第51页--如意壶)</P>
<>&lt;&lt;朱可心紫砂陶艺百年纪念&gt;&gt;一书是由朱可心的后人朱泽华,与弟子潘春芳,汪寅仙,许成权,李碧芳,高丽君,王小龙,曹婉芬,范洪泉.......等多名大师高工为纪念朱可心诞辰100周年共同编写的,相信其内容是对朱可心艺术生涯最有权威的介绍和评价,书上所刊登的图片应该也是经过他们认可的朱可心作品.所以个人认为朱可心做过这种壶是无疑的.</P>
<>由于照片拍摄的角度不完全一样,个人感觉单从照片无法确定兄贴的壶是否真品.</P>
<>但兄的壶与书上的壶在印章的用法上完全不同.书上的壶盖印为"可心"小方印,底款为"朱可心".按理说,同样的壶用款时一般也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印习惯.</P>


感谢老紫砂兄指正,因为朱100年纪念书的图片效果不好且与其他书有较多重复,因此本人没有购买,随意看了遍,学无止境啊!多谢!
发表于 2005-5-4 2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又上了一课,感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6 20:09 , Processed in 1.216803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