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5-11-22 9:18:51的发言:</B>
< >
< >醉里兄说法不成立。</P>
< >赵松亭为吴大徵工作过二年,即1893年和1894年,所落“东溪”款有简有繁,而不是兄所说的前期和后期之分。</P>
< >高老板上图后,由于我的看法和大部分同仁有出入,所以我再三研究了两件东溪刻的藏品和其他图片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赵的刻很随意,以刀代笔,一刀一划,成竹在胸,但这件刻略显拘谨,也不见刀法。所以还是有保留意见。</P>
< >请醉里兄和大家指正。</P></DIV>
< >书刻确是最大疑处,
< >同意明远兄的意见,
< >另补充一点,每人的笔法都有个人特点,这与当代人的签名同理。
< >紫砂上署款判别更为明显且简便,
< >尽管繁简字体会造成结构差异,
<P>但仅从起势落笔看,尽现个人书风笔法,如岩如、泉石、东溪......
<P>仅就东溪之东而言,有繁简之分、行草之别,
<P>但左下之撇几乎都写作从下往上的提,形成个性特征和甄别真伪之点。
<P>因此,仿者尽管描绘字体,但笔法生疏、刀刻描划、起势落笔等方面就难免露出马脚。
<P>个人之断,直言之评,无关亲疏,仅作参考!!</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2 18:00:0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