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传炉斋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BR>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3: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BR>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3: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BR>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3: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邵云儒(岩如生)刻的加彩山水人物大花盆
<BR>
发表于 2006-3-30 14: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美之器,用心之作!欣赏了,谢谢传炉兄分享!</P>
发表于 2006-3-30 14: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谢谢传炉兄分享!
发表于 2006-3-30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盆,供一资料参阅。</P>

<>高标,惠山泥人艺术大师,初名菊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魏巷人。幼时家境贫寒,9岁去沪当学徒。12岁进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塑真科(泥塑科)学艺,师从著名面塑艺人潘树华,经6年苦学,掌握了泥塑技艺。 1921年回无锡惠山,从业于师兄开设的天津美术馆。1924年在惠山开设泥人作坊,将惠山泥人的传统特色与天津泥塑技艺相结合,大大改观了惠山泥人的内容、风格和造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泥人的印坯技艺。曾赴镇江、南京、杭州等地制作城市建筑模型。在宜兴省立陶瓷初级职业学校任雕塑技师期间,创作了史可法、岳飞、黄花岗72烈士等人物塑像,因而在同行中崭露头角。1947年由重庆回锡,任中国塑像公司技师。1948年在惠山开设高标艺术馆。 建国后,他创作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浮雕像广受欢迎。1953年出席苏南第一届文代会。1956年起,先后在惠山泥人生产合作社、惠山泥人厂工作,创作了著名的《大丰收》、《鲁迅》、《武松打虎》等大量杰作,有的还出国参展获好评。50年代末,他对传统儿童耍货作品“大阿福”的造型、服饰、色彩等进行艺术再创造,既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又突出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该代表作于1979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逝世,终年81岁。</P>
发表于 2006-3-30 1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炉提供了好盆!Lxq提供了好文!谢谢!</P>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5: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lxq2004</I>在2006-3-30 14:41:27的发言:</B><BR>
<>好盆,供一资料参阅。</P>
<>高标,惠山泥人艺术大师,初名菊林,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无锡城郊扬名乡魏巷人。幼时家境贫寒,9岁去沪当学徒。12岁进上海普益平民习艺所塑真科(泥塑科)学艺,师从著名面塑艺人潘树华,经6年苦学,掌握了泥塑技艺。 1921年回无锡惠山,从业于师兄开设的天津美术馆。1924年在惠山开设泥人作坊,将惠山泥人的传统特色与天津泥塑技艺相结合,大大改观了惠山泥人的内容、风格和造型,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泥人的印坯技艺。曾赴镇江、南京、杭州等地制作城市建筑模型。在宜兴省立陶瓷初级职业学校任雕塑技师期间,创作了史可法、岳飞、黄花岗72烈士等人物塑像,因而在同行中崭露头角。1947年由重庆回锡,任中国塑像公司技师。1948年在惠山开设高标艺术馆。 建国后,他创作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浮雕像广受欢迎。1953年出席苏南第一届文代会。1956年起,先后在惠山泥人生产合作社、惠山泥人厂工作,创作了著名的《大丰收》、《鲁迅》、《武松打虎》等大量杰作,有的还出国参展获好评。50年代末,他对传统儿童耍货作品“大阿福”的造型、服饰、色彩等进行艺术再创造,既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又突出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该代表作于1979年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证书。1983年逝世,终年81岁。</P></DIV>
<>非常感谢Lxq2004兄的珍贵资料!是你的这一珍贵资料,使我收藏的这个花盆更加有意义,我更喜欢此盆了。再次谢谢Lxq2004兄!</P>
发表于 2006-3-30 15: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6-3-30 16: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有许多"南林"的刻饰其实应为"菊林"?
 楼主| 发表于 2006-3-30 16: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慈壶</I>在2006-3-30 16:17:22的发言:</B><BR>是否有许多"南林"的刻饰其实应为"菊林"?</DIV>
<>否,南林与菊林毫不相干,南林是清晚至清末时的文人,而菊林却是民国时期的泥塑大师,就从字看,南字与菊字也很容易分清。</P>
发表于 2006-4-1 05: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之间长知识,谢谢!
发表于 2006-4-2 07:4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刻.漂亮</P>
发表于 2006-4-4 18: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 严重羡慕!!!!</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4 13:27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