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半闲堂专家

清中三色泥绘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8-4 23: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6-8-4 22:02:55的发言:[BR]<>此壶从图片看最多是到民国的仿品,一般。</P>

此壶肯定是老的而且是开门的! 年代应早于民国是晚清的,而且可肯定地说出水也是独孔的!
泥料及做工造型等风格都与晚清相符, 装饰方法彩用清中期的彩色泥绘(彩泥绘从清中乾隆开始)手法,
清中彩泥绘乾隆比较细,到嘉.道时就粗了些, 到晚清特别是光绪 泥绘或彩泥绘的盆或壶都是简洁而
又写意化了! 至于底款要求不算太高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发表于 2006-8-5 11: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半闲堂专家[/I]在2006-8-4 21:53:57的发言:<br>认同阿志先生讲法,此壶为清道光时期所制本人认为虽非曼生真迹但不失为好壶明远兄所说画工不好恰恰相反此壶画工非常写意笔画流畅配色巧妙况且这时期彩绘用色大多为单色此壶是三色彩绘相当少见在洁白的段泥上显得相当活泼,至于印款难道没看出是金石刀刻的么?


看图片我不否认这把壶有老气,但老到什么时候很难判断.至少我看不到清中.
半闲堂兄这样的看法正是我的疑惑之处,
'画工非常写意笔画流畅配色巧妙"和印款上的错字很矛盾.
尚古兄的"到晚清特别是光绪 泥绘或彩泥绘的盆或壶都是简洁而又写意化了"的论点可以接受.
但这把壶在没有更多的实物辅证之前不排除新仿的可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5 11:57:4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5 12: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论证的时代里;疑对方为假时,须我方证“假”,非对方证“真”,“诉方举证”的原则下,往往被诉方有利;紫砂论坛里,可以评论,不好定论;可以佐证,不好实证;佐证交给论坛,实证付诸科学;身处罗生门,只有自己保持冷静的头脑,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抽丝剥茧,理出一方头绪,方可立足不败,长保青春。
发表于 2006-8-5 15:2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好。
发表于 2006-8-9 00: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怎么样啊,顶一下!
发表于 2006-8-9 01: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小马[/I]在2006-8-4 22:02:55的发言:[BR]<>此壶从图片看最多是到民国的仿品,一般。</P>

同意小马哥观点
发表于 2006-8-9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看到一丝的老气  着跟瓷器一样   我玩瓷器主要看磨损看瓷胎看造型看画风.这把壶第一看磨损少,没有时代的痕迹,保存再好的东西都有其时代的沧桑.第二胎骨没有老壶的那种老气,着把壶没看出使用很久的痕迹.第三画风新颖.所以本人拙见着把壶看新,具体还是上手结合才好.</P>
发表于 2006-8-9 14: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看不到补图,</P>
<>仅这几图看是把新壶。</P>
发表于 2006-8-9 14: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小马哥的意见 此泥料个人认为看不到清 </P>
发表于 2006-8-9 22: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絕對不是曼生壺,但泥料好 ,拼清末民初,價格不離譜可收下
发表于 2006-8-19 15: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诸兄,此泥料似段非段为何料?我有一笔洗无款荷型与这泥料一样.谢谢!
发表于 2006-8-19 16: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仿,段泥最容易做旧
发表于 2006-8-19 17: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壶最开门并且没作旧.段泥在老壶中最易失眼.原因是火候达不到.一用便吐黑且冼不尽.这把壶火候整好.烧塾的段泥茶水难上色.目前丁山.台湾做旧高手无一人能把吃饱温度的段泥壶做旧过关.而这把壶还是赤膊的.</P>
发表于 2006-8-20 15: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老。
发表于 2006-8-20 16: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壶上手后的感觉大开门的!三色泥绘非常难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2 18:12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