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藏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8-20 00:4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對一下

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6-8-17 21:38:23的发言:[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8/200681721381931234.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发表于 2006-8-20 00:4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6-8-17 21:40:06的发言:[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8/20068172140433506.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发表于 2006-8-20 00: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发表于 2006-8-20 00: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发表于 2006-8-20 01:4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6-8-17 21:41:24的发言:[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8/20068172141195896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第七十三把壺 清初 凌萬餘款漢方壺

失善多年的兄弟壺,兄壺容光煥發,我壺滄桑滿佈,境遇大是不同呀!!
发表于 2006-8-20 09: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他鄉遇兄弟,兩眼淚汪汪
发表于 2006-8-20 15: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6-8-20 0:03:29的发言:[BR]答几位同好.形体桥滴大高.把无力.内出口太直.开盖后有明显浸泡草酸痕迹.超过正常时间约5分钟.脚底打磨过急猜测是在水泥地打磨后用过佃砂皮.印章该是托老款.在按印时衬过保鲜膜.网上看壶有色差.并经验对壶不对人.上帖糊言求质非求量.确保壶坛评壶的权威要靠壶迷的诚信争呜'给那些会做壶不会看壶的大师擦眼眯是壶迷的责任哦.
从帖子看,古兄对紫砂仿古手法了解甚多,希望多多指点。
发表于 2006-8-20 21:2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6-8-20 0:03:29的发言:[BR]网上看壶有色差.并经验对壶不对人.上帖糊言求质非求量.确保壶坛评壶的权威要靠壶迷的诚信争呜'给那些会做壶不会看壶的大师擦眼眯是壶迷的责任哦.

说的好!望多莅临直言!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22: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6-8-20 0:03:29的发言:[BR]答几位同好.形体桥滴大高.把无力.内出口太直.开盖后有明显浸泡草酸痕迹.超过正常时间约5分钟.脚底打磨过急猜测是在水泥地打磨后用过佃砂皮.印章该是托老款.在按印时衬过保鲜膜.网上看壶有色差.并经验对壶不对人.上帖糊言求质非求量.确保壶坛评壶的权威要靠壶迷的诚信争呜'给那些会做壶不会看壶的大师擦眼眯是壶迷的责任哦.

感謝古兄的寶貴發言,您說的這些真是後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確實很值得做資料,還希望古兄看有沒有圖片配合說明。可以開ㄧ新帖指導ㄧ下!不甚感激!!畢竟這些訊息一般人不容易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22: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怡陶[/I]在2006-8-20 1:41:08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6-8-17 21:41:24的发言:[B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8/20068172141195896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div>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8/2006820137471016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失善多年的兄弟壺,兄壺容光煥發,我壺滄桑滿佈,境遇大是不同呀!!

怡陶兄太客氣了!以泥料而言我還比較喜歡兄這一把!看兄把壺照顧的這麼好,慚愧的應該是我^^
只因這把壺殘的太厲害,兩邊已經裂的!怕整理乾淨的過程中會報銷所以ㄧ直維持原樣~要不洗乾淨應該會好看一點!
发表于 2006-8-21 21: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6-8-20 0:03:29的发言:[BR]答几位同好.形体桥滴大高.把无力.内出口太直.开盖后有明显浸泡草酸痕迹.超过正常时间约5分钟.脚底打磨过急猜测是在水泥地打磨后用过佃砂皮.印章该是托老款.在按印时衬过保鲜膜.网上看壶有色差.并经验对壶不对人.上帖糊言求质非求量.确保壶坛评壶的权威要靠壶迷的诚信争呜'给那些会做壶不会看壶的大师擦眼眯是壶迷的责任哦.

古兄真是有心人~~只不过对于兄所说的“草酸”一词不甚理解,这和硫酸及盐酸有何不同呢?印象中“瓷器作旧”里有一种以稀释了的硫酸擦拭器物表面以达到降低“火光”的效果,但这只适用与“青花”、“单色釉”等釉下彩瓷器,“粉彩”等釉上彩是不能使用这种方法的,再加上用酸擦拭过釉面事实上是破坏(腐蚀)了器物的釉面,因此用手轻扶釉面会有滞手感,有点经验的玩家都很容易察觉并加以区分。

紫砂壶是无釉面的光素器,稀释了硫酸是否对其起作用,我没试验过。个人感觉观察紫砂的新旧还是应从胎土入手,经常听说某件缺盖的壶因找不到合适的泥料而最终放弃为其配盖的念头,这足以证明了胎土是无法被复制的。当今紫砂工艺已日趋完善,除了公认的几位大师的作品,普通工匠的东东,并不能难倒现在的艺人。还有就是器物的包浆是长期使用或把玩的结果,但这只是分辨新旧的一个参照,并不能以此为据!没有人说不喝茶就不能玩壶,很多老壶是没有被使用过的(或者说不经常使用)。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21: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满口壶话[/I]在2006-8-21 21:23:0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6-8-20 0:03:29的发言:[BR]答几位同好.形体桥滴大高.把无力.内出口太直.开盖后有明显浸泡草酸痕迹.超过正常时间约5分钟.脚底打磨过急猜测是在水泥地打磨后用过佃砂皮.印章该是托老款.在按印时衬过保鲜膜.网上看壶有色差.并经验对壶不对人.上帖糊言求质非求量.确保壶坛评壶的权威要靠壶迷的诚信争呜'给那些会做壶不会看壶的大师擦眼眯是壶迷的责任哦.</div>
古兄真是有心人~~只不过对于兄所说的“草酸”一词不甚理解,这和硫酸及盐酸有何不同呢?印象中“瓷器作旧”里有一种以稀释了的硫酸擦拭器物表面以达到降低“火光”的效果,但这只适用与“青花”、“单色釉”等釉下彩瓷器,“粉彩”等釉上彩是不能使用这种方法的,再加上用酸擦拭过釉面事实上是破坏(腐蚀)了器物的釉面,因此用手轻扶釉面会有滞手感,有点经验的玩家都很容易察觉并加以区分。

紫砂壶是无釉面的光素器,稀释了硫酸是否对其起作用,我没试验过。个人感觉观察紫砂的新旧还是应从胎土入手,经常听说某件缺盖的壶因找不到合适的泥料而最终放弃为其配盖的念头,这足以证明了胎土是无法被复制的。当今紫砂工艺已日趋完善,除了公认的几位大师的作品,普通工匠的东东,并不能难倒现在的艺人。还有就是器物的包浆是长期使用或把玩的结果,但这只是分辨新旧的一个参照,并不能以此为据!没有人说不喝茶就不能玩壶,很多老壶是没有被使用过的(或者说不经常使用)。呵呵。

熱鬧,真熱鬧^^"滿口兄"的問題還是留給古兄回答~
對兄所說胎土的問題個人還是支持的!做出來的效果就算外觀在怎麼像,本質還是有著極大的區別!這也是許多高手玩紫砂到最後玩的就是胎土的砂石之美
发表于 2006-8-21 21: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納有時對仿古壺會動心,一來便宜,二來形似可滿足一下,但前題一定是好胎土,想想幾十塊大洋買一堆好泥就會讓你作夢都偷笑了,更何況仿者要花多大的功夫去滿足你的感觀 ,好泥就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是20元買的
发表于 2006-8-21 2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6-8-21 23: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关注中。。。。。。。。。</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4 05:32 , Processed in 1.170003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