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藏壺

第八十九把壺 晚清 子冶石瓢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9-8 23: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漂亮</P>
发表于 2006-9-8 2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藏壺兄的高見令小妹受益匪淺,希望隨著藏壺兄的帖子,能更了紫砂之美
 楼主| 发表于 2006-9-8 23: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enjoy[/I]在2006-9-8 23:53:13的发言:[BR]藏壺兄的高見令小妹受益匪淺,希望隨著藏壺兄的帖子,能更了紫砂之美

不敢不敢~~網上還有各版主及許多高手!我學習還來不及阿~~~~
发表于 2006-9-9 02: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藏壶兄的解释!学习了</P>
发表于 2006-9-9 09: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所知道的與您分享,有錯的希望各位兄長補足~
自古以來名家之作一直為世人所喜好,銷量和價格也會較普通工匠來的好!因此自明代到近代名家,都有同期甚至後期的製壺者在壺上打上該名家款。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同期托款或是後托款!當然再白話一點講可以說是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現今的低劣仿製品有所區別。  昔日的托款壺之所以部分還有收藏價值一方面是所具備的時代背景及本身的製作工藝,還有長期培煉出來的砂土!就小弟拙見,現今許多仿古壺製作者及民間藝人手藝之高比起名家之壺實在各有千秋。難保再過個幾十年也是把好的托款壺!但最怕的是把新仿壺用鞋油做舊當老壺的價錢賣,把化料壺當名家壺賣....
這樣的托款壺對研究古壺又增加了許多難度,也更加需要多方求證!所以我覺得現在能夠接觸古壺是值得慶幸的,也是更具使命的!因為越晚入門學問越深,買錯的風險越高!也正因為如此我希望我們能爲將來的紫砂傳承留下正確的典籍規範,以免後人越走越艱難....
鼓掌!这段话说得精彩!
发表于 2006-9-9 1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盖款:汝霖???</P>
发表于 2006-9-9 10:3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op2772143[/I]在2006-9-9 10:19:40的发言:[BR]<>盖款:汝霖???</P>

不可能.应该无盖款.
发表于 2006-9-9 11: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以下是引用[I]藏壺[/I]在2006-9-8 22:11:08的发言
]
完全赞同藏壺兄的发言.
再深入些说:托款和老仿应该是两个概念.
比如底款是"阿曼陀室",盖款是"竹溪";底“时大彬制”盖款“方拙”等这一类壶明显有制壶人款识的应该规类于托款.使用这类托款是出于对前人的敬佩和鉴赏的目的.如藏壺兄所言这类壶收藏价值也很高.
还有就是老仿,无制壶人款识,时代\工手\风格\款式明显不符所托款的.象"陈鸣远""大亨"王南林""葛明祥"等尤为常见.这类壶根据工手、年份、壶型、品相等收藏价值高低不等.
与大家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更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9 11:10:4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9-9 11: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9-9 10:32:09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top2772143[/I]在2006-9-9 10:19:40的发言:[BR]<>盖款:汝霖???</P></div>
不可能.应该无盖款.

同款壶中盖款汝霖的见过,当时放掉了现在确还有点可惜!
发表于 2006-9-9 11: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醉壶楼[/I]在2006-9-9 11:17:07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9-9 10:32:09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top2772143[/I]在2006-9-9 10:19:40的发言:[BR]<>盖款:汝霖???</P></div>
不可能.应该无盖款.</div>
同款壶中盖款汝霖的见过,当时放掉了现在确还有点可惜!


要学会忘记和放弃!共勉!共勉!
发表于 2006-9-9 1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9-9 11:39:30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醉壶楼[/I]在2006-9-9 11:17:07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9-9 10:32:09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top2772143[/I]在2006-9-9 10:19:40的发言:[BR]<>盖款:汝霖???</P></div>
不可能.应该无盖款.</div>
同款壶中盖款汝霖的见过,当时放掉了现在确还有点可惜!</div>

要学会忘记和放弃!共勉!共勉!

胜读十年书啊,记下了!
发表于 2006-9-9 2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納到湖南拼酒回來就看到藏壺弟的好文章,又看到子冶和友蘭秘製都是我手上有的最愛的刻字和款,酒意全消矣,爽</P>
发表于 2006-9-9 21: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见!学习了,谢谢![em27][em27]
发表于 2006-9-9 23: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清的老壺
发表于 2006-9-9 23:4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殷啸天[/I]在2006-9-9 9:34:43的发言:[BR]我就所知道的與您分享,有錯的希望各位兄長補足~
自古以來名家之作一直為世人所喜好,銷量和價格也會較普通工匠來的好!因此自明代到近代名家,都有同期甚至後期的製壺者在壺上打上該名家款。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同期托款或是後托款!當然再白話一點講可以說是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這與現今的低劣仿製品有所區別。  昔日的托款壺之所以部分還有收藏價值一方面是所具備的時代背景及本身的製作工藝,還有長期培煉出來的砂土!就小弟拙見,現今許多仿古壺製作者及民間藝人手藝之高比起名家之壺實在各有千秋。難保再過個幾十年也是把好的托款壺!但最怕的是把新仿壺用鞋油做舊當老壺的價錢賣,把化料壺當名家壺賣....
這樣的托款壺對研究古壺又增加了許多難度,也更加需要多方求證!所以我覺得現在能夠接觸古壺是值得慶幸的,也是更具使命的!因為越晚入門學問越深,買錯的風險越高!也正因為如此我希望我們能爲將來的紫砂傳承留下正確的典籍規範,以免後人越走越艱難....
鼓掌!这段话说得精彩!

高见解!高境界!肃然起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4 00:20 , Processed in 1.2480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