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6-11-21 19:12:49的发言:</B><br><br>
< >福哥好:个人认为葛明祥的作品以釉取胜,釉色好差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明清紫砂珍赏>中葛明祥的梅瓶应是开门真品,釉彩绝对漂亮,兄可作参考.一孔之间,请兄指正! </P></DIV>
< >兄著〈明清紫砂珍賞〉P302,宜鈞釉梅瓶,器型、釉色均相當精采,個人也認為是開門真品無疑,<br>
< >葛明祥製的宜鈞,有雍乾時期的,也有不少是民國時期鮑家的仿製器,</P>
< >兩者之不同,除了從釉面、胎土上去判斷外,器內的工法亦是判斷之一,<br></P>
< >「葛明祥的作品以釉取勝,釉色好差是判斷真偽的重要依據...」,這點我也同意的,<br>
< >但釉色的呈現,除了與燒造時的不可測變化有關外,有時也與保存方式或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因素存在,<br>
< >尤其這類器物較少有出土跡象,絕大部分均是傳世器物,<br>
< >一樓所貼的宜鈞釉賞瓶,保存狀態相當良好,既溫潤又顯清亮,隨著強弱不同的光線,會呈現不同的釉色面向變化,<br>
< >當然真偽的判斷,除了從釉面、胎土上去判斷外,器內的工法亦可為判斷依據,<br>
< >兄有實器在手,相信亦注意到這關鍵點,<br>
<P>最後,此器的款印與P302,宜鈞釉梅瓶是相同的一個款印,應可佐証,....<br>
<P><br>
<P><br>
<P><br>
<P><br>
<P><br>
<P><br>
<P><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2 11:06:0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