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醉壶楼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车回家的路很多地方都积水,所以一路都是小心翼翼的!~
发表于 2007-10-8 19: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刚看杭州新闻,交警接到大量电话,问回家的路怎么走......</P>

<>交警对反映道路拥堵的来电回答说:拥堵不是问题,至少你还可以动.问题是很多道路失去了基本功能......</P>

<>交警对广大市民呼吁:今天晚上能不出去就不出去,能不开车就不开车......</P>
<>电视画面上不断出现道路上行船的镜头.</P>

发表于 2007-10-8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这还可以,下了一天得雨,现在小点了,风也不算大,16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啊.........比它再大点就只有“人来风”了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8 19:41:29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9: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年在温州苍南登陆的台风"桑美"登陆时就达到了17级,风速每秒60米!</P>
发表于 2007-10-8 19: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醉壶楼[/I]在2007-10-8 19:42:37的发言:[BR]<>去年在温州苍南登陆的台风"桑美"登陆时就达到了17级,风速每秒60米!</P>
每秒60米........倒!!!!!!!!!!!
发表于 2007-10-8 20: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强森[/I]在2007-10-8 19:40:08的发言:[BR]...................上海这还可以,下了一天得雨,现在小点了,风也不算大,16级台风是个什么概念啊.........比它再大点就只有“人来风”了吧。
強兄久久來說一次笑話不行喔~得上壺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风“罗莎”重创浙江 700多万人受灾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10月8日上午11时53分,由浙江温州开往安徽亳州的N402次旅客列车,行驶到金丽温铁路K196+950M处(浙江省温州市与丽水市交界处)时,突然遇到山体边坡土石坍塌与火车发生碰撞,致使1台机车和机后一节行李车侧翻脱轨。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21: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10月8日上午11时53分,由浙江温州开往安徽亳州的N402次旅客列车,行驶到金丽温铁路K196+950M处(浙江省温州市与丽水市交界处)时,突然遇到山体边坡土石坍塌与火车发生碰撞,致使1台机车和机后一节行李车侧翻脱轨。
发表于 2007-10-9 13: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主城区遭遇40年一遇内涝21万人受灾<BR>  新华网杭州10月9日电 (记者余靖静 章苒)杭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9日称,40年未遇的强暴雨使杭州主城区街巷遭受罕见水灾,1500多户居民家中进水,部分小区停水停电,19所学校被淹停课,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P>
<>  据气象部门介绍,受“罗莎”与冷空气交汇影响,7日20时至8日20时,杭州主城区日降水量达到191.3毫米,刷新1963年9月12日受12号台风影响日降水量189.3毫米的记录。8日5时到8时,冷暖气流结合产生的小范围最强聚合区,正好处于杭州主城区上空,3小时雨量即达117毫米,创下历史上短时最强降雨纪录,降雨量远远超过当时台风中心区附近雨量。</P>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日22时,杭州主城区有1563户居民家中进水,只能依靠冲锋舟进出。水灾最为严重的城西地区,一个变电所被淹,致使附近小区大面积停电。8日当天至少有19所学校因水灾而停课。</P>
<>  城市内涝致使杭州交通一度陷入瘫痪。杭州主城区有533处道路积水,最高水位达1.5米,40多个路口因为积水过深失去通行能力,至少150辆汽车在水中熄火。许多市民不得不放弃一切活动,留在家中。</P>
<>  暴雨还引起了少见的城市市区山体滑坡。西湖景区内的虎跑公园、梅家坞茶园甚至位于市中心的少儿公园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和小流域山洪。</P>
<>  西湖、运河水位暴涨,均超过警戒水位,西湖水位以每小时5厘米的速度上涨,而作为杭州城市地面积水自然出口的运河则出现倒灌,加剧了城市内涝。</P>
<>  截至8日晚22时,杭州8个县市区洪涝面积达82.198千公顷,受灾人口超过2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646亿元。</P>
<>  杭州自7日起转移人数23579人,回港避风船只2391艘,目前没有接到人员伤亡报告。</P>
<>  目前杭州市正在全力排涝,并连夜抢修受损设施,确保供水、供电以及道路的正常,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做好受灾人口生活安置。</P>
发表于 2007-10-9 16: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气象部门称"罗莎"威力创纪录 掀十层楼高巨浪<BR>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台湾媒体报道,“罗莎”台风日前在台湾陆地造成严重灾情,根据台湾“气象局”的纪录,罗莎的威力在海上也创下多项纪录,波浪最高达到十层楼,百年难得一见,的确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台风。</P>
<>  报道说,罗莎台风不但强度大,暴风半径更广达三百公里,且逼近台湾前放慢了行进速度,形成台湾东北部海域广大范围的滔天巨浪,台湾“气象局”海象中心十月六日下午二时,在花莲、苏澳及龟山岛同时测到大于十公公尺的巨浪,这是颇为罕见的现象;尤其六日下午一时台风中心抵达龟山岛前一刻,在当地测得二十四公尺高的巨浪更是百年难遇。</P>
<>  台“海象测报中心”主任徐月娟表示,看到二十四公尺高的波浪数据时,原本很难相信,后来与受“气象局”委托负责操作海上资料浮标站的成功大学近海水文中心讨论,经专家再次检验原始数据、波形及波谱特性后,确认观测数据并无异常,二十四公尺高的大浪应确实存在。</P>
<>  徐月娟说,二十四公尺是统计上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波浪可能达三十八公尺以上,相当于十层楼高。</P>
<>  罗莎台风另一项海上新纪录发生在新竹,因超大的暴风半径,虽然台风眼位于台湾东北部近海,但新竹海域却出现连续超过每秒二十公尺的强风长达数小时,使得新竹海域与台湾东部海域几乎同时在十月六日下午三时,出现十公尺以上的大浪,也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且在新竹海域测得将近十一公尺的巨浪,在台“气象局”波浪观测史上是也是第一遭。</P>
<>  报道说,罗莎台风六日下午在台湾宜兰、花莲外海转了一圈,增加台湾山区降雨量,造成严重灾情,但是,由于行径方向转变,反而使海上的风向改变,造成波浪无法持续获得能量而减小,否则新竹地区的波浪将会更大,使灾情更为严重。</P>
发表于 2007-10-9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台风罗莎近中心最大风力已达16级

以下是引用[I]面南背北[/I]在2007-10-9 13:55:02的发言:
......水灾最为严重的城西地区,一个变电所被淹,致使附近小区大面积停电......许多市民不得不放弃一切活动,留在家中。</P><>
这就象是在说俺嘛!
不过今天基本正常了.
发表于 2007-10-9 19: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结束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BR>  新华网杭州10月9日电(记者屈凌燕)由于今年第16号台风“罗莎”已逐渐远离浙江,9日8时浙江省防汛防旱指挥部结束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P>
<>  根据《浙江省防汛防旱应急预案》,浙江省防指同时发出了《关于结束防台风I级应急响应的通知》。《通知》中指出,“罗莎”影响期间,浙江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强降雨,一些水库、河网水位较高,山体土壤饱和,部分地方发生较严重灾情。各地仍要继续密切监视水雨情,做好水库安全管理工作,高水位运行尤其是溢洪的水库要组织特别检查;继续做好小流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防范和城镇排涝工作。</P>
<>  《通知》还强调要切实做好各项救灾工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迅速组织抢修水毁工程。同时,要对这次台风防御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和评估,尤其是出现严重灾害地区,要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做好防台风工作。</P>
发表于 2007-10-9 19: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次关注报道“罗莎” 到此结束,帖子我移到大厅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面南背北</I>在2007-10-9 19:17:19的发言:</B><BR>本次关注报道“罗莎” 到此结束,帖子我移到大厅</DIV>
<p>面管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3 01:56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