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小马

[讨论]谁与争锋?(此壶先贴这里,给藏家一个警示)。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8-8-21 13: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囊中[/I]在2008-8-21 13:38:0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8-8-21 13:34:55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pj[/I]在2008-8-21 13:29:24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8-8-21 13:26:0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囊中[/I]在2008-8-21 11:33:3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品陶[/I]在2008-8-21 11:28:38的发言:[BR]有仿的,自然也有旧的!
变色原因我认为:一、是陶土成型时疏松,二、是烧成时欠火。</div>不如我们向古兄请教一下这算不算是高仿的?</div>
回囊中兄:此款壶已被多人十年来仿过,坛里也有议过.
跟品陶兄帖:变色原因是陶土(西瓦窑砖泥)代替紫砂泥.采用砖泥目的与实物更接近.
早期仿此款都是清水泥走低温(但效果吐黑严重)后期泥,砂结合的也有,但与出土比,份量重.
前几年有友用八十码废煤灰合清水泥制的走高温的此款式,个人认为最接近清初仿大彬.</div>
古兄专家,下次买这类壶者一定要与古兄鉴定。。。</div>
PJ兄:称我专假还是兄弟,喊专家我砖砸!
</div>哈哈...莫非又有热闹看!

囊中别挑,,严肃些。
上茶
发表于 2008-8-21 13: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pj[/I]在2008-8-21 13:41:23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囊中[/I]在2008-8-21 13:38:0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8-8-21 13:34:55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pj[/I]在2008-8-21 13:29:24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古宜陶[/I]在2008-8-21 13:26:0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囊中[/I]在2008-8-21 11:33:3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品陶[/I]在2008-8-21 11:28:38的发言:[BR]有仿的,自然也有旧的!
变色原因我认为:一、是陶土成型时疏松,二、是烧成时欠火。</div>不如我们向古兄请教一下这算不算是高仿的?</div>
回囊中兄:此款壶已被多人十年来仿过,坛里也有议过.
跟品陶兄帖:变色原因是陶土(西瓦窑砖泥)代替紫砂泥.采用砖泥目的与实物更接近.
早期仿此款都是清水泥走低温(但效果吐黑严重)后期泥,砂结合的也有,但与出土比,份量重.
前几年有友用八十码废煤灰合清水泥制的走高温的此款式,个人认为最接近清初仿大彬.</div>
古兄专家,下次买这类壶者一定要与古兄鉴定。。。</div>
PJ兄:称我专假还是兄弟,喊专家我砖砸!
</div>哈哈...莫非又有热闹看!</div>
囊中别挑,,严肃些。
上茶
发表于 2008-8-21 15:5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这样的研讨。
发表于 2008-8-21 16: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友好的研讨,,赞
发表于 2008-8-21 17:2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壶型,清代邵家壶,我有过,--------圈足不一样.</P>
发表于 2008-8-21 17: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手過些明代的傳器與殘器</P>
<>並未發現有符合时壶注水一寸,变色一寸的現象存在</P>
<>而以對紫砂器的理解,注水變色也不符合常理與實物理論</P>
<>個人目前還是認為注水變色與合蓋起壺同屬當時作者的理解不足與誇大</P>
<>現代的技術,將古書的天馬行空實現</P>
<>就如現在拍電影將飛簷走壁利用鋼絲與修片呈現</P>
<>是技術的發達滿足人們的想像</P>
<>但在嚴肅的考古探究,則是必須釐清的課提</P>
<>坦言說</P>
<>此壺除了注水變色的噱頭</P>
<P>以胎泥而言,尚離明末器甚遠......</P>
发表于 2008-8-21 19:3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嫩泥做的,专门有做嫩泥壶的店家,不希奇~!
 楼主| 发表于 2008-8-21 20: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酒鬼[/I]在2008-8-21 19:34:23的发言:[BR]嫩泥做的,专门有做嫩泥壶的店家,不希奇~!
贴个来看看,呵呵。
发表于 2008-8-21 23: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也如古兄所說這10多年來陸續有仿!</P>
<>只是手法一直再改變,需要壺友持續關注!</P>
<>馬兄這一帖開得好!!</P>
发表于 2008-8-22 11: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兄开这帖好.很好的论证.谢谢!</P>
发表于 2008-8-22 17: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歡這樣的帖子。。
发表于 2008-8-22 22: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P>
<>谢谢楼主</P>
发表于 2008-8-23 16: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过药中过招的我真希望网上多些象小马师傅的如此好贴!!!
发表于 2008-8-23 21: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壶看整体做法就可看出不老!
发表于 2008-8-23 21: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7-19 04:44 , Processed in 1.18560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