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李

曼生壶珍品拍卖拉开帷幕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12-17 20: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wow06969</I>在2005-12-16 22:40:35的发言:</B>
]

<>法律专业是我的专业。执法是你的专业。希望老李兄竟拍成功。</P>


懂法执法的都有了,真好!
发表于 2005-12-17 23: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从照片上看 我有些怀疑该壶 实事求是  希望楼主别怪 呵呵</P><>至少我不认为那个鉴定家眼光有多好 至少我没听说过这个人 莫怪莫怪 </P><>还需要上手再仔细看看 再仔细看看</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补充一点:这把曼生壶的盖沿及子口处受损的原因,除开泥性的因素处,还与该壶的型制有其密切联系。因为半球(或称之为半瓜)壶是嵌盖,相对其它壶型而言,相对要容易造成磨损一些。以此为着眼点,如果一把类似的壶,历经200余年而无丝毫损耗,那才真是有一点儿让人匪夷所思,正应证了古玩界一句俗语,叫做“十老九残”。难道不是这样吗?!当然,也有这样的极微可能,就是有象《紫玉金砂》电视剧里面的潘老太爷一般,视紫砂壶如同命根子,并且须在其离开人世后即随同入土,然后再出土。但是这样的情形大约只有十万分之一罢了。</P>
发表于 2005-12-19 00: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看着东西悬!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0: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砸锅卖铁</I>在2005-12-17 3:07:29的发言:</B>

<>这个价位的壶不上手会有人买?????</P>


上拍前本藏主随时在武汉恭候着,有心人可打住宅电话027-67815038,13545399348联系偶
发表于 2005-12-19 00: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不看该壶的底款 也不看刻字 </P><>就光看口盖 和壶底  我就心存怀疑咯</P><>不吐不快 和李兄探讨探讨</P><>光照片只能先看到这2点 能上手是最好 毕竟是曼生壶啊 真品可是宝物 网络拍卖毕竟不比现场来的清楚实在踏实啊</P><>还需要楼主提供更加清晰的照片让大家再辨认一下</P><>谢谢了</P>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0: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top2772143</I>在2005-12-19 0:17:20的发言:</B>
反正我看着东西悬!




<>流拍也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因为进入这个网络浏览的主人公们,多数当是与本藏主一般企望着能够“以小拨大\以少换多”的壶迷同好。这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不过话却要说回来,将来有可能再度拍卖该藏品时,本藏主的起始价位有可能会要上浮30%以上。这个可能性确实也是存在着的哦!本藏主为了增加上拍成功的可能性,愿意以另一把曼生壶珍品(只可惜壶身未现陈曼生的刻词,壶底钤有“阿曼陀室”底款而已)作为对第一位“吃大闸蟹者”的奖励措施,予以附赠。当然这把曼生壶是否为真品,并不全由本藏主说了算数。照片亦已传上,即在“曼生十八式”帖子上的排行第二名,偶称之谓“西宫娘娘”者是矣。这个意思表达,将在月底发布正式拍卖启示时加进去,又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2 0:12:26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shakebaby</I>在2005-12-19 0:24:40的发言:</B>

<>我先不看该壶的底款 也不看刻字 </P>
<>就光看口盖 和壶底  我就心存怀疑咯</P>
<>不吐不快 和李兄探讨探讨</P>
<>光照片只能先看到这2点 能上手是最好 毕竟是曼生壶啊 真品可是宝物 网络拍卖毕竟不比现场来的清楚实在踏实啊</P>
<>还需要楼主提供更加清晰的照片让大家再辨认一下</P>
<>谢谢了</P>


清晰照片一定会要传上的,shakebaby兄可再耐心等候几天。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9 00: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曼生壶珍品拍卖拉开帷幕

<B>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5-12-17 18:45:47的发言:</B>

<>建议管理员把帖子移到藏品交流里.</P>


鸣远兄的建议有理,请管理人员操作。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8 23:53:24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shakebaby</I>在2005-12-17 23:51:35的发言:</B>
<>光从照片上看 我有些怀疑该壶 实事求是  希望楼主别怪 呵呵</P>
<>至少我不认为那个鉴定家眼光有多好 至少我没听说过这个人 莫怪莫怪 </P>
<>还需要上手再仔细看看 再仔细看看</P>



<>呵呵,shakebaby兄不要有什么担忧呀,大家畅所欲言好了,论坛就应当有这样的氛围。</P>
<>下面对相关方面的人物做一点介绍:</P>
<>有关陈鸿寿先生:(清干隆至嘉庆)字子恭,号曼生,善书诗画金石,西泠八家之一,
溧阳县令,创曼生十八式(应有四十至四十五式),由紫砂名工杨彭年等制壶,曼生及其幕客郭频伽等题款书刻,形制简朴,大块留白,铭刻书画,人称“曼生壶”,为世所重。曼壶被顾大师称为极品的原因,偶想多半是由于他开创了文人壶的先例,即所谓“字依壶传,壶随字贵”。</P>
<>有关袁冰先生:感兴趣的同好可以在以下网址上察看同一内容的近期消息,如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collection/yspmarket/20051205/15452172985.shtml</P>
<>http://www.southcn.com/finance/bxsh/200512060177.htm</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9 0:15:21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2-20 12: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李兄够诚心的了 ,俺实在想说几句良心话!算了,象论坛的其他诸位大家一们缄默为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0 13:00:5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2 00: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还是认定它就是块“和氏璧”哩</P><>拍卖计划或有可能作出以下调整:</P><>时间不变;整体拍卖计划有变,决定只拍半球壶珍品一件,仿品不再同时拍出;原预想的起始拍价对于曼生壶之文化积淀考虑欠缺了一些,故起拍价上调至8.8万,加价安排暂不变;参拍第一人(同时又为最终拍得者,以下同此)在最终成交价达成时,在此前提下予以该价目10%优价;参拍第二人、第三人予以5%的优价。其余竞价名次不予优惠待遇。</P><>总以最后安排为准,有心者可继续予以关注。</P>
发表于 2005-12-22 0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好了再决定。
发表于 2005-12-22 09: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0年嘉德拍过半把曼生壶,东西是对的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看看</P><>http://www.cguardian.com/odt_show.php?ppcd=art07330333</P><>但楼主的这见东西字太嫩了!</P>
发表于 2005-12-22 09: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我打不开,TOP兄把壶图抓过来看看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7 13:48 , Processed in 1.216802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