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明远堂

三叉提梁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3-23 18: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3-23 17:57:26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3 16:23:56的发言:[BR]壶是清末的!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清末至民国制壶人。</div>
谢谢生津乐道兄解惑!
能告之资料的出处吗?谢谢!

同问.
发表于 2006-3-23 19: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末民国 的!开门!
发表于 2006-3-23 21: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传炉斋[/I]在2006-3-23 12:56:18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尚古陶轩[/I]在2006-3-23 3:39:47的发言:<br><>此壶刻饰是:玉如参照老的实物或资料"......庚子曼生题"原版照刻! 并非是玉如在庚子年所刻!</P><>此壶肯定是民国,并非是1960年! 庚子是老的参照物或资料上的年号!</P></div>
与尚古兄探讨: 曼生(1768-1822)他的第一个庚子(1780)是12岁,能有什么大作值得玉如"原版照刻! ?
                         他的第二个庚子 (1840  )已过世18年了,总不会再有什么作品传世吧!
                           我认为   ; “  庚子曼生题”这落款肯定是他人臆造的了!你说是吗?

传炉兄: 曼生壶从同时代就有仿一直到民国不知仿了多少?  所以我说"老的参照物或资料"并没

有说"真的参照物或资料"! 请传兄注意"老"与"真"二字的区别!  庚子年与曼生的关系发贴时也查过!
所以把"真"的参照物或资料改成了"老"的参照物或资料...!
发表于 2006-3-23 21: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3 16:23:56的发言:[BR]壶是清末的!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清末至民国制壶人。

生津兄: 壶肯定是民国不到清末! 我其他也不想多说,30年代才有的玉如刻字明摆着!不信也可问问明
远兄出水孔是网孔还是独孔!我没看到但我可肯定说是网孔!这种民国提梁也收多了,这种形制是标准
民国货不会上清的,它不是东坡提梁! 至于顺林也收到过,民国的,不知是谁? 可能到清但绝对民国也
有做!
发表于 2006-3-23 22: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把壶是老壶应该无疑。
 楼主| 发表于 2006-3-23 22: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尚古陶轩[/I]在2006-3-23 21:57:51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3 16:23:56的发言:[BR]壶是清末的!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清末至民国制壶人。</div>
生津兄: 壶肯定是民国不到清末! 我其他也不想多说,30年代才有的玉如刻字明摆着!不信也可问问明
远兄出水孔是网孔还是独孔!我没看到但我可肯定说是网孔!这种民国提梁也收多了,这种形制是标准
民国货不会上清的,它不是东坡提梁! 至于顺林也收到过,民国的,不知是谁? 可能到清但绝对民国也
有做!

高!到底是老江湖!哈哈
发表于 2006-3-24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开门漂亮喜欢!
发表于 2006-3-24 1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醉壶楼[/I]在2006-3-23 18:04:37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3-23 17:57:26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3 16:23:56的发言:[BR]壶是清末的!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清末至民国制壶人。</div>
谢谢生津乐道兄解惑!
能告之资料的出处吗?谢谢!</div>
同问.

回两位兄,我在多年前,建了个文件专收集有关紫砂的信息资料。可模糊查找。信息来源有书
上的,丁山人相告的,近年网上的。当时只是方便自已,没有把每条信息的出处记录下来,只
记下了内容。不好意思。
另尚古兄此壶看民国,也在理,看清末,是个人看法。
 楼主| 发表于 2006-3-24 11:2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4 11:06:29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醉壶楼[/I]在2006-3-23 18:04:37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明远堂[/I]在2006-3-23 17:57:26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生津乐道[/I]在2006-3-23 16:23:56的发言:[BR]壶是清末的!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清末至民国制壶人。</div>
谢谢生津乐道兄解惑!
能告之资料的出处吗?谢谢!</div>
同问.</div>
回两位兄,我在多年前,建了个文件专收集有关紫砂的信息资料。可模糊查找。信息来源有书
上的,丁山人相告的,近年网上的。当时只是方便自已,没有把每条信息的出处记录下来,只
记下了内容。不好意思。
另尚古兄此壶看民国,也在理,看清末,是个人看法。

谢谢生津兄的回复!
"顺林是邵茂章,邵全章的三哥"这资料我想是不难求证的,请教邵全章的后人应该清楚.
发表于 2006-3-24 11:46:5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无常主    有缘得之
发表于 2006-3-24 14: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尚古陶轩[/I]在2006-3-23 21:36:58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传炉斋[/I]在2006-3-23 12:56:18的发言:<br><div class=quote>以下是引用[I]尚古陶轩[/I]在2006-3-23 3:39:47的发言:<br><>此壶刻饰是:玉如参照老的实物或资料"......庚子曼生题"原版照刻! 并非是玉如在庚子年所刻!</P><>此壶肯定是民国,并非是1960年! 庚子是老的参照物或资料上的年号!</P></div>
与尚古兄探讨: 曼生(1768-1822)他的第一个庚子(1780)是12岁,能有什么大作值得玉如"原版照刻! ?
                         他的第二个庚子 (1840  )已过世18年了,总不会再有什么作品传世吧!
                           我认为   ; “  庚子曼生题”这落款肯定是他人臆造的了!你说是吗?

</div>
传炉兄: 曼生壶从同时代就有仿一直到民国不知仿了多少?  所以我说"老的参照物或资料"并没

有说"真的参照物或资料"! 请传兄注意"老"与"真"二字的区别!  庚子年与曼生的关系发贴时也查过!
所以把"真"的参照物或资料改成了"老"的参照物或资料...!

依尚古兄的说法,当时的玉如是拿老仿的曼生壶或臆造的老资料作摹本,按原版照刻,一错再错,怪不得刻的不这么样!与其摹曼生,还不如他自己随意刻!
就此看来,这些造假者的水平也太低了!连曼生的生平也弄不清楚,真是可笑!

三叉提梁

三叉提梁

三叉提梁

三叉提梁


JZJmfaRQ.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4 14:27:54编辑过]
dRtGa6ih.jpg
发表于 2006-3-24 14: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诸位辛苦了,小弟学习啦!此壶我也看民国,曼生是托款。关于“顺林”,我有一套陈鼎和出口的彩绘花鸟红茶具(一壶、一杯一托、一糖缸、一奶缸,许多书上称“咖啡具”,我以为不妥),壶的盖款是“顺林”,可以互证。
发表于 2006-3-24 16: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壺個人亦看民國,壺身陶刻既已知是托款,落刻的紀元屬曼生款,便已不具考據價值,
发表于 2006-3-24 21: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以壶会友[/I]在2006-3-24 14:33:15的发言:[BR]楼上诸位辛苦了,小弟学习啦!此壶我也看民国,曼生是托款。关于“顺林”,我有一套陈鼎和出口的彩绘花鸟红茶具(一壶、一杯一托、一糖缸、一奶缸,许多书上称“咖啡具”,我以为不妥),壶的盖款是“顺林”,可以互证。
以壶兄这个资料很重要,很有说服力.
发表于 2006-3-31 18: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只壶,但更喜欢围绕此壶的讨论及讨论者认真的态度.受教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8 02:22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