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紫兰苑

不错的残壶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6-8-25 20:5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大家把壶拿上来是好事.毕竟也是相互探讨的.如果有人认为我说的不对,千万别扔鸡蛋.
发表于 2006-8-25 2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5 20:30:49的发言:[BR]<>我看老壶不是看茶锈,外表的风化.那些都可以仿的.关键是泥料和特定的手法还有做壶用的工具.这些都是先天的,如果这点做的到,那你就需要特异功能,能穿越时空.呵呵..............你这把乳丁传炉的泥料绝对是好料,是清水泥,温度高了就有点发紫.这有点象现在的底槽清,但不绝对是.这泥是用清水料和紫泥料掺出来的一种泥.里边加了底槽清,以便在烧成过程中遇上低温就发红,遇上高温就发紫.大家都知道,底槽清的最大优点就在这里.古代的人还没有对泥料的物理特性有所研究的,也就不可能在搭配上这么科学,古代只是局限于拿到什么料就做什么料.在从做工上看,这壶做的实在优秀,但作者肯定不擅长制作老传炉,老传炉的意境是圆中带方,方中看圆.作者很聪明的把传炉的口改成了圆的,四个脚也改成了圆的.这项新发明在古代绝对是一种创举,但作者忘记了一点,古代在对壶身的处理上是用竹片,也叫竹篦子.作者用了最高级的牛角片.把整个壶身的泥门刮的是紧啊紧的,以至于这么多年下来都不风化,连毛细孔里的细微铁质都好象包了浆,不风化.这样的工艺水平,不要说俞国良,就算是裴石民都要俯首称臣了.你把机关枪拿去打了八国联军,创举.</P>
看不出什么道理来,看新的依据不足,有点自说自话。
发表于 2006-8-25 22: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0师傅.建议你一个方法看传炉.用二手按住嘴.把.看看壶身象炉否.此壶有无包浆.请冼把脸再看.此壶真.还是假想看资料去查富稼陶艺.电话.00886o3-4935881.想看实物与发帖人连系.关于要发表个人对判断明.清年代的经验劝您先稍息.留点机会给学生.勿怪.有请各位继续.
发表于 2006-8-26 19:5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壶不错.工料都会好.晚清民初.精品.论坛要有好的氛围.提高是宗旨.
发表于 2006-8-26 20: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10师傅.建议你一个方法看传炉.用二手按住嘴.把.看看壶身象炉否.此壶有无包浆.请冼把脸再看.此壶真.还是假想看资料去查富稼陶艺.电话.00886o3-4935881.想看实物与发帖人连系.关于要发表个人对判断明.清年代的经验劝您先稍息.留点机会给学生.勿怪.有请各位继续.</EM></P>
<>我没要和你们争什么,别急嘛!千万别针对我.我说的包浆不是茶水包浆,是泥料在制作过程中有某种工具发挥出的包浆.至于什么别的网站,我是不想去看,也没兴趣.并不是一把壶在网站上出的次数多就代表这把壶不简单.南京故宫博物院去年的老壶展吸引了十几位大师去参观,不过很可惜,没一把是真品.</P>
<>道理很简单,这壶泥料是新料,工是新工,样是新样,烧成是煤窑而不是古代的松枝龙窑.这么明显的特征如果还要争论下去,那就没什么意思了.</P>
发表于 2006-8-26 21: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包浆不是茶水包浆,是泥料在制作过程中有某种工具发挥出的包浆.至于什么别的网站,我是不想去看,也没兴趣.并不是一把壶在网站上出的次数多就代表这把壶不简单.南京故宫博物院去年的老壶展吸引了十几位大师去参观,不过很可惜,没一把是真品.
<>道理很简单,这壶泥料是新料,工是新工,样是新样,烧成是煤窑而不是古代的松枝龙窑.这么明显的特征如果还要争论下去,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哈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啊,南博没有一把真壶?太有意思啊,大师都是玩老壶啊?还有“是泥料在制作过程中有某种工具发挥出的包浆.”这句话看了、想了好几遍,硬是没有想明白是怎么回事?</P>
发表于 2006-8-26 21:5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浆是基本常识.你没做过壶,没有亲手配过泥料,你当然不会理解.我不是说南博没有一把老壶,也没说大师们都去玩老壶,请楼上的别走极端.南博那次展览其实想借传媒的力量帮那些所谓的老壶转正,而那些大师,如徐汉棠老师,汪寅仙老师等只是好奇才自发组织去观赏的,我有幸做了一次跟班.如果没有老师们这次的自发行为,等展览结束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上当了.所以奉劝各位,不要想几个人相互吹捧一把壶,再拉些不知真相的观众起哄就想把假壶说成真的.如果是做生意的最好不要亵渎这个我看是很好的网站.</P>
<>如果纯粹是为了说说壶的看法那是好事,但请楼上几位看清楚,不要针对我的话钻词眼.对壶不对人才是硬道理.南博都没办法把假的炒成真的,想利用这样一个网站炒作更是没有可能的.</P>
<>建议斑竹取消老壶交易拍卖版,大家就在语言上交流不是更好!我看了几把已经拍卖成功的老壶.全是假货!</P>
发表于 2006-8-26 22: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6 21:54:03的发言:[BR]<>包浆是基本常识.你没做过壶,没有亲手配过泥料,你当然不会理解.我不是说南博没有一把老壶,也没说大师们都去玩老壶,请楼上的别走极端.南博那次展览其实想借传媒的力量帮那些所谓的老壶转正,而那些大师,如徐汉棠老师,汪寅仙老师等只是好奇才自发组织去观赏的,我有幸做了一次跟班.如果没有老师们这次的自发行为,等展览结束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要上当了.所以奉劝各位,不要想几个人相互吹捧一把壶,再拉些不知真相的观众起哄就想把假壶说成真的.如果是做生意的最好不要亵渎这个我看是很好的网站.</P><>如果纯粹是为了说说壶的看法那是好事,但请楼上几位看清楚,不要针对我的话钻词眼.对壶不对人才是硬道理.南博都没办法把假的炒成真的,想利用这样一个网站炒作更是没有可能的.</P><>建议斑竹取消老壶交易拍卖版,大家就在语言上交流不是更好!我看了几把已经拍卖成功的老壶.全是假货!</P>

这位会做壶也亲手配过泥料的兄弟,你说说看南博所藏老壶哪把是假哪把是真?洗耳恭听!
发表于 2006-8-26 22: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这么多人针对我一个撒!居然要我说南博的壶哪把是真哪把是假!我只说一句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你们认为我影响你们的什么了,直说嘛,我不来就是了.别为了这一个说的这么清楚的一个帖子生那么大的气!
发表于 2006-8-27 0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110兄.别误会.看得出您爱老壶爱这个论谈.其实我与上面人不认识.只是借,紫兰苑这支身筒引出一个论题.如何鉴别老壶.特别是断代.老实讲这个名题的回答会反映出其鉴赏古壶的真实水准.绝非今天做壶的大师与各大馆芷的专家能做到的.也是我与十多年来从事古壶行业的友人最热烈争论的问题.故借题让高人踏进.不小心把您卷入.如有伤及千万谅解.古宜陶在此敬礼了.</P>
发表于 2006-8-27 00: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6 22:26:51的发言:<br>怎么这么多人针对我一个撒!居然要我说南博的壶哪把是真哪把是假!我只说一句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你们认为我影响你们的什么了,直说嘛,我不来就是了.别为了这一个说的这么清楚的一个帖子生那么大的气!
哈哈,真的没有人为你生气,请你千万相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7 8:01:41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27 06: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P>
发表于 2006-8-27 07: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4 19:18:21的发言:[BR]新的.可以肯定

这也是种说法。
发表于 2006-8-27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6 20:36:45的发言:南京故宫博物院去年的老壶展吸引了十几位大师去参观,不过很可惜,没一把是真品.
请问110兄说的是去年哪一场展览?是他人借南京博物院场地办展,还是南京博物院自己的藏品展览?
还有,兄说的是南京博物院?还是故宫博物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27 10:15:5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8-27 12: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I]twx110[/I]在2006-8-26 22:26:51的发言:[BR]怎么这么多人针对我一个撒!居然要我说南博的壶哪把是真哪把是假!我只说一句话: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如果你们认为我影响你们的什么了,直说嘛,我不来就是了.别为了这一个说的这么清楚的一个帖子生那么大的气!

来不来你自己决定,自己这样说(南博的壶有真有假),我想知道,你又不回答,叫我怎么是好?
但可以告诉你的是:南博\上博所藏紫砂器,不是哪个人随便可以否定的.
在论坛可以用所谓的"独特"见解来一鸣惊人,可以信口雌黄,没人会生气,只是博懂老壶的兄弟一笑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11-9 07:40 , Processed in 1.377674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