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灿好驴鸣

23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发表于 2005-2-12 16: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兄说:“这件东西一分钱没花,倒是一个朋友家传的,此是故事,自不必言,这里仅说给一个人听,就是劝我别花大把银子的那位朋友。”</P><>——哦,原来您的东西没花钱,是朋友家传的,现在又传给您了。乱世里这样的故事可能有,可现在是盛世啊,请您三思。</P>
发表于 2005-2-12 17: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灿好驴鸣</I>在2005-2-12 0:27:03的发言:</B>

<>请明示上博的紫砂壶也在陶瓷厅展出吗?上博的那件也是送给汝琴舫的吗?“梅花一瓢……”这两句诗清代至民国是多见的。哪天我去上博看了,我错,我当天就来贵网站深刻检讨并再次感谢各位!</P>

<>既然灿兄去不了上博,手边也没有资料,我就把图拍了贴上,供您参考。第三图的文字说明里,编者没有把握那个字是不是“琴”,就原样照抄,倒不失为明智的一举。
<>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P>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发表于 2005-2-12 17: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以壶兄,这么耐心的解答!浪费新春佳节宝贵的休息时间!</P>
<>请问灿兄为何"我起初也疑此壶为民国蒋彦亭等所仿"? </P>
<>说说从那里看出和蒋彦亭等有联系啊?</P>
<>还有底款是否是"葛忠莉",灿兄说说这个款及其人好吗?</P>
<>看了几位兄的解释,总之个人认为:感觉葛忠莉仿的蛮象的,加之又是祖传,恭喜灿兄!值得永久收藏!</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2 17:45:5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2 17: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以壶会友</I>在2005-2-12 17:25:19的发言:</B>
]


<>既然灿兄去不了上博,手边也没有资料,我就把图拍了贴上,供您参考。第三图的文字说明里,编者没有把握那个字是不是“琴”,就原样照抄,倒不失为明智的一举。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5-2/2005212172459893.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
</P>


<>请问以壶兄,上博的这把壶底款既然是石梅监造,那就应该不是石梅制的吧,那应该是谁制的呢?

<>谢谢!</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2 17:57:49编辑过]
发表于 2005-2-12 18: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mai兄,我也不知道!否则我就是神仙了,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5-2-13 00: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答老紫砂

<>23</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2 23:49:26编辑过]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原创]比眼力,请评一只朱坚石瓢壶到代否?
发表于 2005-2-13 03: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查了字典,那个字是“琴”的异体字——特此说明,借以纠正一下我前面的话。
发表于 2005-2-13 03: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说自话——代老紫砂答灿好驴鸣</P><> </P><>灿好说:首先承认老紫砂先生读书很多,起码这本顾景舟我就没读过。。。</P>以壶说:兄弟,十几年来,玩老壶的中国人——大陆、台湾、香港人,以及海外侨胞——哪个手里没有这本《珍赏》、或者不知道这本《珍赏》的?
发表于 2005-2-13 03: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好说:大家可以看看,此章刻的如此粗恶,“监”字简直上下脱节,布局也全无章法,可能是朱坚之手吗?</P><>以壶说:第一,谁说过这章一定是朱自己刻的?第二,随便请哪位朋友看看,这章和您的“葛忠莉”章哪一个更不粗恶一点?</P>
发表于 2005-2-13 03: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好说:您举出一个来历不明的“符生监造”来为自己辩护。。。</P>以壶说:“符生监造”的章款有两个版本:上博藏品金涂塔是一个,王一羽藏品三元式是又一个。这两个壶怎么“来历不明”了呢?
发表于 2005-2-13 03: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 灿好说:我发现此书还有多处错误,顺手再举两例。此书所举两把明朝壶都是错的,见我转该书贴图。。。</P><>以壶说:《珍赏》前面开宗明义的《编辑说明》里说:“三、历代名家精品多有仿制,本书非精不取,对真品、仿品也做了鉴定区别。凡鉴定为真品者,均标明制作者姓名;凡不能确认或经鉴定为仿品者,只照录名款。”您顺手所举的两例,碰巧都是无制作者姓名、只照录名款的。——当然,这样的春秋笔法,加上您又是往返40里、在朋友家借阅的,自然疏忽了。</P>
发表于 2005-2-13 0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好说:明朝的紫砂壶都不是装匣钵烧的。。。</P>以壶说:《阳羡茗壶系&#8226;正始》说:“李茂林,行四,名养心。……自此以往,壶乃另作瓦缶,囊闭入陶穴,故前此名壶,不免沾缸坛油泪。”据说李是明朝的——不过兄既然说得如此肯定,想必另有秘籍猛料惊爆。
发表于 2005-2-13 03: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好说:物主还正在使用泡茶呢,唯说仅传两代而已。。。</P>以壶说:请问“传两代”,是不是老爸老妈传给儿子女儿呀?——我老爸昨天买了把壶,今天送给我,也算“传两代”吧?再请问物主家是“资本主义”之家呢、还是“无产阶级”之家呀?1949年解放、1976年文革结束,真正承平的日子也就是近三十年来;“家传”,三十年传什么?再上溯上去,“资本主义”之家怎么传?“无产阶级”之家传什么?除非他是“四大家族”之家,家传传到外国去了!
发表于 2005-2-13 03: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灿好说:我很反感“众人说好才是好东西”的说法,人多并不能代表真理,其实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P>以壶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并不是说少数人手里的都是真理。兄“反感‘众人说好才是好东西’的说法”,很叛逆,很有性格!不过要有备而来、厚积勃发,才能另人心服口服,否则光是扯着嗓子喊就未免。。。了。
发表于 2005-2-13 03: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B><B>灿兄,我覺得玩壺應切忌如此見樹不見林,說話也不需如此不誠實又尖酸刻薄,....</B></B></P>
<>引前人的心血智慧,博覽群書也是學老壺的必經之途,老紫砂兄引顧老一書加已比對佐證,也是正確的論述,當然書上圖錄正確與否可受公評,您既貼圖要求比眼力,又言明:『欢迎枪毙性的结论,但请理由具体!衷心感谢!』,就應該要有接受公評的雅量。</P>
<>旁的不說,就您認為是正確的,所謂:『众所周知,香港茶博馆藏一把扁石壶,杨彭年,郭频迦铭(韩其楼《中国紫砂茗壶珍赏》125图),铭曰“茗壶一千三百七十九,频迦”,这是1815年,奉陈曼生命制的壶,此是陈曼生任溧阳“县委书记”最后一年。制壶如此之多,也没有落款“监造”。..............』,好吧,若我告訴您,您舉例的這把壺它就是清末民初時的仿品時,不知兄是否覺得訝異???您若有興趣,歡迎兄就此壺另開新帖作辨証,爲自己的眼力辯護。</P>
<>另您貼的這"供春"及"時鵬"二壺,是民國時期的仿作,學界早有定論,....紫砂古壺老器學深似海,有窮不盡的學問,虛心學習,才能有所獲。</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13 12:24:40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2-23 21:00 , Processed in 1.17704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