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老紫砂

王东石的花盆与高风翰的砚史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4-20 23: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学无止境啊!</P><>原本以为已经挖掘了这件玉成窑的内涵,可是今天又上了一课.</P><>今天上午,岛主陪三位上海的朋友来聚缘堂,看了这件"花盆"后,提出全新看法----这不是花盆,而是笔筒!</P><>理由是:1.底部的二个长方形孔明显是烧成后在开的.底内二个孔的四周紫砂都有较大面积的剥离,其他地方却完好无损.显然是由外向内的外力造成.</P><>             2.所刻的内容来自高风翰的砚铭,从文人制作紫砂器讲究切题切器来说,这上面的内容不该用在花盆上.应该是文房用品.</P><>这三位朋友都是从事书画,篆刻的文人,观察角度独特,他们的这一发现,进一步提升了这件玉成窑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自身地位.感谢!</P>
发表于 2005-4-21 00: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苟同.</P><>古人的花盆和笔筒所刻内容没有明显区别.</P><>"底内二个孔的四周紫砂都有较大面积的剥离,其他地方却完好无损....."不能说明问题.我家就有一紫砂花盆(确切的说叫缸,口径约70-80公分,应该是民国的)原来底部有一孔,后因长辈的需要当作金鱼缸用,把孔用砖及水泥堵掉,后来又把它恢复原貌,撬掉砖及水泥,就这样形成了"四周紫砂都有较大面积的剥离,其他地方却完好无损"的现象.</P>
发表于 2005-4-21 00: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当时上手时我也有这样的念头:古人的花盆做的太讲究了,会不会是笔筒啊?这样做花盆是不是太浪费了?但古人毕竟是古人,经过上百年的社会变迁,我们已经很难猜度他们的当初的想法和最原始的用意了.
发表于 2005-4-21 00:3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P>
发表于 2005-4-21 07: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1 7:57:18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5-4-21 09: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maiziya</I>在2005-4-21 0:12:42的发言:</B>

<>。。。。。我家就有一紫砂花盆(确切的说叫缸,口径约70-80公分,应该是民国的)原来底部有一孔,后因长辈的需要当作金鱼缸用,把孔用砖及水泥堵掉,后来又把它恢复原貌,撬掉砖及水泥,就这样形成了"四周紫砂都有较大面积的剥离,其他地方却完好无损"的现象.</P>

<>恩!也有道理!</P>
发表于 2005-4-21 15: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不定M兄家的是画缸呢
发表于 2005-9-10 11: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来,学习ING!
发表于 2005-9-13 09: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东方甲乙木</I>在2005-9-10 11:12:27的发言:</B>
顶上来,学习ING!

<>前两天与福哥在赏壶阁再次观赏此珍品,福哥连声叫绝,此乃孤品也!</P>
发表于 2005-11-27 15: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依小弟看应是笔筒.因古人不会因研铬刻在花分盆上.这不合文人的习惯.
发表于 2005-11-27 1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发表于 2005-11-27 23: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
发表于 2005-12-9 09: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不能沉下去!坚决顶上来~~~~~~~~~~~~~~~~
发表于 2005-12-9 11: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B>以下是引用<I>老紫砂</I>在2005-4-20 23:53:04的发言:</B>

<>真是学无止境啊!</P>
<>原本以为已经挖掘了这件玉成窑的内涵,可是今天又上了一课.</P>
<>今天上午,岛主陪三位上海的朋友来聚缘堂,看了这件"花盆"后,提出全新看法----这不是花盆,而是笔筒!</P>
<>理由是:1.底部的二个长方形孔明显是烧成后在开的.底内二个孔的四周紫砂都有较大面积的剥离,其他地方却完好无损.显然是由外向内的外力造成.</P>
<>             2.所刻的内容来自高风翰的砚铭,从文人制作紫砂器讲究切题切器来说,这上面的内容不该用在花盆上.应该是文房用品.</P>
<>这三位朋友都是从事书画,篆刻的文人,观察角度独特,他们的这一发现,进一步提升了这件玉成窑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自身地位.感谢!</P>

<>兄的這件玉成窯器,
<>我一直認為是文人案上的雅器,不認為它是花盆,
<>即使是器底有孔,也是相當正常,不能便以此認為是栽花盆器,
<>筆筒器底的開孔,可以方便清理器內的污塵,
<P>這在檀木之類的筆筒上亦可見,開個圓孔,加上活蓋頂住,
<P>
<P>
发表于 2005-12-9 15: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哥也应该上手过,底孔应为后人后开孔的可能性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论坛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8-6 08:46 , Processed in 1.201202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