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这张贴,感慨颇多,参与的几位(包括壶的主人)都是我的朋友,但还是有几句话想和大家一起探讨:</P>
< >一、申明:我对老壶不太懂,特别是这一类壶</P>
< >二、结果:看完这贴,虽然发言的朋友及次数较多,但没有看到令人信服的论据,因此讨论没有结果</P>
< >三、疑惑:1、是不是小马兄、老紫砂兄、强森兄说它真它就真了,说它假它就假了?</P>
< > 2、是不是与图录的一样它就真了,与图录的不一样它就假了?</P>
< >四、态度:1、对一把壶的鉴定我觉得可以有几个方面加以辅助:公认的传世品、权威的图录、近似的参考、加工工艺的研究、泥料的研究、作者风格的研究</P>
< > 2、不能简单的结论对与错,必须有分析的过程</P>
< > 3、紫砂壶(特别是老壶的鉴定)各家的看法经常相佐,包括这把壶,在丁山有人看左,有人看右,我更愿意相信谁,我相信有判断依据的朋友,凭感觉、凭经验的我不信</P>
< > 4、我老壶收藏不多,曾经一次我想买一把王寅春的仿古,买之前也曾请多位朋友(包括几位大师)看过,但最终的结论还是我自己下的,为什么?因为我研究了它,为了研究印款,我用十五倍的放大镜分析小章的细节(做仿无法达到);我与王小龙家中的仿古及其它的一些作品(包括南京博物院的藏品)作分析作比较,分析加工工艺及王的特点,再分析现代作伪的最高方法,我最终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也只有经过了这个过程,我才感觉到了鉴定的标准应该在哪里</P>
< > 5、推而广之,就这把壶的真伪判断也必须去研究它</P>
<P>五、注意:你在研究,作伪的朋友也在研究</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2 10:51:1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