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12-18 1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 ><FONT face=新細明體>古壺究竟洗不洗?這個問題已引起過多次的爭論,恐怕亦是無解的習題,洗不洗都各有充份的理由,端看個人的喜好吧!</FONT></P>
< ><FONT face=新細明體>在收藏古壺的初始,有一位帶我入門的老藏家曾說過一句當時令我無法理解的話,......「玩老罐,不管是紫的、紅的都一樣,到最後,玩的就是土胎..」,在這收藏的十多年來終於也能慢慢地體會這句話的涵義。也許很多人洗淨古壺就想看清楚點土胎的模樣,但我的經驗是,胎泥的顆粒組成、窯燒氣氛,不洗也能看的很清楚,未必就一定要洗淨它。</FONT></P>
< ><FONT face=新細明體>說實話,我並不反對洗淨古壺,因為這對於玩古壺要求“合泡”的實用派來說,是很重要之事,想想看..古壺難得,用古壺沏壺茶體驗一下古人之悠情也是無可厚非,但收藏過程中,頂多是將壺內清洗乾淨,我卻很少有洗去古壺包漿的念頭,因為這一洗,恐怕就永無止盡的持續下去,每把壺買回來都想洗洗看,想泡養一下,看看變化,….碰上窯溫不足的就想回窯,….碰上有吐黑現象的段泥胎壺也想回窯一下,…..想用窯火找回它的青春。</FONT></P>
< ><FONT face=新細明體>若是單純地清洗泡養動作是無所謂的,古壺在流傳的過程中也不知被反覆的進行多少次清洗,但若是回窯,我就不很贊同,因為這種行為會破壞古壺原有的歷史窯燒紀錄,而且也隱含著高度風險,窯燒中過溫起泡、爆裂等是常見的現象。</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