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繁體中文

中国壶迷俱乐部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醉壶楼

[转帖]名家资料库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仙盆

<>邵大亨 </P><>清道光-咸丰年间制壶名手。川埠乡上袁村人。杨彭年以精巧取胜,邵大亨则以浑朴见长,当时其作品被识者视为珍宝,“一壶千金,几不可得”,但壮年时便死于乱世,留存作品甚少。现有《鱼化龙壶》、《掇球壶》、《风卷葵壶》、《一捆竹壶》藏于南京博物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彩霞 </P><>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邵景南   号留佩主人。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
吴玉亭   字竹溪。清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P><> 邵大赦   亦名赦大。清道光时制陶名艺人。
</P><>杨宝年   葆年,字公寿。清嘉庆-道光年间制陶名艺人</P><>葛子厚    清嘉庆时制陶名艺人。有《梨形孟臣壶》传世。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瞿应绍 </P><>字子治,号日壶、瞿甫、老治、陛春、自号茶公,嘉庆至道光年间人,尤好篆刻。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凤年 </P><>清嘉庆年间制壶名艺人,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杨彭年之妹。构思巧妙,浮雕精美,可与其兄媲美,是历来公认最有名望的制砂壶女艺人,传世作品较多,所制《风卷葵壶》造型典雅,制作工巧,用名贵的天青泥制成,紫檀色中微泛蓝,精美内含,温润如玉。《竹段壶》呈紫色,沉着稳重,壶体为毛竹段形,嘴、盖、把,均以竹枝、竹叶装饰,比例匀称,疏密合度,工艺精巧,为壶中佳品,现藏于宜兴陶瓷博物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彭年 </P><>字式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生卒不详。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现有《钟式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萼圃</P><>有《折腰孟臣壶》传世。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鸿寿</P><>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钱塘。擅长砂壶设计,书画,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庆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诗、文、书、画、皆以资胜。为溧阳知县时,公余时辨别砂质,创制砂壶新样,设计壶样十八式,请制陶名工杨彭年、杨凤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陈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铭文篆、隶、行皆有,篆刻追踪秦汉。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现有《瓦当壶》藏于上海博物馆。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惠逸公</P><>清乾隆时制陶名艺人,所制壶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与惠孟臣相伯仲,世称“二惠”。膺品亦多。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凤翔 </P><>清康熙至雍正年间人,善仿古,所制壶精雅而不失古朴风味,兼长紫砂炉均,所制仿汉方壶精美绝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纤,工而能朴,款识以方章[荆溪华凤翔制]落之 。

</P>
 楼主| 发表于 2005-5-19 22: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景舟 </P><> 顾景舟(1915年10月18日~1996年6月3日原名景州,受艺友提议谓"艺海一景舟,鼓足风帆,勇往直前”.早年曾用艺名"曼唏,武陵逸人,荆南山 ,瘦萍,”晚年受用"壶叟,老萍”.少年就 于蜀山东玻书院,随校长吕梅笙研修古文.18岁时,因战事家道中落,遂承祖辈,随祖母邵氏 陶从艺并博鉴古今紫砂制陶名著吸取前人精华, 着自身的文学素质,初出之 ,才华 露, 就一手扎宝的制壶技艺, 身于壶是家之列.20岁左右,曾 上海古不动声色 商郎氏艺苑聘请,仿古作陶.每遇 代名作反复揣摩,悉心研究,所制作品兴博器相比,就技艺有过之无不及.1942年,窑场一片萧条,其甘于清贫,一面制作经营紫砂,以维持生计,一面专心研 以充实自身.曾一度在上海 准陶瓷公司雕塑制模室任技师,从 土到成品,掌握了一整套陶瓷工艺知识,"曼唏陶艺”成为人们争相觅取的珍品.1945年后,与 上书家吴湖帆,江寒汀,唐 ,王仁辅来楚生交往茂甚密,经常切磋陶艺合作艺品,传世至今,珍如拱壁.1948年,由江寒汀作书,吴湖帆写诗的&lt;&lt;石瓢壶&gt;&gt;,简洁明快,宜书宜画,讲究线条的流畅舒展, 衡比例的谐调秀丽给人以整形象大方, 素,便利,实用之感.1954年10月,和紫砂从业人员一起组织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声的兴建筹建工作.1956年,被授予工艺美术艺人 号,为紫砂成型技术辅导员. 同年兴来厂 带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 的教授切磋交流互相学习,结为知友,共同完成&lt;&lt;提壁茶具&gt;&gt;报创作.积极参兴紫砂成型注浆,辘 车的布置工作,设计了一批大型餐具及高档花盆.1*60年, 为提高紫砂技术,专家指导打样设计改进紫砂专用工具,练兵 艺,从而整个紫砂生产水平向精益 进.又访遍北京,上海,南京,上海,广州,苏州,杭州等地博物馆,寻觅珍品,鉴定品评.并与中国许多著名教授如高壮,冯先铭,孙文林,刘汝醴;书家传抱石,陈之佛,亚明; 陶瓷科学家刘秉诚,李国祯等进行广泛的交友, 为中国陶艺事业的发展积极奔走.1975年起,为揭开紫砂文化之谜, 多次配合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馆的专家教授,跑遍宜粉地区古窑址,开展发掘研究工作,对野羊角山宋代窑址进行认真考证.对紫砂陶的历史沿革,名人情况, 古陶鉴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数十万字有关紫砂陶艺的论文.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申请友链|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传奇温州mir2wz|rWanBoy Studios|中国壶迷俱乐部 ( 浙ICP备12017229号-5 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0576号公安备案105031|105258 )|人工智能    

GMT+8, 2025-5-17 07:17 , Processed in 1.17000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