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红茶》—— 连载之66</p>
<p><b>
<div align="center">茶叶审评的一般方法(二)</div></b>
<p></p>
<p> <br/> 2、湿看内质。湿看,就是开汤审评。开汤俗称泡茶或沏茶。一般先提取欲审评的茶叶3--5克,放入白色瓷杯或碗中,然后冲上滚沸适度的开水200毫升左右。开汤后,应先嗅香气,接着看汤色,再尝滋味,后评叶底。<br/> <br/> 嗅香气。茶叶经冲泡后,立即倾出茶汤,将茶杯连叶底一起送入鼻端进行嗅香,也有的用竹筷从杯中夹取浸泡后的茶叶进行嗅香。凡闻之茶香清高纯正,使人有心旷神怡之感者,就可算得上好茶。一般来说,绿茶具有清香鲜爽之感,甚至有果香或花香者,属于上品;香气低沉、粗俗者,是低级绿茶;倘有陈气者,便为陈茶;有异味或霉味者,为变质茶。红茶以清香或花香为上品,其中香气浓烈持久者,为上乘红茶;香气低沉有粗老气者,是低级红茶。乌龙茶以具有浓郁的熟桃香者为上乘。花茶以具有清纯的芳香者为上品。<br/><br/> 不过,对一个专门的茶叶审评工作者来说,只进行嗅热湿茶是不够的,它只能嗅茶叶香气的正常与否、香气的类型如何,以及香气的高低;不能判别茶叶香气的持久程度;而温湿嗅则可比较正确地判断茶叶香气的优次。一般认为,在将冲泡后的茶叶倾去茶汤,嗅叶底香气时,叶底温度应在50℃—60℃,其准确性最好。<br/> <br/>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一下的是:嗅香气时要注意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诸如抽烟、擦香脂、用香皂洗手、空气中有异味等,都会影响鉴别的准确性。<br/><br/> 看汤色。茶叶汤色主要是茶叶内含成分溶解于水所呈现的色彩。这些溶解于水的茶叶内含物质,与空气接触会发生变色,所以,看汤色应及时进行。一般在茶叶冲泡3-5分钟后,倾出杯中茶汤于另一碗内,在嗅香气前或后立即进行。另外,汤色还会受光线强弱、碗色深浅、沉淀物多少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对此需要引起注意。<br/> <br/> 茶汤审评,应结合茶品,按汤色性质以及明暗、深浅、清浊等评比优次。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尽管由于茶类不同,色泽有异,但汤色明亮有光却是一致的。具体说来,绿茶汤色以浅绿或黄绿为宜,并要求清而不浊,明亮清澈。红茶汤色要求乌黑油润。如果是工夫红茶,那么,若茶杯四周汤面上形成一圈金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更属上品。倘若茶汤红褐带青,色泽暗淡、混浊,就属低级红茶了。乌龙茶以青褐光润为好。花茶以黄绿明亮为上。<br/></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2-24 15:07:14编辑过] |